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9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劳动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的研究
1
作者 潘智璇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50,共9页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新形态,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阶段,同时表明社会主义劳动过程发生新变化,形成新特征,产生新要求。马克思论述劳动发展史时,区分了劳动过程一般和劳动过程特殊,总体阐释了劳动过程视域下的人与... 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历史新形态,新质生产力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阶段,同时表明社会主义劳动过程发生新变化,形成新特征,产生新要求。马克思论述劳动发展史时,区分了劳动过程一般和劳动过程特殊,总体阐释了劳动过程视域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二重关系,为分析新质生产力劳动过程提供了理论框架。以科学技术因素为中介,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过程一方面相较于传统劳动过程,实现了对劳动资料的自然形态改造,形成了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相区别的、劳动主客体结合的新方式;另一方面较之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新质生产力劳动过程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劳动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导向,又从条件、形式和结果方面,推进了劳动过程关系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的发展。可以说,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过程是自然生产力、科技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三者共同作用的集成,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劳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学技术 劳动过程理论 劳动资料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团结”:直播电商劳动过程中的民族交融机制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X电商公司为例
2
作者 李元元 胡嘉圆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4,共10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直播电商这一新型的商业业态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辟了新途径。X电商公司通过直播销售民族特色产品的数字化生产劳动实践,将蒙古族与汉族员工组织起来,并营造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事的局面,从而呈现出一种超越民族边界... 在数字经济时代,直播电商这一新型的商业业态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辟了新途径。X电商公司通过直播销售民族特色产品的数字化生产劳动实践,将蒙古族与汉族员工组织起来,并营造不同民族之间和谐共事的局面,从而呈现出一种超越民族边界的“生产共同体”面相。基于X电商公司的民族志研究表明,蒙古族员工和汉族员工之间围绕直播电商及与之关联的电商业务展开分工与合作,在制度、利益和情感这三重机制的逐步作用下,最终形塑出一种超越自身原有民族身份的“生产共同体”。这一生活实践为经验场景中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生动的民族志案例,也对深入理解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团结 直播电商 劳动过程 共同体 民族交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中的“夫妻工”:资本农场的用工模式及其劳动过程研究
3
作者 梁伟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121,共13页
农业用工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资本农场基于农业产业的用工特性与劳动过程的控制需求,普遍采取雇佣外地“夫妻工”的用工模式,并且构建出独特的用工管理体制——农场政体。农场政体呈现出工厂化管理与拟家庭经营的双... 农业用工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资本农场基于农业产业的用工特性与劳动过程的控制需求,普遍采取雇佣外地“夫妻工”的用工模式,并且构建出独特的用工管理体制——农场政体。农场政体呈现出工厂化管理与拟家庭经营的双重特性,前者强调通过工厂化管理模式实现对劳动力的显性控制,促使夫妻工严格执行资本农场的劳作要求;后者强调借助“夫妻工”的家庭关系强化对劳动过程的隐性控制,从而发挥“夫妻工”的生产优势并降低用工成本。农场政体为理解中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雇佣关系和劳动过程提供了新视角,揭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用工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工 劳动过程 工厂化管理 拟家庭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劳动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潮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涵 《职教论坛》 2004年第07S期57-59,共3页
以劳动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近年来逐步形成的一种职业教育思潮,它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现在成为引领德国乃至欧洲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以劳动过程为导向” 职业教育 教育思潮 德国 双元制 教学内容 课程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经济背景下的劳动过程理论:挑战与新议程 被引量:5
5
作者 魏海涛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劳动过程理论起源于马克思,是探究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及其动态机制的重要视角。平台经济的新形态改变了传统劳动过程理论兴起与适用的背景条件,对该理论构成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扩展机会。虽然平台经济创造了资本与劳动互动的新场景,... 劳动过程理论起源于马克思,是探究资本主义劳动关系及其动态机制的重要视角。平台经济的新形态改变了传统劳动过程理论兴起与适用的背景条件,对该理论构成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扩展机会。虽然平台经济创造了资本与劳动互动的新场景,但劳动力如何转化为劳动这一劳动过程理论的内核并未改变。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平台经济背景下劳动过程理论的多元化议程,并对传统的核心概念赋予新的含义,以此为拓展劳动过程的理论边界和中国平台劳动者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过程理论 平台经济 平台劳动 挑战 新议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数字化会加剧过度劳动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思 吕康银 梁孝成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5,共20页
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 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证检验岗位数字化对雇员过度劳动的影响及劳动控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岗位数字化使雇员面临着高时长、高强度的过度劳动困境。机制分析发现,岗位数字化通过在劳动过程中强化对雇员的劳动控制导致过度劳动,而以绩效为导向的计酬机制是最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和高技能群体普遍存在数字化过度劳动现象,而大型企业和高内卷行业却呈现出低强度过度劳动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岗位数字化提升了雇员的加班概率,甚至形成了过度劳动的准制度化模式。本文的研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平衡数字技术进步与劳动权益保障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数字化 过度劳动 劳动控制 劳动过程 工作时间 计酬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内涵澄明与实施策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范式 被引量:13
7
作者 郝俊琪 闫智勇 +1 位作者 吴全全 姜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0-69,79,共11页
当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学术共识,导致推广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核心内涵、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理念澄明,并从社会、教育和主体三个维度探讨职业... 当前,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尚未形成学术共识,导致推广效度不高。因此,有必要从核心内涵、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对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理念澄明,并从社会、教育和主体三个维度探讨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即根据学习者工作水平进行学情分析、按照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依托工作互动进行教学实施、借助职业标准进行教学评价、参照工作任务组织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典型工作过程 普适性工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直播带货的劳动过程及其空间生产 被引量:4
8
作者 温欣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86,共12页
空间不仅是青年数字劳动的载体,更成为资本实施劳动控制的关键方式,其通过日益精细化的空间控制技术,重构了劳动过程的范畴与边界。本文基于青年直播带货过程的数字民族志,揭示空间控制下的劳动主体、劳动过程及其空间生产机制。研究发... 空间不仅是青年数字劳动的载体,更成为资本实施劳动控制的关键方式,其通过日益精细化的空间控制技术,重构了劳动过程的范畴与边界。本文基于青年直播带货过程的数字民族志,揭示空间控制下的劳动主体、劳动过程及其空间生产机制。研究发现,直播带货过程中空间实践的主体包括平台、带货主播和消费者。数字经济下,平台是被隐藏了资本运作与商品生产的控制中枢,是后台的“老板”,通过“迭代性再技能化”,制造了怀揣“老板梦”的主播们,使其自愿地从事着自我剥削的非生产性劳动实践;通过“赋能型去技能化”使消费者在“老板幻象”中从事生产性消费实践,日益成为被纳入劳动控制之中的数字劳工。青年直播带货过程在“全员老板剧班”的空间控制下展开,时间的空间化拓展了资本再生产方式,开辟了数字社会新的资本积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带货 劳动过程 空间生产 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创业抑或“被困”打工:品牌加盟从业者劳动过程的全景透视
9
作者 刘凯强 范和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100,238,239,共13页
鼓励草根创业的时代,大众“去组织化”的灵活就业趋势愈加明显。特别是部分前期具备工作经验和资本积累的劳动者,期望借助品牌加盟的方式实现从工人到老板的身份转变。研究从劳动过程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对H市8家行业代表性品牌的田野观... 鼓励草根创业的时代,大众“去组织化”的灵活就业趋势愈加明显。特别是部分前期具备工作经验和资本积累的劳动者,期望借助品牌加盟的方式实现从工人到老板的身份转变。研究从劳动过程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对H市8家行业代表性品牌的田野观察发现,加盟者在经历品牌资质获取中的隐形盘剥、定价体系与品控标准制造的“奖惩同意”、“责任自治”外衣包装后的类科层真相、“昂贵”退出机制书写的自我雇佣等来源于品牌所有方的事实性劳动控制后,加盟者日常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资金亏折、法律踩界、身心竞赛、市场挤占等一系列风险反噬。通盘审视加盟从业者与品牌持有者之间真实的劳资关系,有利于帮助创业人员规避风险,发挥加盟制在盘活基层劳动力就业、促进地方民营经济发展、筑牢民众信任消费等方面的正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创业 品牌加盟 劳动关系 劳动过程 风险破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关系-中介:平台劳动过程的混合控制框架搭建——基于AI数据标注员的扎根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高峰 姚智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47,共10页
在平台基础设施化背景下,“与数智技术同行”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劳动方式。作为平台劳动者的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员,是AI的“老师”,也是AI产业的“赛博螺丝工人”,在技术与人力的双重控制下,数据标注员的劳动过程经历了风险转嫁与权力失... 在平台基础设施化背景下,“与数智技术同行”已然成为一种普遍的劳动方式。作为平台劳动者的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员,是AI的“老师”,也是AI产业的“赛博螺丝工人”,在技术与人力的双重控制下,数据标注员的劳动过程经历了风险转嫁与权力失衡的再中介化控制、标准化输出与价值异化的认知控制、时间操控与奖惩管理的数值控制。这三种控制机制缠绕作用,呈现出混合控制的现象。据此,“混合控制框架”整合了技术(算法)控制与社会(管理人员和中介机构)控制,通过区分平台技术执行的算法控制层、管理人员施加的关系控制层、层层外包后出现的中介控制层,阐释了“人-技”交织下平台劳动控制的多维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据标注员 劳动过程 混合控制框架 平台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带货团队的劳动控制与权力结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天琪 梁萌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1,43,共10页
本文聚焦于A直播带货团队的劳动过程,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展现直播劳动中的算法控制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团队内部的科层化权力关系展开分析,对算法控制和科层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扁平化的直播团队内部基于算... 本文聚焦于A直播带货团队的劳动过程,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展现直播劳动中的算法控制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团队内部的科层化权力关系展开分析,对算法控制和科层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扁平化的直播团队内部基于算法权力的衍生出现了“中控”这一关键个体,并形成以其为中心的科层化权力结构,算法控制由此嵌入科层控制当中,劳动者遭受着算法和科层双重控制。此外,随着控制主体的交替,团队关系经历着由“同盟”到“敌对”的往复变换,当关系的齿轮转向“敌对”时,又因第三方主体的介入保持着对抗而和平的关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主播 直播劳动 劳动过程 劳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下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控制与同意、抵抗与消解——来自某内容平台的田野调研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玉仙 王晨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劳动过程向数字劳动过程转向,劳动资料的数字化使资本与劳动者之间控制与同意、抵抗与消解的关系呈现出新的变化、新的特征与新的趋势。通过对某内容平台的田野调研发现:平台资本通过建立“流量至上”的算法机...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劳动过程向数字劳动过程转向,劳动资料的数字化使资本与劳动者之间控制与同意、抵抗与消解的关系呈现出新的变化、新的特征与新的趋势。通过对某内容平台的田野调研发现:平台资本通过建立“流量至上”的算法机制实现了对劳动过程的技术控制,通过建立“多劳多得”的饥饿制度与消费者围观制度实现了对劳动过程的组织控制,通过建立声誉制度将自身增殖的欲望转化为劳动者的个人追求,创造了劳动者的同意。平台劳动者虽采取某些抵抗策略,但在平台经济的资本逻辑下这种抵抗被消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平台经济发展中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必须实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构建技术和人文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与制度环境,实现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性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动控制 数字平台 劳动过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活何以整合“生”活?——青年健身教练的劳动实践与身体自主
13
作者 万仞雪 任叙昂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7-64,82,共9页
立足“活生生的身体”这一概念,本文以健身教练的劳动为例,反思以往身体劳动研究中的工作-生活二元对立逻辑。在劳动实践中,身体是具备日常性和联结性的能动主体。首先,健身教练的劳动过程是其将习得的身体感——一系列对肌肉的控制与... 立足“活生生的身体”这一概念,本文以健身教练的劳动为例,反思以往身体劳动研究中的工作-生活二元对立逻辑。在劳动实践中,身体是具备日常性和联结性的能动主体。首先,健身教练的劳动过程是其将习得的身体感——一系列对肌肉的控制与感受的规则与消费者体验和共享的过程;其次,习得的身体感并不局限于劳动情境,而是嵌入连续而具体的日常情境之中的生活方式。健身教练基于共享的生活方式增进了与学员间溢出商业逻辑的互动,从而突破劳动研究中存在的“劳动者-消费者”的对立预设。“活生生的身体”视角发掘了身体在作为整体的工作-生活中的能动与日常面向,在理论上挑战了“工具化的身体”背后存在的劳动-异化、权力-控制预设,对理解青年劳动者对自我提升感和掌控感的强调亦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教练 劳动过程 日常生活 活生生的身体 身体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19
14
作者 蒋家胜 贺继明 凌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38,44,共3页
本文遵循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整合、重构教学内容,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实践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出既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自身规律.又尊重高职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思政课 工作过程导向 行动导向 任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采油树月池导向安装过程力学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美珍 尚照辉 +2 位作者 阮伟东 付剑波 张凡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100,共5页
基于月池导向安装流程,将采油树月池导向安装过程分为采油树水面上吊运与下放、采油树未完全淹没、采油树完全淹没、采油树坐放与连接等4个阶段,并考虑钻杆参数、环境载荷、钻井船漂移量、作业水深及采油树重力等特征,建立了水下采油树... 基于月池导向安装流程,将采油树月池导向安装过程分为采油树水面上吊运与下放、采油树未完全淹没、采油树完全淹没、采油树坐放与连接等4个阶段,并考虑钻杆参数、环境载荷、钻井船漂移量、作业水深及采油树重力等特征,建立了水下采油树月池导向安装不同阶段的力学分析模型。与Orca Flex软件模拟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本文所建水下采油树月池导向安装力学分析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水下采油树月池导向安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采油树 月池导向 安装过程 力学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47
16
作者 李时雨 秦传江 姜秀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79-81,共3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已成为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改革的主流方向。文章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建设思路、实施途径、实施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作过程导向 精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导向型生态技术创新过程及其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蔡宁 吕燕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12期16-19,共4页
本文从讨论生态技术的历史渊源入手 ,指出生态技术创新包括末端技术创新、工艺导向型技术创新和产品导向型技术创新三种类型。围绕产品导向型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本文从生态设计、全寿命周期分析、工业生态化、生态技术成果的营销和环... 本文从讨论生态技术的历史渊源入手 ,指出生态技术创新包括末端技术创新、工艺导向型技术创新和产品导向型技术创新三种类型。围绕产品导向型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本文从生态设计、全寿命周期分析、工业生态化、生态技术成果的营销和环境审计等诸方面 ,阐述创新过程的特点 ,揭示创新决策过程的特征 ,并与一般技术创新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导向 生态技术 创新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1+3+X”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桂文龙 刘俊栋 黄银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4-38,共5页
构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有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体现。当前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内容和目标模糊、理论与实践脱节、机制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坚持教育性、全面... 构建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有关要求、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体现。当前高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内容和目标模糊、理论与实践脱节、机制和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坚持教育性、全面性、实践性、融合性等原则,探索构建基于实践导向的高职“1+3+X”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该体系在目标上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理念上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内容上基于实践导向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在保障上基于实践导向营造劳动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劳动教育 课程体系 实践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仪器分析》课程设计 被引量:20
19
作者 蒋晓华 李世敏 栾崇林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8期16-17,共2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仪器分析》课程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并且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各个模块序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注重职业关键能力考核,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
关键词 仪器分析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师实践能力提高途径探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淑丽 朱权 +1 位作者 柳青松 张杰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4,共2页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应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途径。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训(验)指导教学和校企合作实践运用三个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对教师的实践认识、实...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应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途径。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实训(验)指导教学和校企合作实践运用三个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对教师的实践认识、实践指导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予以强化,有利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 实践能力 工作过程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