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清代书院“以古文为时文”教育论析 |
程嫩生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6
|
|
2
|
借古文字之力,创语文教育新篇——评《古文字与语文教育》 |
康丽伟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清前期时文与古文的纠葛——以慈溪士人姜宸英的文坛声誉为中心 |
郭英德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论景泰时期太学教育的文风转向以吴节“以古文为时文”之倡导为中心 |
崔振鹏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5
|
论宋代时文的“以古文为法” |
祝尚书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4
|
|
6
|
科考时文“以古文为法”与古文之复兴 |
王明强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7
|
以古文为时文:桐城派早期作家的时文改良 |
师雅惠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8
|
论古文教育中的文学解读 |
傅丽霞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9
|
医古文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及其发挥 |
毛建雄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4 |
13
|
|
10
|
《古文释义》优秀语文教育传统撷英 |
李健海
李荣英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1
|
沟通苏文与时文的桥梁——论南宋古文选家对苏文的编选、评点及其影响 |
杨曦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2
|
医古文是医学高校通识教育的精髓——评《医古文学习指导》 |
蹇瑞桥
姜玲红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3
|
八股文与古文谱系的嬗变 |
李光摩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4
|
胡适关于中学国文教育的三次讲演--侧重第三次讲演 |
梁心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15
|
论云南清代彝族教育家文论家李云程 |
杨开达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16
|
汉代经学教育述评 |
俞启定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1986 |
3
|
|
17
|
曾国藩的语文教育思想 |
肖建云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8
|
袁枚的古文观 |
王英志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19
|
祝允明的古文观 |
徐慧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20
|
汉、唐学校教育异同论 |
肖世民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