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视域下“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与行动进路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志明 郭佳 陈羽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共10页
“互联网+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育大国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在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广... “互联网+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育大国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在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广泛覆盖,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城乡学生获得同等优质的教学等。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过程中,城乡教育均等化又面临着提升乡村学校育人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缩小先赋因素导致的城乡学生发展差距以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以及进一步促进乡村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以实现适合每个人的教育等一系列新任务。为此,应在认识层面实现以“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即将目标从侧重“有教无类”转向追求“因材施教”,将原则从“同等对待”转向“积极差异”,将路径从“供给导向”的教育资源共享转向“需求导向”的学习服务供给。具体而言,需要逐步将“互联网+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建设学校个别化学习空间,开发城乡融合的自适应学习平台,适性配置乡村数字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化导学能力,以此为城乡教育均等化打开更大空间,更好助力教育强国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互联网+教育 城乡教育均等化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海霞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12-I0012,共1页
大学语文学科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人文学科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支撑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由... 大学语文学科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人文学科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支撑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由邓钗著写,九州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一书,系统性阐述了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挑战与路径,对于相关人员深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等教育体系 九州出版 大学语文教学 互联网时代 人文学科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时代下基于产教融合的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3
作者 高凌洁 史春侠 +1 位作者 张少凤 南貌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78,共1页
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涉及了众多的行业,而且其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工业互联网... 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涉及了众多的行业,而且其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相对比较匮乏,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国家也针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了众多的措施,例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希望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升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对于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而言,在工业互联网的环境下,要将产教融合融入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4
作者 李燚 姚星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其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是值得关注的文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5
作者 黄圣斐 欧阳林 +1 位作者 严青 张庚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寻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初次行辅助化疗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健康教...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寻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初次行辅助化疗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营养知信行水平及营养状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营养知信行评分、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身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可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知信行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化疗 营养不良 营养护理 互联网+ 科普教育 健康教育 信息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6
作者 陈丽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需要,是中国教育思想引领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与发展的三个支撑是“互联网+教育”国家战... 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需要,是中国教育思想引领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与发展的三个支撑是“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中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实践、互联网教育专业。“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的政策保障,中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形态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发展的实践土壤,互联网教育专业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的思想策源地。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扎根教育创新实践土壤,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处理好“道”与“术”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知识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学科交叉与教育创新的辩证关系。目前中国互联网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在互联网教育本体论、互联网教育空间观、互联网教育知识观、互联网教育学习观、互联网教育课程观、互联网教育师生观、互联网教育治理观、互联网教育复杂系统观和互联网教育方法论等九个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7
作者 刘姣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96-98,共3页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其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也超出了预期,可见思政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在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教学理...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其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也超出了预期,可见思政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在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教学理念、教育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和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体的策略路径,以期让思政教育在与时俱进中发挥更强的育人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政教育 主体地位 理实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互联网教育服务——评《互联网教育服务:分析、评价与实践》
8
作者 刘宝存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大会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强...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大会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服务模式改革的变革阶段。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是互联网教育最显性的表征。互联网教育服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解决教育问题、促进个性化学习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新型服务模式。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是衡量互联网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推动的教育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适应性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有利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因此,对互联网教育服务效果开展全面评价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个性化学习 数字化转型 教育强国 新型服务模式 教育公平 人工智能 变革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9
作者 董业凯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6-88,共3页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质量...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最后说明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以期培养高质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政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10
作者 范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3-I0013,共1页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问题。书中详细剖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程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实效 思政教育模式 吉林大学出版 教学模式探究 互联网 转型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
11
作者 黄泽炀 司忠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路径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李佳璐著写,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一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底,以“互联网+”背景为导向,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展开了论述,为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带来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思政教育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李佳 融合发展研究 互联网 联动发展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如何调节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12
作者 陈新忠 杨宁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既增益人们的生活,又混淆人们的视听,而教育有助于化害为利。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探讨居民互联网使用、社会公平感与受教育程度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 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既增益人们的生活,又混淆人们的视听,而教育有助于化害为利。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探讨居民互联网使用、社会公平感与受教育程度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居民社会公平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使用互联网比不使用互联网的居民社会公平感更低;城乡居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父辈受教育程度在这一负向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有效弱化了过度使用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的调节作用存在城乡和性别差异,农村居民相较于城市居民更显著,女性居民相较于男性居民更显著;教育的调节作用存在门槛特征,城乡居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父辈受教育程度分别跨越12年和6.5年的临界值后,正向调节效果增强。据此建议政府应做好“守门人”角色,加强互联网监管的同时要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切实提高全民社会公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程度 互联网使用 社会公平感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互联网娱乐使用与青少年自我教育期待的实证研究
13
作者 何晓斌 刘志鹏 王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9,共14页
互联网现已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互联网对青少年当下身心健康和学业状况的影响,但缺少其对青少年长远教育影响的关注。重点探讨互联网娱乐使用与青少年自我教育期待... 互联网现已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互联网对青少年当下身心健康和学业状况的影响,但缺少其对青少年长远教育影响的关注。重点探讨互联网娱乐使用与青少年自我教育期待的关系,并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的结果进行了调节效应分析。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20年个人库与家庭关系库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使用网络玩游戏或看短视频会显著降低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期待,互联网娱乐使用总体上起着削弱青少年教育志向的作用。此外,家庭教养方式对短视频使用的负面效应改善作用不明显,但对网络游戏使用的负面效应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与忽视型教养方式相比,宽容型教养方式有利于抑制网络游戏所带来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游戏 短视频 自我教育期待 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发展--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14
作者 杜环利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12-I0012,共1页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及心理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赵琳撰写的《互联网视域下...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及心理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赵琳撰写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既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深入探析,又有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总结,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该书对笔者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SJSZ0863)的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 赵琳 互联网视域下 卫生类高职院校 学习模式 大学生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思政教育如何融入高校专业教学——评《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政教学理论与实践》
15
作者 官心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已于悄然之中异变,从“+互联网”的技术依赖状态,全方位转入“互联网+”的教学革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线程蜕变”是基本特征之一,既包括思政教育主体、形式、空间等要素的解构,又涵盖思政教育资源、组...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范式已于悄然之中异变,从“+互联网”的技术依赖状态,全方位转入“互联网+”的教学革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多线程蜕变”是基本特征之一,既包括思政教育主体、形式、空间等要素的解构,又涵盖思政教育资源、组织、内容等体系的重组。进一步剖析可知,通过数智化、虚拟化、图式化等技术赋能之后,高校专业教学领域与思政教育场景的边界充分消解,这有助于专业素养与思政价值实现深层融合,换言之,在互联网生态情境中,高校专业与思政两大课程体系的融合,不再是简单的物理属性“叠加态”,而是化学反应“和谐态”,互联网技术优势成为“教育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思政教学 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时代 异变 物理属性 图式化 虚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的干部网络教育培训研究
16
作者 陈成 于佳鹏 +1 位作者 德曲 廖丹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干部网络教育培训是“互联网+”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在梳理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探讨其内在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平台系统建设、加强培训课程管理三个方面对加... 干部网络教育培训是“互联网+”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的新模式。在梳理干部网络教育培训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探讨其内在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平台系统建设、加强培训课程管理三个方面对加强干部网络教育培训提出了对策建议。新时代背景下,干部网络教育培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进教学平台智慧改造升级、优化培训内容并推进数字化管理,切实提高干部网络教育培训效果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干部教育 网络培训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分析
17
作者 涂延文 《福建茶叶》 2025年第4期130-132,共3页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分析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创新项目支持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茶文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文章强调了茶文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校如何整...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通过分析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创新项目支持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实施茶文化创新创业教育的策略。文章强调了茶文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高校如何整合内外部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茶文化 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教育 教学策略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可持续耕作制度课程为例
18
作者 米俊珍 王金金 +5 位作者 赵宝平 李立军 王希全 臧华栋 徐忠山 刘景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基于新农科和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以研究生课程可持续耕作制度为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以“全面审视、合理混合,理实一体、突出创新”为思路,采用课堂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翻转... 基于新农科和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以研究生课程可持续耕作制度为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以“全面审视、合理混合,理实一体、突出创新”为思路,采用课堂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翻转课堂、线上专题讲座、远程实景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集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于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研究生课程 教学模式 可持续耕作制度 互联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莉萍 陆泽怡 邱思瑜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7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结石中心出院的200例确诊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7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结石中心出院的200例确诊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结石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信念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泌尿结石患者的健康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降低结石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度模型 互联网+ 健康教育 泌尿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以“全国高等农林水院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研讨会”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7-I0008,共2页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农业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农业科技人才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实效,已成为亟...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思维模式的深刻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农业高校作为培养国家农业科技人才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阵地,如何在思政教育中融入互联网技术、提升教育实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互联网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平台,如何利用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将思政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创新教育方式和路径,已成为推动思政教育改革的关键。因此,互联网时代下农业高校的思政教育必须在理念、内容和方法上进行系统性改革,以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复杂挑战,助力培养具有时代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农业科技人才。基于此背景,本文先介绍了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改革的基本逻辑,接着阐述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困境,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动态、互动和适应性强的教育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农业科技人才 互联网时代 农业高校 农林水 信息技术 乡村振兴战略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