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阶段论”和“五形态说”的理论缺陷
1
作者 《理论探讨》 1988年第1期32-32,共1页
周成岗在《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第3期上撰文指出: 在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认识上,几十年来我国社科理论界同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始终把共产主义“两阶段”的理论和“五种社会形态”
关键词 社会形态 “两阶段” “五形态说” 社会主义国家 阶段论 社科理论 共产主义社会 理论缺陷 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百余年传播和研究史的回顾与反思
2
作者 刘召峰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共11页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五形态说”传入、“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可以并存的论证等阶段。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程,...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五形态说”传入、“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对“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可以并存的论证等阶段。我国学者研究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历程,跟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等人的相关论著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和传播密切相关,中国的“五形态说”并非起源于斯大林。对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百余年传播和研究史进行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我们明确以下努力方向:对“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等核心概念进行更为精细的考辨;基于《资本论》及其手稿,把握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问题的理论逻辑;认真批驳学术研究中的“非社会形态化思潮”;运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深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与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形态 经济的社会形态 “三形态说” “五形态说” 社会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形态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隽鸿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3,共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源头。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根据分工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五形态"说的同时,还根据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与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差别区分了前资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源头。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根据分工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五形态"说的同时,还根据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与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差别区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形成"三形态"说的初步表述。这一思想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统一。这种统一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基本原则——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体现。只有回到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起点,才能真正理解其社会形态理论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 “五形态 “三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自主活动”与社会发展形态
4
作者 刘国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2期63-65,共3页
本文通过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人自主活动”概念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社会发展理论联系起来考察后,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不过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不... 本文通过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人自主活动”概念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社会发展理论联系起来考察后,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不过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的自主活动能力不断从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提升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活动 “现实的个人” 社会发展形态 “三形态 新历史观 交往形式 “五形态说” 马克思 有生命的个人 群体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宁斯大林的概括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再认识
5
作者 坚毅 《理论月刊》 CSSCI 1999年第7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 人类社会 “五形态说” 斯大林 共产主义社会 无阶级社会 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论与商品市场经济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友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3,共3页
当代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社会主义和商品市场经济的关系。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把商品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进而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但从更深的层面上,即唯物史观的层面上讲,则是没有能够认... 当代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遇到的最大困惑,莫过于社会主义和商品市场经济的关系。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把商品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进而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但从更深的层面上,即唯物史观的层面上讲,则是没有能够认识和把握商品市场经济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混淆了现实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过高地估计了现实社会主义的成熟程度。前者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序列及判定这一序列的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形态说” 历史进程 商品市场经济 “三形态说” 马克思 现实社会主义 三大社会形态 生产类型 生产方式 商品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哲学观、自然观和历史观论纲
7
作者 朱宝信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6-31,共6页
同任何一种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一般哲学观,以及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导下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看法,即自然观和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三部分组成,恩格斯曾从辩证法的角度作过说明:“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 同任何一种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一般哲学观,以及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导下对自然界和社会历史的看法,即自然观和历史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由三部分组成,恩格斯曾从辩证法的角度作过说明:“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然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却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组成部分。这个“两部分说”和本文将要阐明的“三部分说”,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构成的说明上,显然有着很大的差异。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自然观是教科书体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部分)”,马克思的历史观是教科书体系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由于“三部分说”中的一般哲学观在“两部分说”中缺如,因而“三部分说”中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就与“两部分说”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有了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观 马克思的哲学观 实践唯物主义 人的实践 历史观 自然界 马克思哲学观 “三形态说” 实践关系 “五形态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八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华茗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3年第6期114-116,共3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党校等6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于9月6日至11日在江门市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史学理论工作者...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历史研究》编辑部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广东省江门市委党校等6个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史学理论研讨会于9月6日至11日在江门市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史学理论工作者有80余人。会议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今昔”,围绕这一主题,与会者着重讨论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历史和现状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自本世纪20年代开始形成以来,走过了70多年的历程。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成熟到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讨会综述 国史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研究 “三形态说” 毛泽东 史学研究方法 “五形态说” 历史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