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6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人类学与世界民族”的知识谱系与学科重塑
1
作者 冯雪红 安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3,共10页
在全球格局深刻调整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办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新设“人类学与世界民族”二级学科,这标志着中国民族学正经历从传统的文化阐释者角色向国家话语体系构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关键支撑的重大转型。此... 在全球格局深刻调整与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背景下,国务院学位办在民族学一级学科下新设“人类学与世界民族”二级学科,这标志着中国民族学正经历从传统的文化阐释者角色向国家话语体系构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关键支撑的重大转型。此次学科调整亦带来制度建设和理论实践的挑战,尤其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面尚缺乏成熟范式。聚焦“人类学与世界民族”在新学科格局中的专业属性和理论内涵,剖析当前民族研究的现实困境和研究转向,据此提出以中国问题意识为导向、田野调查为驱动、理论建构为回应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创新方案,旨在推动构建一个立足中国经验、回应国家战略、参与全球对话的中国“人类学与世界民族”自主知识体系,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理论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学科调整 “人类学与世界民族” 人类命运共同体 自主知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日本民族艺术学看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
2
作者 王永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109,共7页
回顾日本民族艺术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多摩美术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的成立与跨学科研究模式,可以发现其路径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颇具启示。日本学界在研究方法、学科分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的实践分析,有独特的学术视野... 回顾日本民族艺术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多摩美术大学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的成立与跨学科研究模式,可以发现其路径对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颇具启示。日本学界在研究方法、学科分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的实践分析,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尤其是他们对地方性与全球性问题的结合研究,对中国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国艺术人类学应在跨学科融合、学科体系建设和关键概念研究等方面做深入拓展,以推动学科的国际化与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人类学 民族艺术学 田野调查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体育人类学民族志中主客位关系的表述危机及消解
3
作者 张越 林志义 杨海晨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55,共7页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股社会思潮推动我国体育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发生与发展,以“研究者自我主体意识保留空间大小”划分出“科学民族志、解释人类学、实验民族志”3种民族志表述类型,并辅以具体的体育人类学案例批判,说明研究者在不...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两股社会思潮推动我国体育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发生与发展,以“研究者自我主体意识保留空间大小”划分出“科学民族志、解释人类学、实验民族志”3种民族志表述类型,并辅以具体的体育人类学案例批判,说明研究者在不同阶段可能存有的身份困境。研究认为在既往人类中心主义取向的民族志人文研究中,主体与客体始终需要相互对立的前提。后现代体育民族志的反身性镜像思维无疑加剧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二元割裂,遂提出后人文主义视域下的衍射分析与研究组合,或能以物质性力量与去人类中心主义思维,一定程度消解研究者对于民族志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民族 主客位关系 主体间性 后人文主义 新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起源比较研究
4
作者 乔欐景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5,共8页
西方人类学博物馆根植于15—19世纪殖民扩张,通过“异文化”收藏构建了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化分级体系,博物馆展示成为殖民统治的合法化工具。相比之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起源于近代民族危机与国家构建的双重背景,民国时期的博... 西方人类学博物馆根植于15—19世纪殖民扩张,通过“异文化”收藏构建了以社会进化论为基础的文化分级体系,博物馆展示成为殖民统治的合法化工具。相比之下,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起源于近代民族危机与国家构建的双重背景,民国时期的博物馆建设虽屡经战乱但兼具救国图存和学术研究双重目的,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以民族平等团结为核心的展示叙事。中西方博物馆在历史起源、理论基础和社会功能上的鲜明差异,反映了不同文明背景下知识生产与文化传承的差异性,为理解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的历史使命与当代转型提供了学术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民族学博物馆 殖民主义 民族国家建构 中西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交流互鉴:论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松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中国文艺事业长足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从全球文化与文明的高度阐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出了“交流互鉴”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这一命题可以从如下思路...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提出了中国文艺事业长足发展的思路和举措。从全球文化与文明的高度阐释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出了“交流互鉴”这一重要的理论命题。这一命题可以从如下思路进行阐释:从文化、文明与文艺的关系分析交流互鉴的思想逻辑;从共同人性分析其本体论;从跨文化理解阐明其功能论;从“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分析其目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民族 世界 交流互鉴 全球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者存在的自我理解与启蒙——从《人类学通论》课程出发的文化研究向度
6
作者 赵旭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6,153,共17页
20世纪初,人类学传入中国,与中国社会学研究相结合,成为研究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独特性方法。人类学关注某一特定生态以及心态中长久生活着的人和人群,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的整体性存在。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书写描画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多样... 20世纪初,人类学传入中国,与中国社会学研究相结合,成为研究中国城乡社会生活的独特性方法。人类学关注某一特定生态以及心态中长久生活着的人和人群,关注个人、社会与文化的整体性存在。田野工作与民族志书写描画了人类自身存在的多样性、多维性以及多义性,并对此给出整体性、整全性以及整合性的理解。人类学可谓是一门自我救赎的学问,通过人类学家精神和体力上的自我付出甚至牺牲,而获得对人类所构成世界在理解上的超越与升华。人类学让我们知道了他者的存在。这一他者体现出了人类生活差异性、陌生感以及不一样的,而非是敌意性的存在。人类浮游于一和多之间,并因此而获得对于人性存在的扎实性理解以及自我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通论 自我理解 田野工作 民族 人类学的启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与两个统一战线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侯中军 《史学集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2,共12页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率先对日宣战,其后又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高举抗日反帝的旗帜。在局部抗战时期,为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同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过程。九一八事变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率先对日宣战,其后又派遣北上抗日先遣队,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高举抗日反帝的旗帜。在局部抗战时期,为团结一切抗日反帝的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爆发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引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东方战线。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了东方民族的反法西斯同盟,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树立了东方样板。经过中国共产党的率先实践和持续呼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抗日战争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志、人类学和“世界诗歌”——论吉狄马加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庆祥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86,共6页
一、诗歌的“民族志”书写在2018年的一首小长诗《鹰的诞生和死亡》中,吉狄马加用166行的篇幅书写了一个关于“鹰”的创世神话:从“孵”开始,至“葬礼”结束。鹰的再生和死亡犹如日升日落,也犹如父亲的出生和死亡,当然,也是一个族群的... 一、诗歌的“民族志”书写在2018年的一首小长诗《鹰的诞生和死亡》中,吉狄马加用166行的篇幅书写了一个关于“鹰”的创世神话:从“孵”开始,至“葬礼”结束。鹰的再生和死亡犹如日升日落,也犹如父亲的出生和死亡,当然,也是一个族群的诞生和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狄马加 民族 创世神话 世界诗歌 人类学 长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耦合到共生:中华文化主体性建构视域下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的辩证关系
9
作者 李宇婧 王战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3,共10页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始终交织着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的辩证张力,二者在历史长河中生发了耦合和共生的深层逻辑。耦合关系体现在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的相互滋养与动态平衡中:民族立场为世界视野提供坚定的文化自信与价值根基,使其在与世... 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建构始终交织着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的辩证张力,二者在历史长河中生发了耦合和共生的深层逻辑。耦合关系体现在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的相互滋养与动态平衡中:民族立场为世界视野提供坚定的文化自信与价值根基,使其在与世界文明对话中保持文化主体性;世界视野则为民族立场注入了创新动力与全球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共生关系则表现为民族立场与世界视野在共同演进中实现协同发展:二者通过聚合共生的创造性重组、互融共生的形态创新及互惠共生的双向赋能,形成既坚守文化根脉又具备全球辐射力的发展范式。从耦合互养到共生共荣,中华文化主体性在双维互动中持续深化,既以民族立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又以开放的世界视野呼应全球文明倡议,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主体性 民族立场 世界视野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明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神秘的萨满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孟慧英教授访谈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慧英 孟盛彬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10,共8页
孟盛彬:孟老师您刚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考察萨满仪式回到北京,就能安排时间来接受采访,非常感谢!您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机构从事萨满文化的研究教学工作,出版有十余部研究萨满文化的著作,论文百余篇,可谓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成为... 孟盛彬:孟老师您刚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考察萨满仪式回到北京,就能安排时间来接受采访,非常感谢!您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机构从事萨满文化的研究教学工作,出版有十余部研究萨满文化的著作,论文百余篇,可谓成果丰硕、著作等身,成为后辈晚学的楷模。下面请您简单回顾一下您的治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满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 人类学 民族 教授 世界 呼伦贝尔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的第五种学术传统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继焦 吴玥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44,共11页
凭借西方人类学理论、古典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苏维埃民族学派、中国经验与理论研究等多元学术传统,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已经构建起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继英国、美国、欧洲大陆、苏联等四大研究范式之后融汇成为世界人类学、民族... 凭借西方人类学理论、古典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苏维埃民族学派、中国经验与理论研究等多元学术传统,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已经构建起一种具有本国特色的学科体系,继英国、美国、欧洲大陆、苏联等四大研究范式之后融汇成为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的第五大学术传统,并展开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逐步凝练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民族学理论与方法。作为世界人类学、民族学第五大传统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有如下特点:历经几代学者探索新理论新方法的成果;综合借鉴世界各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学术传统,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原则;以人民为中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方位配套;将历史文献资料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相结合,具有深厚的史学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人类学理论 古典马克思主义民族 苏维埃民族学派 中国经验与理论 学术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社群:一个亟待探究的舞蹈人类学概念
12
作者 胡雪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舞蹈社群是当代西方舞蹈民族志研究的关键概念之一。这一概念的生成和发展与社群舞蹈并行缠绕。人类学对舞蹈社群的界定超越了传统的“专业”与“业余”舞蹈的二元划分,转而强调舞蹈在重塑和激活城市多元社群关系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舞蹈社群是当代西方舞蹈民族志研究的关键概念之一。这一概念的生成和发展与社群舞蹈并行缠绕。人类学对舞蹈社群的界定超越了传统的“专业”与“业余”舞蹈的二元划分,转而强调舞蹈在重塑和激活城市多元社群关系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西方学者在探索舞蹈与社群的关系时,涵盖了城市舞蹈的公共性、边缘群体的赋权与转型、文化迁移、舞动疗愈等方面,研究进路不断朝跨学科方向迈进。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推进,涌现出了众多城市新兴社群及其独特的舞蹈形式。深入探究舞蹈社群的概念,可为中国群众舞蹈领域提供一个新的分析、观察和解释维度,推动舞蹈与现代城市社群的互动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社群 社群舞蹈 舞蹈人类学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及其世界大会回顾与展望
13
作者 王玲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7-140,共4页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由各国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每5年举办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每两届大会期间举办年会。2008年7月中国昆明将承办第16届世界大会,主题是"人性、发展与文...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是由各国人类学和民族学领域的专家及相关研究机构组成的世界性组织,每5年举办一届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每两届大会期间举办年会。2008年7月中国昆明将承办第16届世界大会,主题是"人性、发展与文化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 世界大会 年会 回顾与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光动画“白蛇三部曲”的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
14
作者 刘婕妤 胡红一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2-68,共7页
追光动画立足于民族性、现代性、世界性视野,相继创作出了“新传说”系列作品——《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白蛇:浮生》。“白蛇三部曲”通过对神话传说题材的改编、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中国古典美学的呈现表达了鲜明的民族性... 追光动画立足于民族性、现代性、世界性视野,相继创作出了“新传说”系列作品——《白蛇:缘起》《白蛇2:青蛇劫起》《白蛇:浮生》。“白蛇三部曲”通过对神话传说题材的改编、传统文化符号的运用、中国古典美学的呈现表达了鲜明的民族性;运用神话人物的现代重构、影像空间的现代奇观、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向构建了突出的现代性;利用数字技术的革新与应用、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中国动画产业的拓展与整合进行世界性探索。追光动画在促进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融合发展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致力于达成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光动画 “白蛇三部曲” 民族 现代性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主旨发言掠影
15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356,共2页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于2009年7月27日至31日在中国云南省省会昆明市召开,以云南大学为主会场。有逾4000名中外学者齐聚春城,共襄此次学术盛会。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 文化人类学 主旨 研究领域 人类学研究 大会 中国云南省 世界 墨西哥 云南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6届人类学和民族学世界大会“移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会议将于2008年7月在昆明举行
16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7-357,共1页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 文化人类学 会议 可持续性发展 昆明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6届人类学和民族学世界大会“移民与可持续发展”专题会议在昆明举行
1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 文化人类学 可持续性发展 专题会议 昆明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获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2008ICAES)组委会批准
18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8-128,共1页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2008ICAES)”将于2008年7月15-23日在我国昆明召开。本届大会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iversity )为主题。这个主题直面当...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国际人类学/民族学世界大会(2008ICAES)”将于2008年7月15-23日在我国昆明召开。本届大会以“人类、发展与文化多样性”(Humanity,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iversity )为主题。这个主题直面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处境和问题,涵盖了人类学民族学乃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华南师大博士生导师胡小明教授牵头申请的“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已获组委会批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 体育人类学 世界大会 专题会议 组委会 人文社会科学 文化多样性 博士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主旨发言掠影
19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07-,205,共2页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 文化人类学 主旨 研究领域 人类学研究 大会 墨西哥 全球经济 连续进化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主旨发言掠影
20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关键词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 世界大会 云南大学 昆明市 云南省 主会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