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粤北下庄矿田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张辉仁
王军
徐海文
杨坤光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
出处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2137)
-
文摘
粤北下庄矿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产地。以新桥下庄断裂带为界,下庄矿田的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交点型"铀矿化表现为铀矿床多、规模大且品位富,如335,336,338,339等矿床;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则多为矿化点,且数量少、规模小、品位低,如明珠湖铀矿点。以东部第三辉绿岩组(下庄石示下辉绿岩组)中东部的336矿床和西部的明珠湖铀矿点为例,从岩石化学特征、矿物组合特征、岩石蚀变特征、断裂构造、热液活动特征以及铀矿化特征等方面,对下庄矿田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造成下庄矿田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区断裂性质、规模,热液活动强度与活动期次的不同所引起。
-
关键词
“交点”型铀成矿
下庄矿田
断裂控矿
粤北
-
Keywords
the "intersection type" uranium-ore forming
Xiazhuang ore field
fracture ore-controlling
Nor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