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与南太岛国关系的新发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宋秀琚 叶圣萱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0-62,共13页
历史上,美国与南太平洋岛国(以下简称"南太岛国")有着长期而复杂的关系。自新世纪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重新提升了南太地区在其全球地缘政治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其确立为"亚太再平衡"... 历史上,美国与南太平洋岛国(以下简称"南太岛国")有着长期而复杂的关系。自新世纪奥巴马政府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以来,美国重新提升了南太地区在其全球地缘政治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将其确立为"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第二道战线。美国增进了与该地区岛国的政治、安全关系,同时在经济援助、文化交流、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加大了与南太岛国的合作。本文阐述了"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美国对南太岛国的重新定位,并探析了美国与南太岛国关系的新发展,进而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再平衡”战略 美国 岛国 中国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美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积敏 《亚非纵横》 2013年第3期9-16,59+61,共8页
奥巴马政府逐步展开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诸多挑战,而且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从战略意愿与战略能力两个关键变量来分析,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战略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中国需积极... 奥巴马政府逐步展开与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仅给中国带来了诸多挑战,而且给中美关系的发展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从战略意愿与战略能力两个关键变量来分析,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战略对抗的可能性不大。中国需积极思考和制定中国的外交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亚太再平衡”战略 中美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再平衡”、“中东离岸平衡”与伊核问题破局 被引量:1
3
作者 岳汉景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7年第4期76-85,125,共10页
伊核问题破局与"亚太再平衡"战略有较为密切的间接联系。奥巴马执政后不久,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受限于国力,为了顺利推行此战略,美国需要从中东抽身。但中东地区历来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之一,奥巴马政府在从中东... 伊核问题破局与"亚太再平衡"战略有较为密切的间接联系。奥巴马执政后不久,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受限于国力,为了顺利推行此战略,美国需要从中东抽身。但中东地区历来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之一,奥巴马政府在从中东抽身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尽力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于是推出了以"收缩力量、操控乱局"为特色的"中东离岸平衡"战略。伊朗是地区强国,伊朗核问题如不实现破局将会使美国难以从中东抽身,也不利于其在该地区构建新的平衡,"中东离岸平衡"战略将更加难以顺利实施。因此,美国需要在伊核问题上实现破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再平衡” “中东离岸平衡” 伊朗核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的东南亚政策回顾与评估 被引量:4
4
作者 葛红亮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不再"漠视"东南亚地区,转而在政治、安全、经济与价值观等领域采取举措。奥巴马政府东南亚政策旨在实现美国在东南亚影响力的均衡发展,及拓展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并由此形成相对于中国等其他大国的优势...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不再"漠视"东南亚地区,转而在政治、安全、经济与价值观等领域采取举措。奥巴马政府东南亚政策旨在实现美国在东南亚影响力的均衡发展,及拓展美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并由此形成相对于中国等其他大国的优势。奥巴马政府东南亚政策的落实总体上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时也对美国—东盟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同东盟的关系在"蜜月期"后,出现了诸般不和,美国—东盟关系由此呈现显著的阶段性。基于此,文章系统回顾与评估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的东南亚政策,认为东盟在地区事务中"驾驶员"地位的动摇及东盟的大国"再平衡"是美国—东盟关系出现"下滑"的根由。显然,这对中国处理与东盟的关系也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巴马政府 东南 巧实力 “亚太再平衡” 美国 东南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地缘政治学对美国“遏制”战略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侯典芹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73-181,共9页
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都是传统地缘政治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且都不同程度地对崛起时期的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对战后美国... 马汉的"海权论"、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都是传统地缘政治学理论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且都不同程度地对崛起时期的美国对外战略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对战后美国的"遏制"战略更是产生了直接的作用。美国"遏制"战略的目标是控制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苏联,其"遏制"力量的地理配置主要在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以海外军事基地为前沿、突出军事力量的"遏制"作用。纵观美国"遏制"战略的基本框架,显然受到麦金德、马汉、斯皮克曼等地缘政治学家的影响。地缘政治学曾经作为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在某种意义上充当了美国全球扩张的重要工具。其影响之深刻,以至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带有十分突出的地缘政治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学 美国 “遏制”战略 “亚太再平衡”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澳日“准同盟”关系研究述评 被引量:1
6
作者 汪诗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5-107,共13页
"二战"后至今,澳日关系经历了戏剧性变化,即由战后初期的敌对国家关系发展成为今天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或"准同盟"关系。澳日关系的衍变为国内学界观察和研究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案... "二战"后至今,澳日关系经历了戏剧性变化,即由战后初期的敌对国家关系发展成为今天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或"准同盟"关系。澳日关系的衍变为国内学界观察和研究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提供了很好的案例。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澳日"准同盟"关系给予了期待之中的关注,涌现了一些有独特视角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围绕澳日"准同盟"关系构建的时间、动因、机制、影响以及前景来铺展。其中有些观点较为中肯,但也有一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澳日"准同盟"关系仍在发展之中,需要学界予以持续关注。未来这一方面的研究需要把现状考察与史实梳理、宏观分析与微观透视、学理阐发与文本解读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日关系 《安全合作联合声明》 准同盟 “亚太再平衡”战略 “印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