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儒家生态哲学定位问题新探 被引量:6
1
作者 卢兴 吴倩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8-104,共7页
儒家生态哲学难以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定位,其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解遵循着“理一分殊”的原则: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关联性和共通性,人是自然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与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 儒家生态哲学难以用“人类中心主义”或“非人类中心主义”加以定位,其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理解遵循着“理一分殊”的原则: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关联性和共通性,人是自然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与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想具有相通之处;另一方面,人较之于自然物具有构成上的优越性与价值上的优先性,人物之间体现出价值差等层级,这一点与西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存在对话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生态哲学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理一分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中心主义”辨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肖中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23,共5页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沙文主义 价值目标 海德格尔 专制主义 自然界 人道主义 生存和发展 技术统治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中心主义”问题研讨综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理海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6期19-23,共5页
“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是当前国内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涵义、形态及其历史演变以及与当今生态危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研讨的... “人类中心主义”问题是当前国内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武汉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围绕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涵义、形态及其历史演变以及与当今生态危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现将研讨的主要问题及观点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危机 生态环境问题 研讨综述 人与自然关系 人类利益 博士生 现代人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人类为中心:反思与自我超越——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及人类发展前景的思索 被引量:3
4
作者 邢久强 《现代哲学》 1998年第1期80-84,共5页
一、生态危机与人类中心主义现代社会,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作用,人类的物质文明空前繁荣,但随之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却日益成... 一、生态危机与人类中心主义现代社会,特别是本世纪中叶以来,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和人对自然的作用,人类的物质文明空前繁荣,但随之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却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恶魔.1968年在意大利A·贝切伊的倡议下成立“罗马俱乐部”对人类当前和未来困境的的问题开展研究,并召开关于生态危机问题的首次国际性讨论,提出“人类困境”和“人类全球王国时代”的概念.贝切伊认为,人在地球上的状况发生了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条件的技术和人类系统,引起人对自然的新的作用.但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发展前景 自我超越 生态危机 人的主体性 人与自然关系 生态中心主义 主体意识 人类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两个“中心”的超越
5
作者 李东松 计彤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51-55,共5页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有人称之为自然中心主义)之争,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超越了单纯的"人类中心"或"自然中心",表现出"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正确理...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也有人称之为自然中心主义)之争,而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超越了单纯的"人类中心"或"自然中心",表现出"两个中心"的辩证统一。正确理解这一点对于指导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的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康洁 《求实》 CSSCI 1998年第6期19-20,共2页
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的中心康洁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一些人把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本文试对生态伦理的中心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人的利益生态伦理的中心康洁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诸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相继出现。一些人把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源归结为“人类中心主义”。我以为,这是一种误解。本文试对生态伦理的中心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人类中心主义” 环境伦理学 人类利益 人的利益 生态危机 自然存在物 人与自然的关系 持久生存 环境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综述 被引量:8
7
作者 闫增强 陶昆刚 秦炳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0-33,共4页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发展观的探讨研究经过了从经济、技术层面到文化、价值层面的深化,通过对以往发展观的研究和总结,人们对伦理价值观的研究从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发展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本文试就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发展观的探讨研究经过了从经济、技术层面到文化、价值层面的深化,通过对以往发展观的研究和总结,人们对伦理价值观的研究从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发展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观。本文试就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价值观,超越“西方中心主义”和“城市主义”的代内伦理价值观,超越“本代中心主义”的代际伦理价值观的观点作出综述,并在代内伦理价值观中首次提出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价值观 可持续发展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西方中心主义 专家学者 技术层面 价值层面 公平问题 发展观 国内外 经济 代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价值定义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东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33-37,共5页
关键词 价值定义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主义谬误 不可定义 客体 价值概念 定义项 主体需要 价值论 最高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43,共6页
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张华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我们正向国际化时代过渡,人类正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对新世纪的愿望是实现地球家庭意识基础上的地球家庭共同体。而且,要以这种全人类的理想为原动力,让新的文明之花怒放。... 全球问题与道德教育张华华东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我们正向国际化时代过渡,人类正迎接新世纪的到来。“我们对新世纪的愿望是实现地球家庭意识基础上的地球家庭共同体。而且,要以这种全人类的理想为原动力,让新的文明之花怒放。”①这种新的文明——地球之家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全球问题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伦理学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的发展 全球本位 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 人类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庄子》的深层生态学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颖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6-159,共4页
关键词 深层生态学 《庄子》 “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解读 生态学理论 自然环境 关系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视角中的人的主体性及其困境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金宝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后现代主义哲学 主体性观念 现代视角 二元对立 语言游戏 后现代主义思想 “人类中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化 后现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威利·洛曼的悲剧人生——生态批评视角下的《推销员之死》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苑苑 邹惠玲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期111-112,共2页
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推销员之死》表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一生追求美国梦、最终却自杀身亡的人生悲剧。剧中威利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相处的种种不可调和矛盾直接致使威利走上了自杀绝路。
关键词 密勒 《推销员之死》 生态批评 “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社会工作:概念、价值观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9
13
作者 罗桥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3-51,199,共10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最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社会工作是较晚介入环境议题的学科。环境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与传统社会工作相较有其较大的不同。一方面,从关系建立的角度看,环境社会工作试图建立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最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社会工作是较晚介入环境议题的学科。环境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与传统社会工作相较有其较大的不同。一方面,从关系建立的角度看,环境社会工作试图建立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生态环境的结构之下“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环境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试图从“社会正义”走向“环境正义”,构建适合自身的价值基础,最终寻找到介入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两方面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工作 环境问题 环境正义 “人类中心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生态文明与财税政策调整 被引量:2
14
作者 连家明 《地方财政研究》 2008年第5期1-1,共1页
所谓生态文明,是从生产方式角度出发,与采集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与工业文明根本的不同,在于扭转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而更加强调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和可持... 所谓生态文明,是从生产方式角度出发,与采集狩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相对应的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与工业文明根本的不同,在于扭转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而更加强调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和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财税政策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生态环境 工业文明 生产方式 农耕文明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环境史学科范式转向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令昊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161,共13页
20世纪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理论范式匮乏”“史料零散”“跨学科程度不够深入”“缺乏现实关怀”等一系列的问题。西方学界曾长期陷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窠臼,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为其突破“地理环境决定论”... 20世纪以来,中国环境史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理论范式匮乏”“史料零散”“跨学科程度不够深入”“缺乏现实关怀”等一系列的问题。西方学界曾长期陷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窠臼,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为其突破“地理环境决定论”与“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提供了一种新视角。而这种生态学视野也在美国环境史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呈现。对西方环境史学科建设经验予以借鉴,可发现中国环境史学科范式转向的路径,进而寻找修补“人类知识”“人与自然”断裂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环境史 “地理环境决定论” 生态学 “人类中心主义” 范式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和亚洲文化的未来状况——在东亚符号学研究会第二次会议的主题发言
16
作者 版本百大 魏安雄 《现代哲学》 1998年第1期38-39,共2页
(Ⅰ)序言.在本世纪后半期,当代符号学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可是现在,处于20世纪末,符号学正经历着一个走向21世纪的大转折.早期,符号学处于“解构”的时期,现在,它正跨入“重构”的新时期.现在是一个从“解构”现代主义向“建构”后现... (Ⅰ)序言.在本世纪后半期,当代符号学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可是现在,处于20世纪末,符号学正经历着一个走向21世纪的大转折.早期,符号学处于“解构”的时期,现在,它正跨入“重构”的新时期.现在是一个从“解构”现代主义向“建构”后现代主义转变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学研究 现代主义 第二次会议 “人类中心主义” 人本主义 后现代 解构 跨学科 普遍化 东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世界性难题的整体性思考——读《地球之难:困境与选择》
17
作者 张耀铭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93,共1页
孙家驹所著《地球之难:困境与选择》,是一本纯正的学术书,作者在从容自如的叙述中蕴含着对重大问题的深思,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是它的主题,利奥波德的“土地共同体理论”、拉伍洛克的“盖娅理论”和马古利斯的“共生进化理论”是它的... 孙家驹所著《地球之难:困境与选择》,是一本纯正的学术书,作者在从容自如的叙述中蕴含着对重大问题的深思,地球与人类的关系是它的主题,利奥波德的“土地共同体理论”、拉伍洛克的“盖娅理论”和马古利斯的“共生进化理论”是它的依托,生态整体主义的视角是它的特点。用全球眼光研究“地球之难”,以理性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以忧患意识探求“囚徒困境”的现实出路。解构文本,介绍新知,颠覆旧说,提出人类必须彻底放弃征服自然和相互征服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囚徒困境” 地球 “人类中心主义” 世界性 体性 生态整体主义 进化理论 全球眼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价值论交流的一次盛会──中国价值论代表团访日学术交流综述
18
作者 陈新汉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65-166,共2页
关键词 价值论 学术交流 人的价值 价值的本质 社会评价活动 价值观念 科学理论 代表团 “人类中心主义” 群体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