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时代高校“五化”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
10
1
作者
林平
李运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69,共3页
文化育人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资源,秉持五种文化协同育人的整体观念,深入挖掘五种文化的思政元素,...
文化育人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资源,秉持五种文化协同育人的整体观念,深入挖掘五种文化的思政元素,构建五种文化协同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五化”协同
育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宁省“五化”协同发展的动态变化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景奇
刘伊婧
高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3,共8页
在梳理“五化”协同内涵的基础上,从各“化”间的关联角度探究“五化”协同发展的机理,通过建立辽宁省“五化”协同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辽宁省“五化”综合发展指数,运用耦合度函数测算“五化”耦合度,运用协同度模型测算“五化”...
在梳理“五化”协同内涵的基础上,从各“化”间的关联角度探究“五化”协同发展的机理,通过建立辽宁省“五化”协同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辽宁省“五化”综合发展指数,运用耦合度函数测算“五化”耦合度,运用协同度模型测算“五化”协同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化”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信息化发展指数最高,工业化发展指数最低;“五化”耦合度处于中高度耦合水平,相互间关系很强烈;“五化”协同度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前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趋于缓慢。因此,辽宁省要以信息化为引领,带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信息化、绿色化为目标带动新型智慧城镇化建设,实现辽宁的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化”协同
新型工业
化
信息
化
绿色
化
耦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动态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
5
3
作者
马骍
高雪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1,共6页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利用熵权法对2006-2015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农业现代化是短板。同时,"五化"协同...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利用熵权法对2006-2015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农业现代化是短板。同时,"五化"协同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和城市规模差异。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业现代化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水平都较低且没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集中在珠三角,绿色化与"五化"其他四个维度的发展呈现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南方城市的"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北方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对于城市"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提高都有正向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依据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的系统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化”协同
发展
熵权法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五化”协同引领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被引量:
10
4
作者
田文富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绿色发展理念和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基本路径。为此,应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入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主体的作用,...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绿色发展理念和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基本路径。为此,应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入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主体的作用,从统筹协调、转型升级、生态文明、集约节约等策略方面完善绿色增长的体制机制建设,走资源有效利用、经济持续增长、环境友好保护的综合性的绿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化”协同
绿色增长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9
5
作者
郑海松
石培基
康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4-884,共11页
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甘肃省87个县区、县级市及自治县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简称"五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五化"协同发展...
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甘肃省87个县区、县级市及自治县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简称"五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五化"协同发展模型,对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各市州科学的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差异显著,协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分布格局;"五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水平较低,协同水平总体不高,以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和勉强协同为主,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大;"五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地形起伏度>城乡居民消费差>降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化”协同
熵权法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时空演变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五化”协同融合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6
作者
彭文武
陈政
易兵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41,共2页
现代化发展要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务必'五位一体',协同共进。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化发展要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务必'五位一体',协同共进。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绿色化'的概念提出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探索逐渐从'三化'协调、'四化'同步拓展到'五化'协同。湖南如何做好从'四化'到'五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需要理清湖南省'五化协同'的发展思路,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这既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湖南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五化”协同
融合发展
思路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晓丽
陈盛伟
《农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的三农工作迅速破题,实践推动了学者在内涵、特征、路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展开的研究。随着中国"四化"...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的三农工作迅速破题,实践推动了学者在内涵、特征、路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展开的研究。随着中国"四化"同步、"五化"协同战略的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内涵。在现有涵盖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四化"、"五化"同步或协同理论研究成果中,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路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断丰富。笔者通过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究农业现代化的新特征、新路径、新指标体系,为中国农业的再次转型升级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现代
化
“五化”协同
发展
指标体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高校“五化”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
10
1
作者
林平
李运庆
机构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7-69,共3页
基金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研究”(2019SJZDA081)
教育部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三融合’文化育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教育部“公安学类专业优化整合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化育人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要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充分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资源,秉持五种文化协同育人的整体观念,深入挖掘五种文化的思政元素,构建五种文化协同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机制,全面提升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和人才培养的成效。
关键词
高校
“五化”协同
育人机制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宁省“五化”协同发展的动态变化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景奇
刘伊婧
高佳
机构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7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5CGL07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9YJC630037)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2014008)
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资助项目(2018lslktqn-024)
文摘
在梳理“五化”协同内涵的基础上,从各“化”间的关联角度探究“五化”协同发展的机理,通过建立辽宁省“五化”协同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辽宁省“五化”综合发展指数,运用耦合度函数测算“五化”耦合度,运用协同度模型测算“五化”协同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五化”综合发展指数整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信息化发展指数最高,工业化发展指数最低;“五化”耦合度处于中高度耦合水平,相互间关系很强烈;“五化”协同度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前期发展较快,后期发展趋于缓慢。因此,辽宁省要以信息化为引领,带动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以信息化、绿色化为目标带动新型智慧城镇化建设,实现辽宁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五化”协同
新型工业
化
信息
化
绿色
化
耦合度
Keywords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five modernizations
new pattern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zation
greenization
coupling degree
分类号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F293.1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动态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
5
3
作者
马骍
高雪姮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JL051)
文摘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利用熵权法对2006-2015年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农业现代化是短板。同时,"五化"协同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和城市规模差异。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业现代化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水平都较低且没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集中在珠三角,绿色化与"五化"其他四个维度的发展呈现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南方城市的"五化"协同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北方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固定资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对于城市"五化"协同发展水平的提高都有正向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劳动者效率和推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依据不同规模城市的异质性特点,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我国"五化"协同发展的系统推进。
关键词
“五化”协同
发展
熵权法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环境治理
分类号
F06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五化”协同引领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被引量:
10
4
作者
田文富
机构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出处
《区域经济评论》
2016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基金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研究"(2014003)
文摘
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实施绿色发展理念和战略的必然要求和基本路径。为此,应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入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主体的作用,从统筹协调、转型升级、生态文明、集约节约等策略方面完善绿色增长的体制机制建设,走资源有效利用、经济持续增长、环境友好保护的综合性的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五化”协同
绿色增长
体制机制
Keywords
"Five" Collaborative
Green Develop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分类号
F061.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9
5
作者
郑海松
石培基
康靖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74-884,共11页
基金
河湟地区多尺度地理格局与兰西城市群相互作用的空间效应(41771130)
文摘
以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甘肃省87个县区、县级市及自治县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简称"五化")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加权回归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结合构建的"五化"协同发展模型,对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的时空分异格局、时空演变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甘肃省各市州科学的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空间差异显著,协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西北高、东南低分布格局;"五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水平较低,协同水平总体不高,以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和勉强协同为主,但总体上升幅度较大;"五化"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按其影响力大小依次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地形起伏度>城乡居民消费差>降水量。
关键词
“五化”协同
熵权法
地理加权回归分析
时空演变格局
Keyword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Five Modernizations"
entropy method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analysis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trend
分类号
F06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五化”协同融合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6
作者
彭文武
陈政
易兵
机构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技术学院
出处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41,共2页
基金
湖南省社科联智库研究课题《湖南“五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融合发展研究》(编号:ZK2017013)
文摘
现代化发展要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务必'五位一体',协同共进。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绿色化'的概念提出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探索逐渐从'三化'协调、'四化'同步拓展到'五化'协同。湖南如何做好从'四化'到'五化'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需要理清湖南省'五化协同'的发展思路,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这既是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湖南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湖南省
“五化”协同
融合发展
思路
对策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7
作者
王晓丽
陈盛伟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农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4-89,共6页
文摘
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由来已久,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国的农业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的三农工作迅速破题,实践推动了学者在内涵、特征、路径选择、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对农业现代化展开的研究。随着中国"四化"同步、"五化"协同战略的提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被赋予了新内涵。在现有涵盖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四化"、"五化"同步或协同理论研究成果中,农业现代化的特征、路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不断丰富。笔者通过梳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探究农业现代化的新特征、新路径、新指标体系,为中国农业的再次转型升级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
农业现代
化
“五化”协同
发展
指标体系
研究进展
Key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Five Modernizations'
Index System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F320.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时代高校“五化”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
林平
李运庆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宁省“五化”协同发展的动态变化及提升路径研究
张景奇
刘伊婧
高佳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五化”协同发展水平动态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来自28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马骍
高雪姮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以“五化”协同引领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
田文富
《区域经济评论》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甘肃省“五化”协同发展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郑海松
石培基
康靖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湖南“五化”协同融合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
彭文武
陈政
易兵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十六大以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研究进展
王晓丽
陈盛伟
《农学学报》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