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实践辩证法内容与人类解放维度——与顾智明先生商榷 被引量:2
1
作者 董晋骞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35,共4页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基本命题,它包含着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和关于人类解放的承诺。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一个实践的否定性命题,而不是一些学者所解释的肯定式命题...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马克思哲学存在论的基本命题,它包含着马克思所创立的实践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和关于人类解放的承诺。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一个实践的否定性命题,而不是一些学者所解释的肯定式命题。这一命题经过马克思实践辩证法的"照亮",要经历两个重要阶段,即"人的世界历史性"的非存在或"人的‘非’世界历史性存在"以及人类解放这一新地平线的开启。离开了实践辩证法内容和人类解放的维度,就不是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而只能是别的或其他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实践辩证法 解放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桂芝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3-27,共5页
对现实人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研究,一直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人生存和发展"的视角,把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抽象的人——社会的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其中"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理论... 对现实人生存和发展境遇的研究,一直是贯穿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主题。马克思立足于"现实人生存和发展"的视角,把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抽象的人——社会的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其中"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理论对于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状况、构建和谐世界具有理论指导的重大意义和现实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 现代特征 全球化 和谐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阐释与规范:从技术存在论到技术生活世界——道德物化的理论旨趣
3
作者 李洋 王小伟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7,共7页
道德物化理论是在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扬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德格尔关注物却始终指向存在论叙事,描述物却意在表达技术本体论思想,其目的在于服务“大写技术”论述。因而该技术研究进路被维贝克批评为抽象的、铁板一块的和怀旧气质... 道德物化理论是在对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扬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海德格尔关注物却始终指向存在论叙事,描述物却意在表达技术本体论思想,其目的在于服务“大写技术”论述。因而该技术研究进路被维贝克批评为抽象的、铁板一块的和怀旧气质的。随着技术哲学研究经验转向和伦理转向的相继出现,技术存在论虽有洞见,但其形而上学特质使之不足以阐释和分析兼具多样性、复杂性和颠覆性的当代技术。出于对海德格尔技术存在论的批评与发展,后现象学者将聚焦点从存在论和本体论的技术讨论转向考察具体技术对人的影响上来,通过构建技术生活世界,尝试以人技互构、具象情境、评价和规范规避技术存在论的抽象与先验,提供既描述又规范、既阐释又评价的建设性技术伦理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存在 海德格尔 技术伦理 道德物化 技术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万物相游:教育对存在游戏和世界游戏的响应
4
作者 金生鈜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2,共12页
存在即游戏。游戏是世界、自然和万物的存在方式。游戏使存在周而复始,使世界生生不息,使万物欣欣向荣。存在游戏、世界游戏、万物游戏,既是培育性的,又是创作性的,它们呈放多重的教育创作,化育万物、培育人。一切教育游戏的本源是世界... 存在即游戏。游戏是世界、自然和万物的存在方式。游戏使存在周而复始,使世界生生不息,使万物欣欣向荣。存在游戏、世界游戏、万物游戏,既是培育性的,又是创作性的,它们呈放多重的教育创作,化育万物、培育人。一切教育游戏的本源是世界游戏和存在游戏。游戏的诗性、历险性、牵引性和保护性,呈现世界的教育意义。人无法控制世界游戏和存在游戏,只能以教育游戏化的方式,响应、参与存在游戏和世界游戏,与万物共同游戏。人响应存在、世界和万物的教育游戏,创制人类教育的游戏化,才能获得人性的整体培育。教育游戏的诗性创作,在教育中呈放真、美、善的牵引,让人类游戏者经受成长历险,获得培育,真正实现人类精神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游戏 世界游戏 万物游戏 教育游戏化 教育历险 万物教育学 教育生态诠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艺术的类、族、个性──兼及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被引量:6
5
作者 复鸣 远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S1期5-8,共4页
论艺术的类、族、个性──兼及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复鸣,远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涨落表明,对艺术的类、族、个性进行辩证的系统的哲学反思是必要的。这是一个涉及中国艺术将以怎样的姿态跨入廿一世纪、怎样在“世界... 论艺术的类、族、个性──兼及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世界历史性的存在”复鸣,远方中国当代艺术思潮的涨落表明,对艺术的类、族、个性进行辩证的系统的哲学反思是必要的。这是一个涉及中国艺术将以怎样的姿态跨入廿一世纪、怎样在“世界历史性”时代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的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 当代中国 艺术家 中国艺术审美 自由的自觉的活动 民族艺术 民族性差异 艺术哲学 审美意象 “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存在的历史性及其现代境遇(上)——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思想的重新解读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曙光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9,共12页
本文认为,现代性问题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性质 并找到解决的途径,我们特别需要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及其历史向度的思想。文章循着 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考察了他对西方历史上有关... 本文认为,现代性问题归根到底是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命运问题,要理解这个问题的性质 并找到解决的途径,我们特别需要重新解读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矛盾性及其历史向度的思想。文章循着 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考察了他对西方历史上有关人和世界二重化的思想资源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换和 发展,重点论述了以下四方面的问题,一是马克思如何基于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重新看待人及其生活世 界的二重化和人的内外部相互关系的;二是马克思如何敞开了人类的历史性存在,历史和历史性的真正含 义和重要意义是什么;三是马克思如何依据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思想,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 盾和现代人的命运的;四是通过对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的此岸”与“彼岸”以及对古希腊文化永恒意义的 礼赞,揭示了马克思思想中未被人们重视的另一向度。文章认为,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的历史性 思想及其理论可能性,并给予开掘和拓展,对于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明确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和人类前景, 具有极为重要和迫切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存在 两重性 历史性 现代境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世界遗产地城市建筑风貌管控方法——以拉萨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小雷 钱川 陶诗琦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106-117,共12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和列濒危的案例中,高度关注建筑风貌对视觉完整性的影响。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多处遗产地城市出现建筑风貌无序甚至失控现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反应性监测和列濒危的案例中,高度关注建筑风貌对视觉完整性的影响。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多处遗产地城市出现建筑风貌无序甚至失控现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以拉萨为例,从历史性城市景观(HUL)的视角切入,创新性的将其理论方法转化为对遗产地城市背景区域建筑风貌分区的科学识别方法,凝练了拉萨特色建筑风貌管控要素和管控工具,构建了适用于拉萨河谷特色的管控体系,并提出了嵌入项目审批全流程的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性城市景观 世界遗产地城市 拉萨 建筑风貌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一个世界历史性课题 被引量:3
8
作者 丛松日 张丽杰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2-55,共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说,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优越性。社会主义须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才能使人类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历史性的...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说,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解放生产力,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特殊性、优越性。社会主义须在全世界取代资本主义,才能使人类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世界历史性的任务。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效率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讲公平要以保证效率为前提。两极分化既是追求效率,促进发展,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的结果,又是实现公平,走向共同富裕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世界历史性课题 两极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叶险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共7页
从先进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一般逻辑规定性、先进生产力的同构性、中国社会内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并进而从“世界普遍交往”、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中国先... 从先进生产力“世界历史性”的一般逻辑规定性、先进生产力的同构性、中国社会内部先进生产力与落后生产力的关系的角度阐释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并进而从“世界普遍交往”、中国先进文化的构成和发展规律的角度探讨中国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问题 ,是当前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三个代表”思想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生产力 先进文化 世界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与人的历史性存在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友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
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但同时又有着超越既定历史性的信仰。信仰与人的历史性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统理性主义以信仰来否定人的历史性存在,相反,现代西方哲学以人的历史性存在来否定信仰,各执一端,最终都陷入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 人是历史性的存在,但同时又有着超越既定历史性的信仰。信仰与人的历史性存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传统理性主义以信仰来否定人的历史性存在,相反,现代西方哲学以人的历史性存在来否定信仰,各执一端,最终都陷入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真正实现了信仰与人的历史性存在的辩证统一,揭示了人类在制约和超越、必然与自由之间的张力和空间中的生存境遇及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人的历史性存在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当代教育的目的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建军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53-57,共5页
当代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 ,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要旨。但人类交往格局的变化 ,使这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单子式的 ,而要走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
关键词 主体性 世界历史性个人主体 教育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的国民性、世界历史性与教育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振东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9,共7页
国民性是国民主体基于所处的独特的天地系统、国际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稳定的、普遍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心理特征。人的世界历史性是在人类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的发展状态,是地域狭... 国民性是国民主体基于所处的独特的天地系统、国际环境和国家内部结构,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历史地形成的、稳定的、普遍体现于每个国民个体的心理特征。人的世界历史性是在人类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实践中生成的人的发展状态,是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彻底扬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现时代的人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国民性存在,无论是片面强调"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观点,还是片面强调"人的国民性存在"的观点,都没有真正从"现实的人"出发。应该严格区分"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现阶段,仍然应该强调国家利益和民族独特性,这并非"地域狭隘性"和"民族狭隘性"的表现。坚持"教劳结合",重视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制度,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改善国民性、提高民族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时代 人的国民性 人的世界历史性 人的全面发展 “教劳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世界历史性:苏联剧变的重要成因 被引量:1
13
作者 韦定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9,共4页
所谓"苏联剧变",既指共产党丧失政权,也指由此导致的苏联解体。为什么这样一个几乎集中了全部权力的大党、老党及其国家在经历了74年的风风雨雨后,却在朝夕之间惨遭此命运?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在国内外学者的讨论中时常被忽... 所谓"苏联剧变",既指共产党丧失政权,也指由此导致的苏联解体。为什么这样一个几乎集中了全部权力的大党、老党及其国家在经历了74年的风风雨雨后,却在朝夕之间惨遭此命运?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在国内外学者的讨论中时常被忽视,那就是苏共执政中的非世界历史性特征。"世界历史性",是马克思最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重要概念。马克思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 苏联剧变 《德意志意识形态》 成因 历史性特征 苏联解体 共产主义 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深化马克思“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会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学术界对这个思想的研究较为薄弱,这不利于完整把握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需要拓宽理论视野;其次,应当加强方法论自觉;最后,需要加强现实关怀。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 理论视野 方法论 现实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解读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斌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6,共3页
世界历史性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特征,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就是一个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辩证过程,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个过程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民族地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又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社会主... 世界历史性是社会主义的内在特征,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就是一个从民族性、地域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辩证过程,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个过程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民族地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又是具有特定世界历史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中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积极文明成果,通过跨越式发展而从地域性、民族性走向世界历史性的特殊历史形态和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世界历史性 中国特色 基本内涵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曲萌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57-61,共5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曲萌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思想,内涵着对“个人”的科学把握,即把个人看作是由“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恩选集》第1卷,第40页)...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曲萌马克思“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思想,内涵着对“个人”的科学把握,即把个人看作是由“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马恩选集》第1卷,第40页)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历史性 马克思恩格斯 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 个人生产力 资本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建设 法国唯物主义 个体与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意蕴与历史性境遇——试论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本体论变革
17
作者 宋友文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9,共4页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抽象劳动”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扬弃,创造性地提出了“感性活动”的原则,从而引发了一场存在论本体论的变革。感性(活动)是在社会状态中的能动和受动的统一。这是马克思存在论本体论的核心内涵。马克思的存在... 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抽象劳动”和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扬弃,创造性地提出了“感性活动”的原则,从而引发了一场存在论本体论的变革。感性(活动)是在社会状态中的能动和受动的统一。这是马克思存在论本体论的核心内涵。马克思的存在论是以巨大的历史感为基础的,由此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意蕴与历史性境遇便统一起来了。感性活动所蕴涵的人类解放之路也因巨大的历史感而不断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感性活动 存在 历史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世界理论和人类生存的历史性维度
18
作者 张以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7,共5页
历史意识为反对物化的思维方式而诉诸创造性的精神,但也因此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生活世界理论认识到主体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处境之中,立足于生活世界,历史意识的存在论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形而上学的存在观转变为中介性的存在... 历史意识为反对物化的思维方式而诉诸创造性的精神,但也因此而走向了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生活世界理论认识到主体总是存在于特定的处境之中,立足于生活世界,历史意识的存在论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形而上学的存在观转变为中介性的存在观;根据中介性的存在观,历史性本身成了存在的一个维度,并为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模式——内在反思的思维模式奠定了存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世界 历史性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世界历史性极限
19
作者 张爱武 《学术论坛》 2004年第2期1-6,共6页
资本主义主要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本增殖。科技创新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通财富” ,不仅内在地规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总体生产... 资本主义主要采取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资本增殖。科技创新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使“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通财富” ,不仅内在地规定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总体生产的极限 ,而且不自觉地生成了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形态 世界历史性 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贡献
20
作者 牛宝德 《学习论坛》 2004年第7期5-7,共3页
邓小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些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 :危难之时稳住了社会主义阵脚 ;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在低谷逆境中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 邓小平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历史性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