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4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唯物史观基础 被引量:4
1
作者 桑明旭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的格局,因而从理论上系统阐释该理念也就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理论任务。面对相关研究派别对这项任务的主观化牵引以及在传统唯物史观框架中整体安置“人... 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全球发展和全球治理的格局,因而从理论上系统阐释该理念也就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大理论任务。面对相关研究派别对这项任务的主观化牵引以及在传统唯物史观框架中整体安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公共性逻辑的理论困难,我们需要深度阐明“唯物史观何以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如何以唯物史观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等重大基础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所以在整体上与唯物史观相一致,是因为后者在批判形形色色的虚幻公共性的同时,也内在地蕴含着客观的、辩证的、历史的公共性逻辑。换言之,公共性逻辑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维度,唯物史观的公共性逻辑在整体上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以唯物史观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必然指向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分析,通过准确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当代坐标、当代危机与当代创新,我们可以对“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必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等前提性问题做出符合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现实的深度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体性 公共性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态之维——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裴士军 徐朝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3,186,共7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新时代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罗马俱乐部作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团体,曾提出构建"世界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极为契合。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构建"人...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新时代提出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罗马俱乐部作为国际知名的学术团体,曾提出构建"世界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极为契合。基于罗马俱乐部研究报告的反思,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绝不能仅仅落实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层面的国际合作,立足生态层面的全球行动同样刻不容缓。人类应当树立生态思维,从传统物质主义的幸福观转向追求生态幸福的价值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世界观与价值观基础。此外,生态维度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必将实现人际、国际乃至人与其他生命形式间共享、共赢与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思维 生态幸福 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为公 道洽大同——释读民族复兴“中国梦”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被引量:7
3
作者 于建福 宫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41,共6页
《礼记·礼运》中孔子描绘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蓝图,成为古老中国世代传承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梦",而且以其精要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人类社会预设了美好愿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礼记·礼运》中孔子描绘出"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蓝图,成为古老中国世代传承而历久弥新的"中华梦",而且以其精要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人类社会预设了美好愿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大同"世界的追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谓"道洽大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为公 小康 大同 中国梦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伦理之思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红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0,共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涉及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命运",另一个是"共同体"。"命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中西,人类都对"命运"在现实中深为关切,在理论上深究不穷。"命"为定数,指某个特定对象;"运"为变数,指时空转化。"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涉及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命运",另一个是"共同体"。"命运"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无论中西,人类都对"命运"在现实中深为关切,在理论上深究不穷。"命"为定数,指某个特定对象;"运"为变数,指时空转化。"命"与"运"组合在一起,指的是生命的气化运行。"共同体"也是一个恒久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康德的"伦理共同体"、马克思的"真正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伦理 滕尼斯 亚里士多德 康德 城邦 关键词 习近平 人类命运 正义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8
5
作者 王锡苓 谢诗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9-45,共7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地揭示了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了富有中国智慧的方案,为解决世界...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又复杂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刻地揭示了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方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贡献了富有中国智慧的方案,为解决世界向何处去提供了全新选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获得认同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国家的误解,甚至抵触。如何向世界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意涵和核心价值成为对外传播的关键所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新闻工作的"四力"要求为指导,即以传播力、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作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评价体系一级指标,从新闻的生产能力、传播特性、效果反馈等维度全面评估传播效果。借鉴运筹学理论的层次权重分析策略,赋予不同层级指标以权重。最后运用抓取的六家外宣媒体数据,检验和修正了该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传播效果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伦理透视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真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9-55,共7页
基于"当下主义"的立场,本文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再认识,意欲设定若干伦理与政策边界。本文有两大伦理判断: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个人正义、国际正义和世界正义三大价值取向,但基于当下的国际关系现实,必须把国际... 基于"当下主义"的立场,本文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行再认识,意欲设定若干伦理与政策边界。本文有两大伦理判断:第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包含个人正义、国际正义和世界正义三大价值取向,但基于当下的国际关系现实,必须把国际正义置于首位;第二,中国外交经常表现出"利他主义",但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基于当下的内外政治需要,必须把"开明的自利"作为首要的伦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正义 利他主义 开明的自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现实与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王虎学 何潇潇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34,共6页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史,既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历史,也是根本改变世界发展态势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奉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在2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史,既是根本改变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前途命运的历史,也是根本改变世界发展态势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奉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在21世纪愈加迸发出真理的力量。从历史渊源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吸收借鉴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百年外交政策的思想精髓;从现实关照看,它是推动世界各国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朝着更好方向发展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从价值意义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中国外交方略的新成果,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渊源 现实关照 价值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及其实践指向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增艳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0,共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作为中国梦的世界逻辑表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现,其内涵指向的是民族国家间国际交往的基本构想,其互惠共赢和平的实践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对&...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思考人类未来的中国方略,作为中国梦的世界逻辑表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现,其内涵指向的是民族国家间国际交往的基本构想,其互惠共赢和平的实践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的理论考察可以清晰认知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必然性,增强国际交往中的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把握民族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共享共赢 民族国家 国际交往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包容性的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法治框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 被引量:9
9
作者 袁达松 黎昭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如何协调国家经济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从策略上,许多国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将国内环境与全球环境区隔开来,这都是不正确的且不利于全球环境的治理。此外,现有的国... 如何协调国家经济发展与全球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难题。当前,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从策略上,许多国家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将国内环境与全球环境区隔开来,这都是不正确的且不利于全球环境的治理。此外,现有的国际法未能有效处理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和冲突问题,其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责任冲突尤为突显。为提升全球治理体系对各国相关问题的法律约束力,需要从理念和法律原则出发来变革现有治理体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提出的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新型理念,可以在此基础上以包容性发展为导向,以实体法和程序法为切入点,构建以人为本、和平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国际法治框架,推动生态环境国际合作,实现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包容性发展 世界经济发展 国际法治框架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路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强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4,共7页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由西方主导,附带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其本质特征也呈现矛盾性。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引领与重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公民教育观、主导主体、理论基础和思潮版图,使其成为中国融入世界、展现开放包容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公民教育 比较教育 教育思潮 社会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下国际理解教育的时代使命与理性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毛立伟 杨文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4,共7页
在“风险社会”时代,世界面临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亟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通过审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发现国际理解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平等理解、共生共赢、交流互鉴、可持续发展、和谐团结等方面有... 在“风险社会”时代,世界面临着高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亟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通过审视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发现国际理解教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平等理解、共生共赢、交流互鉴、可持续发展、和谐团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契合之处。因而,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下,国际理解教育必须肩负起探索追寻人类共同价值、培养新型世界公民、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使命。在实践中,国际理解教育应通过关注学生能力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课程变革、拓宽交流合作渠道等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理解教育 风险社会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新时代创新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惠珠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20,共6页
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据,从人的本质与交往、人的发展与交往的内在关系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何以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新时代创新做了深入阐释,认为新时代交往的全球化,造就了当代人群共同体的"共命... 文章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为依据,从人的本质与交往、人的发展与交往的内在关系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何以是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新时代创新做了深入阐释,认为新时代交往的全球化,造就了当代人群共同体的"共命运"特征,新时代交往的全方位性,形塑了多向度共同体的诞生,新时代交往的新趋势,推进了全球多领域合作的新格局,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际是马克思"自由人共同体"必经的历史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交往理论 马克思主义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抗疫深刻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光清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8-21,共4页
当前,曾经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正在转变为阻碍全球化的力量,全球性问题正呈现新的特征,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揭示了新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命运紧密相联、休戚与共的现实,指明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 当前,曾经推动全球化的力量正在转变为阻碍全球化的力量,全球性问题正呈现新的特征,全球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揭示了新全球化时代全人类命运紧密相联、休戚与共的现实,指明了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新全球化背景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刻性愈益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全球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肺炎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智库对中国全球治理观的认知、影响及应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祝尚珍 吴志远 《智库理论与实践》 CSSCI 2023年第1期102-115,共14页
[目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创新全球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体现了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也蕴含着对于解决纷繁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随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不断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 [目的/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和创新全球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体现了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把握,也蕴含着对于解决纷繁全球性问题的“中国智慧”。随着中国全球治理观的不断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社会上获得了广泛关注。智库作为影响美国政治政策制定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不可避免会影响到美国的对华政策。[方法/过程]本文以11家美国智库为样本,选取了26篇智库研究报告进行分析。总体而言,美国历届政府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态度从温和回应到相对激进,并有保持下去的态势,美国智库和美国政界始终保持密切联系,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上更是保持一致,零和思维以及意识形态性逐渐突显。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舆论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影响力。[结果/结论]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完善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多维立体格局、积极逆向转化负面评价、完善话语与叙事体系,以及主动运用共情传播扩大影响力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智库 中国全球治理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
15
作者 伍先禄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33,共12页
让国外受众正确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加强该理念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依然还面临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话语内容有待平衡、话语架构有待优化、传播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 让国外受众正确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加强该理念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依然还面临目标指向不够明确、话语内容有待平衡、话语架构有待优化、传播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从四个方面着力,即:明确话语建构指向,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打造成全球性话语;满足国际受众的需求,注重对外传播内容的平衡;完善对外话语架构,加强制度话语、学术话语和民间话语的构建力度;增强话语传播效力,创新传播策略和话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外话语体系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拓展与升华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晓男 颜雨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0,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历史发展规律,精准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凭借高度的历史自觉,创造性地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方法论、价值指向、理想归宿等方面存在高度的契合性,是运用历史思维在洞察人类历史到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厘清历史大势,结合实际、科学审视现实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构建美丽世界的系列实践方略,是在主体、思维、实践三方面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拓展 升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万物一体之仁”的创造性转化
17
作者 陈继红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8,I0002,I0003,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与儒家“万物一体之仁”理念具有内在契合性,而且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摄下的话语群作为分析样本,可以深刻体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三重向度上对“万物一体之...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与儒家“万物一体之仁”理念具有内在契合性,而且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对其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统摄下的话语群作为分析样本,可以深刻体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三重向度上对“万物一体之仁”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就本体意蕴而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在形式与内涵上与“相人偶”具有内在契合性,又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阐释人类整体联结的根据,由此突破了作为“相人偶”之根据的儒家抽象人性论的局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意涵由此获得了充分的现实解释力。就伦理意蕴而言,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天下一家”将传统话语所昭示的普遍之爱转化为现代政治实践中的普遍性伦理义务,而“人民”话语在契合“万物一体之仁”的民本意蕴的同时超越了其局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本质由此得以澄明。就生态意蕴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涉的现代生态文明话语以唯物辩证法和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对“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关联内涵、“爱物”内涵与差序理路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面向、伦理本质与价值目标由此得以拓展。作为“第二个结合”的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效地驳斥了西方自我中心主义对人类存在方式与本质的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物一体之仁” 创造性转化 “第二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创新与时代表达
18
作者 李巧巧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共8页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意涵丰富,强调必须追求人类的普遍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以人类社会的哲学立场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容,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精神与马克思经典理论辩证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意涵丰富,强调必须追求人类的普遍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以人类社会的哲学立场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容,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精神与马克思经典理论辩证结合,实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这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发展的当前阶段和最新形态,为科学把握共同体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破解全球性治理难题和探索未来世界理论图景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 普遍交往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议题建构:挑战、过程和发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光盛 颜晓萌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5-154,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传播中面临全球性威胁加剧和西方话语霸权冲击的严峻挑战。本文以议题构建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国际传播中的发展路径。文章分析了议题构建面临的两大挑战,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构建过程,包括识别议题和去安全化策略,揭示了议题从安全领域向更广泛合作领域转变的逻辑。最后,文章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在和平、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五大核心领域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议题选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精准把握议题构建路径,选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相契合的议题,可以有效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议题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议题构建 国际传播 共同利益 国际议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系规则的演变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关系原则的确立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同舫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1,239,共8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国际关系规则演变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性原则,蕴含面向未来的先进性和传承过往的延续性特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并在实践中以积极建构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近代国际关系规则演变进程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性原则,蕴含面向未来的先进性和传承过往的延续性特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汲取《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并在实践中以积极建构新型国际关系的方式实现了对其的内在超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遵循《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宗旨和原则进行了合理化改造与时代化创新,推动形成国际人权事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坚持和挖掘万隆会议所确立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更加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以打造区域共同体的实践路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认同 国际关系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