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仁者爱人”的定位及其伦理新释
- 1
-
-
作者
阮航
-
机构
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2,168,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帕菲特的伦理理论及其当代效应研究”(20BZX112)
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资助项目“中国德性思想史”(013-0431145)。
-
文摘
“仁者爱人”这一解释在传统儒学中并不总是受重视,但自20世纪以来却逐步成为孔子“仁”的基本解释,这是适应现代生活及其理论特点的合理定位。从当代伦理的角度看,可以对“仁者爱人”提出三点新释:一是“爱人”之“爱”是一种较为温和的关怀之情,二是“爱人”之“爱”是经过自觉选择而具有偏向性的情感,三是选择“人”作为“爱”的对象表达了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新释可以为思考当代伦理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路:它体现了儒家独特的道德视角,为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一种儒家式的理解,并且可展开为看待自然界乃至整个世界的友好态度,发展出一种弱人类主义的生态伦理观。沿着这一理路,儒家伦理可以与当代西方主流的伦理理论展开有效的对话与交流。
-
关键词
“仁”
“仁者爱人”
孔子
儒家
人文主义
生态伦理
-
分类号
B22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