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学运动 |
张芹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2
|
“五四”新文学运动处于前现代性阶段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3
|
《摩罗诗力说》与“五四”新文学 |
胡星亮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4 |
0 |
|
4
|
略论马华新文学 |
钦鸿
|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3 |
0 |
|
5
|
论胡风对“五四”新文艺的认识与评价 |
庄锡华
|
《中州学刊》
CSSCI
|
1997 |
0 |
|
6
|
人生派、艺术派的“转向”和“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
施建伟
|
《中州学刊》
|
1987 |
0 |
|
7
|
茅盾“五四”文学理论与“五四”文学 |
周昌义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8
|
论沈从文的文学观 |
罗慧萍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9
|
采撷生活中的诗──甘肃1993年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述评 |
刘珙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
1994 |
0 |
|
10
|
回顾与总结文艺理论进展的“前提批判” |
劳承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0 |
|
11
|
中国乡土小说新解 |
丁帆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
12
|
赵家璧的编辑思想(上) |
张志强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5
|
|
13
|
对周作人绝不能一味称赞而忘其严重堕落 |
徐中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14
|
左联文艺大众化的讨论对赵树理的影响 |
唐再兴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89 |
1
|
|
15
|
寻根的昨天与今天 |
徐英
|
《内蒙古社会科学》
|
1986 |
1
|
|
16
|
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概况 |
李兆棋
|
《远程教育杂志》
|
1985 |
0 |
|
17
|
引领学生亲近现代诗歌--现代诗歌在左,现代诗歌教学向右 |
徐平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