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校园 被引量:9
1
作者 骆正军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49-51,共3页
积极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校园环境,构筑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其次,要加大实践技能教学的比重,重新确立教学体制的市场定位;第三,... 积极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校园环境,构筑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其次,要加大实践技能教学的比重,重新确立教学体制的市场定位;第三,要把"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贯彻落实到学院的实际工作之中;第四,要实行订单办学,打造就业与人才培养、培训的双赢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生为本 和谐校园 “以学生为本” 校园环境 和谐 “以学生发展为本” 现代教育观 人文关怀 科学理性 技能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发展·创新——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材简介 被引量:1
2
作者 韦志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8,共6页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体现高中课程所要求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原...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体现高中课程所要求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为原则,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研制了一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目前,这套教材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A版和B版)、英语、俄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美术等12个学科13种127本教材通过教育部审查,在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区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简介 普通高中 创新精神 实验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新课标 人教版 “以学生发展为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改革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主体、活动、发展”的统一中建构教学论体系——陈佑清著《教学论新编》评介
3
作者 裴娣娜 胡定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4-105,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教学论工作者在更广泛的学术资源背景下,结合中国的教学实践,开展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索,获得了诸多认识成果,其中也包括编写了一些有影响的教学论教材。这些教材...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教学论工作者在更广泛的学术资源背景下,结合中国的教学实践,开展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索,获得了诸多认识成果,其中也包括编写了一些有影响的教学论教材。这些教材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注重学生发展、学习活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论 “以学生发展为本”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评介 体系 学生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 学术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研究的三种类型
4
作者 张金秀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1-54,共4页
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认同,并成为外语教学未来发展重点之一(王蔷,2008)。这一理念与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学生以及学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得到认同,并成为外语教学未来发展重点之一(王蔷,2008)。这一理念与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都强调学生以及学生发展在教育教学中的核心地位。有专家指出,要实现这些理念,必须从研究学生开始(潘裕民,2012)。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较为关注的依然是教材和考试,为之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多,但在研究学生方面存在着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教学实践 种类 教育理念 研究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学生主动参与式课堂教学
5
作者 张志芬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堂教学 参与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学习方式 学生主动参与 指导纲要 自主探究 学习过程 有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政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根发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58,共1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编写组编写的实验教科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一先进教育理念。如何将这一理念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关键词 政治课教学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高中思想政治课 实验教科书 教材编写 以人为本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程海东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模式 “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教材改革 “研究性学习” 现代教育理念 实践能力 后工业社会 信息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新构与专业成长 被引量:1
8
作者 冯辉梅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9期38-39,共2页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激烈碰撞,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新旧交替,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 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激烈碰撞,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新旧交替,尤其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应世界范围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潮流,提出了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崭新理念。新的时代,新的挑战,作为育人主角的班主任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班主任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注重角色新构,促进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主任角色 专业成长 新课程背景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知识经济 网络技术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
9
作者 张超鹏 《湖湘论坛》 2006年第3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新课程标准 “以学生发展为本” 国家体育总局 体育教师 教学理念 教学要求 教师角色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语文阅读课堂中评价性语言的运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红 《中学语文教学》 2008年第4期28-29,共2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答问、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课堂评价语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答问、作业、演示、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性语言。新课程呼唤充满活力的新课堂,新课堂呼唤“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评价。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语言,能让课堂充满生机,焕发出人文气息。如上海的朱震国老师在教授《白色方糖》一课时,当有学生提出问题:“(老人)‘不愿意去’就说明女儿很想他去,他能喝咖啡就说明能去美国.他为什么不去呢?”其他学生回答“不想给女儿添麻烦”“人生地不熟”时.朱老师追问道:“如果是你,你现在也能喝咖啡.不会英语.也不认识周围那么多的人,你会去吗?”学生若有所悟地答道:“他喝咖啡就是思恋美国的女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课堂 教学语言 评价性 “以学生发展为本” 语文 苏霍姆林斯基 评价语言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改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潇南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改 “以学生发展为本”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互动发展 相辅相成 课程改革 心理潜能 最大限度 价值取向 教育理念 心理需求 人的生存 一致性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德育方式 提高德育实效
12
作者 文定轩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6X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德育方式 德育实效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校德育工作 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 中小学校 基本理念 教师 分数 名次 升学 应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教学中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13
作者 冯晓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8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开放性问题 “以学生发展为本” 设计 党的教育方针 实践能力 社会主义事业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