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9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1
作者 范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3-I0013,共1页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问题。书中详细剖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实效 教育模式 吉林大学出版社 教学模式探究 互联网 转型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2
作者 刘姣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96-98,共3页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其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也超出了预期,可见思政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在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教学理...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其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也超出了预期,可见思政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在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教学理念、教育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和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体的策略路径,以期让思政教育在与时俱进中发挥更强的育人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 主体地位 理实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的现存问题与应对举措
3
作者 冯甫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57-59,共3页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同时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做好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深入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在互联网大...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要战场,同时也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做好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是高校深入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探究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的现存问题和应对举措,首先深刻认识了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其次探析了目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政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实施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 线上线下 网络阵地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泽炀 司忠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路径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李佳璐著写,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一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底,以“互联网+”背景为导向,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展开了论述,为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带来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管理 治教育 李佳 融合发展研究 互联网 联动发展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如何融入高校专业教学——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
5
作者 官心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已于悄然之中异变,从“+互联网”的技术依赖状态,全方位转入“互联网+”的教学革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线程蜕变”是基本特征之一,既包括思政教育主体、形式、空间等要素的解构,又涵盖思政教育资源、组...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已于悄然之中异变,从“+互联网”的技术依赖状态,全方位转入“互联网+”的教学革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线程蜕变”是基本特征之一,既包括思政教育主体、形式、空间等要素的解构,又涵盖思政教育资源、组织、内容等体系的重组。进一步剖析可知,通过数智化、虚拟化、图式化等技术赋能之后,高校专业教学领域与思政教育场景的边界充分消解,这有助于专业素养与思政价值实现深层融合,换言之,在互联网生态情境中,高校专业与思政两大课程体系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属性“叠加态”,而是化学反应“和谐态”,互联网技术优势成为“教育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学 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 异变 物理属性 图式化 虚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6
作者 董业凯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6-88,共3页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质量...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最后说明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以期培养高质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我国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实践--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
7
作者 李忠晓 曲乐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I0009-I0009,共1页
信息化时代,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创新了交流模式,但是对于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思政”,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则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更好开展,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 信息化时代,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面,创新了交流模式,但是对于高校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思政”,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对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则有利于课程思政的更好开展,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深远和实际的意义。由徐正飞著写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书,秉承有效提高高校思政教育水平和质量,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在分析思政教育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与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的机制与维度体系,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课程思政”视角下我国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有效开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教育 教学 高校课程 互联网背景下 信息化教学 价值观教育 理论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农林院校学生思政教育探究
8
作者 张洋 洪艳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8期43-45,共3页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对我国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以来,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鲜明特色和突出政治优势。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对我国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以来,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农林院校应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化大学生思政教育,强化理论武装,有效利用互联网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互联网 农林院校学生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敏 段国燕 +2 位作者 张卫芬 杨星星 卞鸽 《现代农机》 2024年第3期95-97,共3页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更好地落实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责任。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讨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提取课程思政元素,列举典型课程思政案例,以期为机械类其... 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更好地落实教师立德树人的基础责任。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讨论“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机械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提取课程思政元素,列举典型课程思政案例,以期为机械类其他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混合式教学 机械原理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作物遗传育种技术课程思政育人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新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6-I0007,共2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农业领域,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其中作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水平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性。在作...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农业领域,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其中作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农业教育与农业发展水平相比存在一定滞后性。在作物遗传育种技术课程中,除了传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从而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作物遗传育种技术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思想的成长,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农业人才,为我国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发展水平 知识和技能 家国情怀 想品德 课程资源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改革探索——以《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为例
11
作者 范名宇 王霞 +1 位作者 韩云飞 李红宇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5期173-175,共3页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思政教育与知识点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专业基础课,在于培养学生试验设计与后期数据整理分析的能力。该文通过分析《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思政教育与知识点有机融合,进而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专业基础课,在于培养学生试验设计与后期数据整理分析的能力。该文通过分析《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构建“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培养学农、知农、爱农的农业创新人才。希望为其他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互联网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舞蹈鉴赏”课程思政教学探究——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12
作者 耿亚静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10-I0010,共1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迈入“融合生态”的新场景,即在互联网技术、媒介、平台及资源等加持下,不仅实现了农林类思政元素的扩充与丰富,还能够与跨学科的思政内容相融合,形成“1+1>2”的思政育人效果。例如,...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林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迈入“融合生态”的新场景,即在互联网技术、媒介、平台及资源等加持下,不仅实现了农林类思政元素的扩充与丰富,还能够与跨学科的思政内容相融合,形成“1+1>2”的思政育人效果。例如,基于“互联网+”思维构建的“舞蹈鉴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其本质上是以农林专业教学为载体,促成德育、美育的育人价值充分聚合。从现实维度出发,农林高校教育情境下也具备“舞蹈鉴赏”课程思政教学的可行性,例如在农业历史、农业文化、农业文明等维度的研究中,农业主题及特色的舞蹈艺术不胜枚举,也是丰富农林高校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农林高校 农林类 互联网 舞蹈鉴赏 农林专业 育人价值 教育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研讨会”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7-I0008,共2页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农业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农业科技人才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实效,已成为亟...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农业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农业科技人才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实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平台,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将思政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创新教育方式和路径,已成为推动思政教育改革的关键。因此,互联网时代下农业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在理念、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系统性改革,以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复杂挑战,助力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人才。基于此背景,本文先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基本逻辑,接着阐述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动态、互动和适应性强的教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农业科技人才 互联网时代 农业高校 农林水 信息技术 乡村振兴战略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主导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5
14
作者 袁慧慧 王炜 +6 位作者 张须龙 崔烨 窦云鹏 陈彦 吕喆 刘杰 孙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4-446,450,共4页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贯穿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全过程,但目前研究生课程思政和创新能力培养仍需深度融合。在创新能力培养的科研活动全过程积极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成长和科研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本文以呼吸免疫研究团队研究生培养为例,重点探讨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成长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这将为今后优化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课程 创新能力 研究生培养 高素质专业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遵循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翠香 熊明亮 +1 位作者 韩改玲 王乐 《体育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113,共8页
采用宏观论证与微观聚焦的方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规律逻辑、学科价值逻辑与现实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路径:高校体育学类专业应围绕优化体育学类专业育人目标,培养时代新人;将... 采用宏观论证与微观聚焦的方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体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的规律逻辑、学科价值逻辑与现实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进路径:高校体育学类专业应围绕优化体育学类专业育人目标,培养时代新人;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价值引导;加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发挥主力军作用;构建课程思政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夯实育人成效4个方面全面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教育强国与体育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学类专业 课程建设 逻辑遵循 推进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构建及效能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丽敏 岳秀丽 何燕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60,共13页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 目前,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和实践日益深化,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全场景教学环境构建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文章基于具身德育理论和相关教学场景化研究的基础,深刻剖析大学外语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构建了大学外语课程思政全场景模式,并开展了相关的教学实践探究。在教学场景效能研究方面,研究过程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软件分析数据。为验证调查问卷的有效性,研究对学习者心流体验相关数据、心理唤醒状态进行了相关统计分析,三种方法互为验证,证明全场景教学环境对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同时,文章也分析了该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外语 课程 具身理论 全场景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价值内涵、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付国华 张浩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技术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与更新滞后、教师思政素养不高、学生参与...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技术精神、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当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学资源不足与更新滞后、教师思政素养不高、学生参与度较低、缺乏创新性和特色、机制不健全等困境。未来,职业院校需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课程设计、激活内生动力、提升教师素养、健全评价机制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课程 课程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与课程思政贯通”话语辨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冯建军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58,共8页
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有学者提出了“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这一命题能否成立,是否可行,需要在辨析“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形成大中小学“课程思政”的统一认识。以一体化的理... 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有学者提出了“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这一命题能否成立,是否可行,需要在辨析“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基础上,形成大中小学“课程思政”的统一认识。以一体化的理念建设大中小学课程思政面临诸多难题,说明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实施面临诸多挑战。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最关键的不在于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问题,而在于课程与思政“两张皮”问题。破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实现课程思政的贯通,既包括课程思政内部全要素的横向贯通,也包括大中小学各学段的纵向贯通。课程思政贯通的实质是在大中小学各个学段,打通知识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其他课程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建立全方位、全程和全员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德育 课程 课程贯通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波 丁俊美 +2 位作者 赵三军 杨云娟 黄遵锡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以微生物学课程设定的价值目标为纲、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布卢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坚持系统思维,紧扣课程思政纵向“资源-策略-教法-路径”和横向“乐学-思学-会学-活学”的逻辑主线,构建了以科学精神培养、生态文明观塑造、文化... 本文以微生物学课程设定的价值目标为纲、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布卢姆情感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坚持系统思维,紧扣课程思政纵向“资源-策略-教法-路径”和横向“乐学-思学-会学-活学”的逻辑主线,构建了以科学精神培养、生态文明观塑造、文化自信和法治意识树立及公民品格养成等为具体目标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针对不同类型资源精心开展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具体实施策略、教学方法和路径促进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实现了微生物学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深度融合,从而为理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提供系统性模式和操作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课程 教育目标分类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1,共5页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 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脱节、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割裂、教学方法与思政需求偏离、教学评价难以衡量思政效果的困境。OBE理念与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耦合性,可以从目标体系、设计路径、教学要素、教学流程等方面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重构。OBE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为:强化课堂联动、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能力、完善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理念 应用型本科高校 英语 课程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