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下庄矿田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辉仁 王军 +1 位作者 徐海文 杨坤光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粤北下庄矿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产地。以新桥下庄断裂带为界,下庄矿田的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交点型"铀矿化表现为铀矿床多、规模大且品位富,如335,336,338,339等... 粤北下庄矿田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花岗岩型铀矿床矿产地。以新桥下庄断裂带为界,下庄矿田的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交点型"铀矿化表现为铀矿床多、规模大且品位富,如335,336,338,339等矿床;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则多为矿化点,且数量少、规模小、品位低,如明珠湖铀矿点。以东部第三辉绿岩组(下庄石示下辉绿岩组)中东部的336矿床和西部的明珠湖铀矿点为例,从岩石化学特征、矿物组合特征、岩石蚀变特征、断裂构造、热液活动特征以及铀矿化特征等方面,对下庄矿田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的差异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造成下庄矿田东、西部"交点型"铀矿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区断裂性质、规模,热液活动强度与活动期次的不同所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点”型铀成矿 下庄矿田 断裂控矿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