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互联网+”时代下基于产教融合的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
1
作者 高凌洁 史春侠 +1 位作者 张少凤 南貌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8-178,共1页
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涉及了众多的行业,而且其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工业互联网... 随着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迅猛,涉及了众多的行业,而且其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速度较快,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当中,所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还相对比较匮乏,无法满足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需要。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国家也针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采取了众多的措施,例如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希望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升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对于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而言,在工业互联网的环境下,要将产教融合融入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产教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
2
作者 范芹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3-I0013,共1页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 深入探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对提高思政课程的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秦旻等编著,吉林大学出版社于2023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发展问题。书中详细剖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程 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实效 思政教育模式 吉林大学出版社 教学模式探究 互联网 转型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变革发展--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3
作者 杜环利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12-I0012,共1页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及心理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赵琳撰写的《互联网视域下...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学习模式及心理状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赵琳撰写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既有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深入探析,又有实践、操作等方面的总结,有助于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该书对笔者在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SJSZ0863)的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技术 赵琳 互联网视域下 卫生类高职院校 学习模式 大学生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视域下“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与行动进路 被引量:2
4
作者 闫志明 郭佳 陈羽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2,共10页
“互联网+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育大国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在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广... “互联网+教育”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育大国建设过程中,“互联网+教育”在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包括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互联网教育平台建设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广泛覆盖,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教学模式让城乡学生获得同等优质的教学等。在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过程中,城乡教育均等化又面临着提升乡村学校育人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缩小先赋因素导致的城乡学生发展差距以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以及进一步促进乡村学生个性潜能充分发展以实现适合每个人的教育等一系列新任务。为此,应在认识层面实现以“互联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的逻辑转向,即将目标从侧重“有教无类”转向追求“因材施教”,将原则从“同等对待”转向“积极差异”,将路径从“供给导向”的教育资源共享转向“需求导向”的学习服务供给。具体而言,需要逐步将“互联网+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建设学校个别化学习空间,开发城乡融合的自适应学习平台,适性配置乡村数字教育资源,提升乡村教师的数字化导学能力,以此为城乡教育均等化打开更大空间,更好助力教育强国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互联网+教育” 城乡教育均等化 教育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基于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蒋石梅 石佳钰 曹辉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6-117,共12页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 产业互联网平台是整合行业资源、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载体。以纺织产业互联网平台致景科技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发展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基于“因素—过程—结果”逻辑,从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视角探究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机制。研究发现:(1)内部“管理者知识经验、管理者认知、企业资源能力”和外部“市场需求、区位优势、市场竞争、技术变革、政策支持”是重要影响因素;(2)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协同共演为过程机制,动态能力通过提升企业对内外部机会的敏锐程度和对内外部资源的统筹程度驱动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会驱动动态能力升级;(3)动态能力经历了认知维度“机会感知能力、机会探索能力、机会开发能力”和行为维度“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重构能力”的升级,商业模式创新经历了“效率型、新颖型、锁定型”的演化;(4)“平台构建、垂直延伸、纵横向扩张”为结果路径。研究结论有助于拓展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研究情境,丰富产业互联网平台演化研究,为其它企业构建与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平台 动态能力 商业模式创新 案例研究 致景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互联网教育服务——评《互联网教育服务:分析、评价与实践》
6
作者 刘宝存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大会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强...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了大会报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也明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数字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教育服务模式改革的变革阶段。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是互联网教育最显性的表征。互联网教育服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如云计算、学习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解决教育问题、促进个性化学习进而实现教育公平的新型服务模式。客观、全面的评价体系是衡量互联网教育服务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开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保障。“互联网+”推动的教育发展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资源供给与适应性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有利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因此,对互联网教育服务效果开展全面评价显得尤为迫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个性化学习 数字化转型 教育强国 新型服务模式 教育公平 人工智能 变革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评《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海霞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12-I0012,共1页
大学语文学科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人文学科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支撑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由... 大学语文学科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人文学科之一,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支撑专业知识学习以及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由邓钗著写,九州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教学策略创新研究》一书,系统性阐述了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挑战与路径,对于相关人员深入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对大学语文教育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了宝贵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文化传承与创新 高等教育体系 九州出版社 大学语文教学 互联网时代 人文学科 创新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研究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可持续耕作制度课程为例
8
作者 米俊珍 王金金 +5 位作者 赵宝平 李立军 王希全 臧华栋 徐忠山 刘景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基于新农科和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以研究生课程可持续耕作制度为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以“全面审视、合理混合,理实一体、突出创新”为思路,采用课堂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翻转... 基于新农科和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以研究生课程可持续耕作制度为例,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中授课方式单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以“全面审视、合理混合,理实一体、突出创新”为思路,采用课堂专题讲座、研讨式教学、翻转课堂、线上专题讲座、远程实景教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集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于一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研究生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研究生课程 教学模式 可持续耕作制度 互联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9
作者 李燚 姚星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其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是值得关注的文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10
作者 黄圣斐 欧阳林 +1 位作者 严青 张庚华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寻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初次行辅助化疗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健康教...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寻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初次行辅助化疗的胃癌或结直肠癌患者按照病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的营养知信行水平及营养状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营养知信行评分、患者主观整体评估、身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营养科普教育可提高消化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知信行水平,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化疗 营养不良 营养护理 互联网+ 科普教育 健康教育 信息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如何实现商业模式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视角的纵向案例研究
11
作者 张培 王佳奇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2-446,共15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领域的赋能型平台,对接入平台的制造业企业怎样赋能以及赋能作用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等问题,还缺乏深层次的探讨。通过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一家印刷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工业领域的赋能型平台,对接入平台的制造业企业怎样赋能以及赋能作用如何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等问题,还缺乏深层次的探讨。通过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一家印刷制造业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工业互联网平台对接入平台开展持续数字化转型的制造业企业具有业务层技术赋能和员工层授权赋能的跨层次交互影响的赋能作用,技术赋能层面从工具连接赋能到深度应用赋能、再到功能拓展赋能,其赋能深度不断增加,授权赋能层面从结构赋能拓展到心理赋能,由此引发其业务活动变革和员工工作行为重塑。(2)工业互联网平台跨层赋能作用下,制造业企业从业务数字化到流程数字化再到新场景塑造,其商业模式的业务、主体和价值维度相应发生变化,呈现从新颖型到效率型、再到新颖型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赋能 制造业企业 商业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研究
12
作者 陈丽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5,共9页
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需要,是中国教育思想引领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与发展的三个支撑是“互联网+教育”国家战... 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构建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需要,是中国教育思想引领世界数字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与发展的三个支撑是“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中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实践、互联网教育专业。“互联网+教育”国家战略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诞生的政策保障,中国互联网教育创新形态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发展的实践土壤,互联网教育专业是中国互联网教育学的思想策源地。构建中国互联网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扎根教育创新实践土壤,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处理好“道”与“术”的辩证关系,处理好中国特色与普遍知识的辩证关系,处理好学科交叉与教育创新的辩证关系。目前中国互联网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在互联网教育本体论、互联网教育空间观、互联网教育知识观、互联网教育学习观、互联网教育课程观、互联网教育师生观、互联网教育治理观、互联网教育复杂系统观和互联网教育方法论等九个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教育 自主知识体系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研究
13
作者 刘姣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96-98,共3页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其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也超出了预期,可见思政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在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教学理... 当前互联网的普及发展以及其与高等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更加深入,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也超出了预期,可见思政教育进入了新时代。在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当前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过程中教学理念、教育资源以及师资力量和配套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具体的策略路径,以期让思政教育在与时俱进中发挥更强的育人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政教育 主体地位 理实一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莉萍 陆泽怡 邱思瑜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7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结石中心出院的200例确诊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在泌尿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7月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结石中心出院的200例确诊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信念得分、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及结石复发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健康信念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四维度创新模型的“互联网+”健康教育模式,能够提高泌尿结石患者的健康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并降低结石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度模型 互联网+ 健康教育 泌尿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专科医院“互联网+知名专家团队”门诊模式探索
15
作者 欧阳超珩 高畅 +2 位作者 陈路佳 董雅倩 孙鑫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3-75,共3页
肿瘤患者因其疾病特殊性和就医习惯,需定期预约经治专家复诊并监测疾病进展,因此易出现知名专家线下门诊资源挤兑现象。互联网诊疗的兴起实现了患者的合理分流,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建立“互联网... 肿瘤患者因其疾病特殊性和就医习惯,需定期预约经治专家复诊并监测疾病进展,因此易出现知名专家线下门诊资源挤兑现象。互联网诊疗的兴起实现了患者的合理分流,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通过建立“互联网+知名专家团队”门诊模式,整合两者优势,释放线下空间,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互联网+知名专家团队”门诊模式的建设思路、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门诊体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诊疗 知名专家团队 门诊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微短剧业态新观察:内容特色、商业模式与主流入局
16
作者 刘怡辰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99,共6页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市场观察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互联网微短剧的内容生产、传播模式、商业模式及主流媒体入局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揭示互联网微短剧的新业态特征,探讨其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转型,以及主流媒体入局对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影...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市场观察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对互联网微短剧的内容生产、传播模式、商业模式及主流媒体入局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揭示互联网微短剧的新业态特征,探讨其商业模式的创新与转型,以及主流媒体入局对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微短剧已成为网络视听领域的热门话题,其商业模式日益多样化,包括平台分账、广告变现及内容付费等;主流媒体的入局不仅提升了微短剧的市场地位,还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在未来微短剧市场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对互联网微短剧的认识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微短剧 内容生产 传播模式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下思政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17
作者 董业凯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6-88,共3页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质量...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已成必然,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推动社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可行性,最后说明了“互联网+”背景下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以期培养高质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思政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
18
作者 黄泽炀 司忠业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I0011-I0011,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目标、内容、方法、功能等方面相辅相成,可在发展过程中实现相互助力、联动发展。对此,立足信息化社会背景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价值、路径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李佳璐著写,文化发展出版社出版的《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一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基底,以“互联网+”背景为导向,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展开了论述,为信息化赋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管理融合发展研究带来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思政教育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 李佳 融合发展研究 互联网 联动发展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如何调节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19
作者 陈新忠 杨宁欣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61,共11页
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既增益人们的生活,又混淆人们的视听,而教育有助于化害为利。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探讨居民互联网使用、社会公平感与受教育程度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 互联网像一把双刃剑,既增益人们的生活,又混淆人们的视听,而教育有助于化害为利。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运用调节效应与门槛效应模型,探讨居民互联网使用、社会公平感与受教育程度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城乡居民社会公平感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使用互联网比不使用互联网的居民社会公平感更低;城乡居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父辈受教育程度在这一负向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有效弱化了过度使用互联网带来的不利影响;教育的调节作用存在城乡和性别差异,农村居民相较于城市居民更显著,女性居民相较于男性居民更显著;教育的调节作用存在门槛特征,城乡居民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父辈受教育程度分别跨越12年和6.5年的临界值后,正向调节效果增强。据此建议政府应做好“守门人”角色,加强互联网监管的同时要加大教育人力资本投入,切实提高全民社会公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程度 互联网使用 社会公平感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互联网娱乐使用与青少年自我教育期待的实证研究
20
作者 何晓斌 刘志鹏 王畅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9,共14页
互联网现已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互联网对青少年当下身心健康和学业状况的影响,但缺少其对青少年长远教育影响的关注。重点探讨互联网娱乐使用与青少年自我教育期待... 互联网现已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互联网对青少年当下身心健康和学业状况的影响,但缺少其对青少年长远教育影响的关注。重点探讨互联网娱乐使用与青少年自我教育期待的关系,并对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的结果进行了调节效应分析。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20年个人库与家庭关系库的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使用网络玩游戏或看短视频会显著降低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期待,互联网娱乐使用总体上起着削弱青少年教育志向的作用。此外,家庭教养方式对短视频使用的负面效应改善作用不明显,但对网络游戏使用的负面效应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与忽视型教养方式相比,宽容型教养方式有利于抑制网络游戏所带来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游戏 短视频 自我教育期待 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