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墨子虚词用法诠释》释“以”商榷 |
张萍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
1
|
|
2
|
表达“给予事件”的先秦“以”字句式研究 |
王依娜
向贤文
|
《现代语文》
|
2021 |
0 |
|
3
|
金文“以”字用法初探 |
武振玉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4
|
致使范畴“以”与“以”字处置 |
熊仲儒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5
|
18、19世纪西方汉语教材中的文言虚词研究--以“以”的研究为例 |
王玥雯
|
《长江学术》
|
2018 |
0 |
|
6
|
话语标记“可以了”的语用功能及其形成——兼论话语标记“可以了”与“好了”“行了”的语用差异 |
梁凱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24 |
0 |
|
7
|
“X以来,Y”句的成句条件 |
胡玲
彭小川(点评)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8
|
“之所以”词汇化问题辨 |
肖奚强
王灿龙
|
《汉语学报》
CSSCI
|
2010 |
6
|
|
9
|
口语中“所以”的语义弱化与功能扩展 |
姚双云
|
《汉语学报》
|
2009 |
16
|
|
10
|
现代书面汉语中的“以A为B”式意动结构 |
孙德金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1
|
关于“之所以” |
王兴才
|
《汉语学报》
|
2007 |
9
|
|
12
|
也谈“认为”和“以为” |
许光灿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3
|
“加以”的多元词汇化与语法化 |
刘红妮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7
|
|
14
|
“为了”与“以便”的语义、语用比较 |
王永娜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15
|
北宋蔡京茶法改革新论 |
吴树国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6
|
韩国学生汉语口语语篇中连词“所以”习得的母语影响研究 |
梁珊珊
杨峥琳
颜海波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22 |
1
|
|
17
|
“你以为(当)X?”问句及相关句类 |
殷树林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8
|
“X之上”与“X以上”之辨析 |
巴丹
|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
2010 |
3
|
|
19
|
也谈“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 |
宋积良
杨正宏
|
《安顺学院学报》
|
2009 |
2
|
|
20
|
“以免”的词汇化 |
刘红妮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