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能否提升城市韧性?——基于营商环境与创新的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敏 肖霞 +1 位作者 杨彩婷 梁峻宇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45,196,197,共22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通过技术赋能政府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003—2019年302个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首次评估该平台对城市韧性的影响...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是通过技术赋能政府公共服务以提升城市韧性治理的重要方式。论文基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003—2019年302个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和双重差分方法,首次评估该平台对城市韧性的影响,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异质性。研究发现:(1)“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显著提升了城市韧性,结果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剔除特殊区域样本以及排除其他政策干扰检验后依然成立。对各类韧性分项的回归显示,该平台对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基础设施和生态韧性无显著影响。(2)机制分析表明,该平台通过提升城市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来增强城市韧性。(3)异质性分析显示,该平台对人口规模大、地处东部地区及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城市的韧性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本研究对指导“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城市韧性治理实践,提高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城市韧性 准自然试验 营商环境 城市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五个论域的冲突与平衡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瑜 孙宇 罗玮琳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2017年第5期54-59,共6页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公民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的诉求,"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解决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路径之一。实践中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必须妥善处理五个论域的冲突与平...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公共行政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公民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政府公共服务的诉求,"互联网+政务服务"已经成为解决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的路径之一。实践中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必须妥善处理五个论域的冲突与平衡,即:是行政工具升级还是行政改革创新;是政务协同还是合作治理;政府数据开放与个人数据保护的平衡;行政效率与政务安全的平衡;政府的积极性高与公民参与度低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行政改革创新 合作治理 数据开放 政务安全 公民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边疆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邓崧 李鹏丽 李楠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98,共9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从部分区域到全国覆盖是一个逐渐适应调整的过程,基于政务价值追求与地区差异考量,重点关注边疆“起步”地区如何发力。立足具有特殊地缘格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云南省,透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 “互联网+政务服务”从部分区域到全国覆盖是一个逐渐适应调整的过程,基于政务价值追求与地区差异考量,重点关注边疆“起步”地区如何发力。立足具有特殊地缘格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云南省,透过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与领先地区案例的对比描述,构建“制约五要素”解释模型,深层发掘边疆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制约因素表现在技术、管理、意识、人才、模式层面。研究表明:大数据时代“制约五要素”解释模型对具特殊地缘结构、复杂政治环境的边疆地区“互联网+政务服务”特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遵循先进经验借鉴与本土化特点相融合的思路,提出优化大数据下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在边疆地区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有效运用需树立政务资源意识,围绕技术基础、机制优化、主体引导、安全建设和价值追求开展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互联网+政务服务” 比较 优化 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的缘起、内涵及应用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祺 彭恋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2-109,共8页
"互联网+政务"的出现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它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倒逼"政府治理变革的产物,并在政务服务中植入互联网基因。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政务"的发展演变、内涵特征、实践应用,并描绘其未来图景... "互联网+政务"的出现有着鲜明的时代背景,它是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倒逼"政府治理变革的产物,并在政务服务中植入互联网基因。本文通过梳理"互联网+政务"的发展演变、内涵特征、实践应用,并描绘其未来图景,以便更好理解把握"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变革的现实内容与目标指向。"互联网+政务"包括政务管理和政务服务两个方面,具有移动化、智能化、云端化、集约化、数据化等基本特征。当前,我国高层统筹规划和地方先行先试同步进行,政策试验与创新扩散紧密结合,助推了"互联网+政务"的快速发展。未来,"互联网+"将在政务体系重塑、智慧政府构建、增强用户体验等方面持续推动政务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 政府治理 政务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法治化的价值平衡与规范进路--以营商环境建设为视角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可翔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1-65,共5页
法治是营商环境建设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共同需求。基于营商环境建设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互动关系,营商环境建设提高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法治要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面临的治理合法性质疑、有效规范难... 法治是营商环境建设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共同需求。基于营商环境建设与“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互动关系,营商环境建设提高了“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法治要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面临的治理合法性质疑、有效规范难题以及触发的法律体系扩容问题等,桎梏了政务信息化和营商环境建设的进程。应通过填补对治理主体与行为的规制缺位、平衡有限与有为的价值博弈、推动软法与硬法的衔接适用等路径,保障治理合法性、提升规范有效性和促进法律规范体系融贯性,发挥法治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建设 治理 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然性、存在问题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2
6
作者 闫建 高华丽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5,共9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改革和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作为联系“互联网+政务服务”顶层设计与落实工作的桥梁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应然性表现为:以人为本与协同创新的理念导向,体制...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政府改革和现代化治理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作为联系“互联网+政务服务”顶层设计与落实工作的桥梁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价值。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的应然性表现为:以人为本与协同创新的理念导向,体制完善与流程再造的主要内容,服务升级与体验优化的成果评价。当前,地方政府推动在线政务服务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数据基础层面存在数字孤岛困境,平台应用层面存在管理低效问题,信息决策层面支撑力度不足,整体建设过程协同创新动力缺失。为此,可通过以下四个策略推动地方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促进共建共享的数据互通,强化平台应用的规范管理,提升信息支撑决策的应用深度,促进治理视角下的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互联网+政务服务” “放管服”改革 数据互通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互联网+政务服务” 被引量:15
7
作者 郭俊华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97-103,共7页
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安全可信、智能合约等技术优势,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政府数据公开与信息共享、身份验证、电子证照和电子票据管理、政民互动、信用体系构建、数据安全... 区块链凭借其分布式存储、去中心化、安全可信、智能合约等技术优势,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政府数据公开与信息共享、身份验证、电子证照和电子票据管理、政民互动、信用体系构建、数据安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迄今为止,政府部门对区块链的应用尚属起步阶段,存在技术发展不成熟、对技术盲目自信、成本控制不足、监管缺失等问题。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需通过加强应用研究、制度规范、人才建设等措施,更好地发挥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赋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互联网+政务服务” 技术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公开如何用好“互联网+” 被引量:1
8
作者 曹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70-71,共2页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塑造政府公信力、展现政府自信的重要措施。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条件下政务公开路径与方式创新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务公开,推动...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我国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塑造政府公信力、展现政府自信的重要措施。针对"互联网+政务服务"条件下政务公开路径与方式创新进行探讨,有助于提升政府形象,促进政务公开,推动政务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放管服” 改革 政务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整体性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基于广州市海珠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薇 唐晓阳 +1 位作者 陈家刚 代凯 《党政研究》 2016年第6期108-115,共8页
面对日益凸显的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推进地方政府整体性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广州市海珠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型社会治理和政府公共服务... 面对日益凸显的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碎片化问题,"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推进地方政府整体性治理与公共服务创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广州市海珠区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型社会治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高效便捷、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了立体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地方政府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要正确把握互联网技术与政务服务的手段—目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制度建设和部门协作,善用大数据,推动政府管理与服务方式变革,进而实现整体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整体性治理 社会治理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基于30个省级政府样本的定性比较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王法硕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3-179,共7页
我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运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政府资源与支持、社会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三个层面选取六个解释变量对我国省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因... 我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但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运用定性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政府资源与支持、社会需求及地区经济发展三个层面选取六个解释变量对我国省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受到多元复杂因素影响,电子政务基础与领导重视是其中较为关键的因素,实现较高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有三种条件组合。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资源不同的地区,政府要采取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路径和措施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 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获得感:理论内涵与测量维度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燕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45,共13页
在全面实施“获得感”提升战略的背景下,“公民获得感”已成为检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但迄今尚缺乏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获得感理论内涵与测量维度的学术探讨。扎根理论分析表明:“互联网+政务服务”获得... 在全面实施“获得感”提升战略的背景下,“公民获得感”已成为检验“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成效的“试金石”,但迄今尚缺乏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获得感理论内涵与测量维度的学术探讨。扎根理论分析表明:“互联网+政务服务”获得感与公民的电子政务使用行为密切相关;公众期待与实际获益是“互联网+政务服务”获得感的构成要素;个体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获得感的评价受到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双重思维的影响;“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获得感基于比较而产生,特别注重实际获益的“帕累托改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公民获得感呈现出边际递减效应和强制使用导致的抵消效应两个动态特征。公众通常从服务质量、系统质量、信息质量、可得性、实效性、办事成本、公平性等七个维度来评估自己关于“互联网+政务服务”获得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 扎根理论 获得感 测量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政务”背景下“屏幕官僚”组织认同建设
12
作者 杨园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1-124,共4页
作为“互联网+政务”的主体执行者,“屏幕官僚”的作用与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屏幕官僚”代表着公共利益,但很有可能由于利益诱惑、不良心理造成公共服务偏失,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构建“屏幕官僚”行政组织认同成为保障“互联网+政... 作为“互联网+政务”的主体执行者,“屏幕官僚”的作用与价值显得尤为重要。“屏幕官僚”代表着公共利益,但很有可能由于利益诱惑、不良心理造成公共服务偏失,产生严重不良影响。因此,构建“屏幕官僚”行政组织认同成为保障“互联网+政务”效果的重要内容。行政部门应促进“屏幕官僚”公共价值追求的形成,通过利益、声望吸引和制度规范实现虚拟与现实之间的统一,完善物质与精神激励机制,建设良好的行政组织文化,培育“屏幕官僚”政务思维,将外部性制度转变为“屏幕官僚”的内部认同,真正实现“互联网+政务”更好造福人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 “屏幕官僚” 组织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政务能否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被引量:10
13
作者 廖雪婷 白俊红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5,92,共17页
以企业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将2016年公布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连续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政务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政策提升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 以企业资源配置为切入点,将2016年公布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连续双重差分法考察数字政务对企业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政策提升了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具有“东弱西强”不均衡特征,还受到政府政策注意力分配的影响,即地方政府面临的压力越小、“年轻”官员任期越长,地方政府越重视数字政务建设,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作用越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务主要通过成本节约效应、缓解融资约束及创新激励等渠道实现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从数字政务细分维度来看,公众参与显著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在线服务和信息公开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未来,应进一步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将数字化建设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标准中,从根本上保障数字政务的实施顺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务 资源配置效率 “互联网+政务服务”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从不平衡低水平向一体化智慧政务发展——以36座典型城市为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杨书文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5,共10页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迅速,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全国36座典型城市电子政务实践证明,我国电子政务已经取得的成绩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迅速、政务服...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迅速,电子政务已成为提升公共服务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和引擎。全国36座典型城市电子政务实践证明,我国电子政务已经取得的成绩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发展迅速、政务服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与此同时,也存在政务服务软硬件供给水平有差距、社会公众深度参与不足、电子政务向智慧政务转型面临挑战等方面的问题。应通过以下三个策略优化电子政务发展,从而持续提升我国政务服务水平:统筹推进,打造一体化智慧政务发展新格局;优化管理,持续提升政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完善服务,提升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服务 电子政务 “互联网+政务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服务流程优化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郭渐强 徐屹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6,共6页
公共服务流程优化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目前,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背景下,政务服务中心流程的优化更为必要与紧迫。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公共服务流程优化是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目前,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背景下,政务服务中心流程的优化更为必要与紧迫。长沙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其公共服务流程优化工作在全国同级地市政府中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但仍存在一些具有普遍性的不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中心公共服务流程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政务服务” 政务服务中心 公共服务流程优化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官微运营勿重“形”而忽“实”
16
作者 王丛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62-63,共2页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政府官微对民众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一些政府官微存在着运营不用心,出现“僵尸官微”“累赘官微”等只重视“形式”却忽略官微服务民众这个“实质”的问题。为此,必须正视问题主动出击,以切实的行动服...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政府官微对民众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一些政府官微存在着运营不用心,出现“僵尸官微”“累赘官微”等只重视“形式”却忽略官微服务民众这个“实质”的问题。为此,必须正视问题主动出击,以切实的行动服务民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官微 “互联网+政务服务” 民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