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五四”传统与青年的选择 |
刘书林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2
|
“五四”传统与新时期女性文学 |
乔以钢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3
|
离开个性自由无以规定“五四”传统 |
王乾坤
|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4
|
如何理解新诗的民族传统与“五四”传统——朱光潜《新诗从旧诗能学习得些什么》所引发的论争 |
朱明明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5
|
“五四”传统与自主意识 |
王敬文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0 |
|
6
|
“‘五四’精神的反思与超越”笔谈(上) 从启蒙到新启蒙 |
郭齐勇
|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7
|
回顾与反思:百年文论的中国经验——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五四’文学经验与现代文论的中国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
朱兆斌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8
|
寻求岩层地下的精神力量——读罗伟章的几部小说有感 |
陈思和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9
|
永恒的忧患——萧红小说的悲剧精神及其流变 |
孙永良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10
|
写作生活的回顾——《陈思和文集》七卷序跋 |
陈思和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