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9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互联网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全 周柯 +1 位作者 金庆忍 帅智康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61,共20页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 卫星互联网是通过卫星规模化组网,以航天、通信、网络、数据等技术为支撑的全球全域全时新型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传统卫星网络相比,具有广覆盖、低时延、高带宽、低成本等优势。通过剖析新型电力系统在广域覆盖、抗毁顽存、垂直应用等信息化能力建设方面的挑战,凝练高中低轨协同的卫星互联网内涵定义与能力特征,提出卫星互联网在电力规划、态势感知、巡视检修、防灾应急等业务领域赋能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践路径。提出基于零信任的星地融合网络信息安全体系,为建设、运行及发展空天地全面一体、通导遥深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基础参考,进一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互联网 型电力系统 空天地一体 通导遥融合 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 被引量:170
2
作者 曾鸣 杨雍琦 +3 位作者 李源非 曾博 程俊 白学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81-691,共11页
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目标,而能源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革命目标的关键手段。该文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革命、尤其是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其次提出... 促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目标,而能源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革命目标的关键手段。该文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对能源革命、尤其是促进新能源电力系统建设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兼容性,其次提出了能源互联网背景下考虑新能源电力系统各环节协调优化的运营模式,最后研究了将能源互联网与新能源电力系统相整合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电力系统 能源互联网 协调优化 运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红 《南方农机》 2025年第8期138-141,共4页
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新能源汽车发展备受关注,但电动汽车推广面临热管理难题。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热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热泵技术在空调调节、动力电池温控、动力系统冷却及余热利用... 当前,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问题凸显,新能源汽车发展备受关注,但电动汽车推广面临热管理难题。基于此,文章探讨了热泵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热泵技术在空调调节、动力电池温控、动力系统冷却及余热利用四个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热泵技术的应用显著提升了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性能,改善了车厢升温速率和系统COP值,实现了电池温度的精确控制,在高功率输出时有效降低了电机温度,并提升了系统整体能效,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技术 能源汽车 集成热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路径探索》
4
作者 郑晴晴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I0009-I0010,共2页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接触和使用已经成为常态。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他们的需求。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学生...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接触和使用已经成为常态。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群体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他们的需求。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堂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学生参与度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参与度 媒体技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课堂效果 移动设备 大学生群体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调节效应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寅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16,共17页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促进制造业转...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在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压力与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和覆盖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对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中,中小微企业数量众多,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都具有积极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运营离不开互联网相关设施与技术的支持。换言之,互联网建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本文以2013—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在采用熵值法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互联网对该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数字普惠金融显著地促进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互联网对该影响也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但是不同地区之间数字普惠金融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这与我国不同地区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和互联网建设水平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制造业发展与数字普惠金融和互联网之间的融合程度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 互联网 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生态系统中新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与去除技术研究
6
作者 陆卞和 王沛芳 +4 位作者 钱进 朱宁远 汪宜敏 甄若希 周钢 《水资源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4-254,共11页
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农药、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微塑料、全氟化合物等典型新污染物在农田生态系统的来源分布特征、迁移转化机制、生态环境风险和主要去除方法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农田灌排水条件变化对新污染物输移的影响效应;提... 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农药、抗生素及抗性基因、微塑料、全氟化合物等典型新污染物在农田生态系统的来源分布特征、迁移转化机制、生态环境风险和主要去除方法等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农田灌排水条件变化对新污染物输移的影响效应;提出未来应加强农田生态系统中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的观测,精准把握典型新污染物来源、种类及其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和含量水平,特别是在作物不同生长期及随农田灌排水系统输移转化和生物累积效应;进一步理解其在水-土-作物系统的富集转化过程与生态风险,建立结合农田沟渠灌排工程的新污染物去除的适用性方法技术体系,为我国农田新污染物防控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与高质量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 农田生态系统 迁移转化 生态效应 灌排系统 去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技术系统视角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组态研究——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7
作者 张瑾 吴媛 李金铠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7-107,共11页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具有关键作用。为系统探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理论框架,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样本,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不同时空... 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能源转型具有关键作用。为系统探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变规律,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视角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级理论框架,以中国内地30个省份为样本,结合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寻不同时空条件下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差异与影响因素组态。结果表明:①政府扶持并非“特效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差异;②“十二五”至“十三五”时期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经历从“环境引领-利基响应”到“利基主导-体制变化”的驱动路径转换,现阶段应加大微观利基层驱动力培育;③资源禀赋与用电需求在不同时期均发挥重要驱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技术系统 能源产业发展 影响因素组态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何以赋能与以何赋能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锋 范静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100,共12页
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能。本文融合TOE理论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环境资源是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 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动能。本文融合TOE理论框架与资源编排理论,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分析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发现:技术资源、组织资源、环境资源是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转化的基点;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通过资源整合能力、延伸能力、重构能力持续性递进;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推进了新质劳动资料、新质劳动对象与新质劳动者的形成。其中,新质劳动资料表现为关键性的技术创新,新质劳动对象表现为数据加成下生产对象的时空域扩展,新质劳动者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性、创造性。本文揭露了互联网平台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的路径,旨在为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涌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生产力 互联网平台 数字经济 数实融合 数字技术 技术 数据要素 资源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信息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 被引量:48
9
作者 张勇军 陈泽兴 +2 位作者 蔡泽祥 李立浧 宋伟伟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6,共8页
"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能源行业,并推动智能电网与能源网深度融合。从多耦合能量流的随机动态特性、广域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量-信息流的互作用特性3个方面分析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所构建的新... "互联网+"技术正逐渐渗透能源行业,并推动智能电网与能源网深度融合。从多耦合能量流的随机动态特性、广域互联网信息资源的整合能力、能量-信息流的互作用特性3个方面分析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背景下,能源互联网所构建的新一代信息能源系统(CES)的形态特征;并以CES建模、系统分析方法、控制方法 3个核心技术为对象,概述CES在智能电网中的发展概况,进而提出相关核心技术在新一代CES中的发展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能源系统 能源互联网 互联网+ 技术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与能源系统的融合形态与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勇军 李立浧 +5 位作者 陈泽兴 徐敏 刘平 蔡泽祥 韩永霞 许爱东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9-85,共7页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推进能源系统与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构建多种能源优化互补、供需互动开放共享的能源系统和生态体系,是能源系统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阐述了互联网与能源系统融合的驱动力,探究了互联...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推进能源系统与信息网络的深度融合,构建多种能源优化互补、供需互动开放共享的能源系统和生态体系,是能源系统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背景,阐述了互联网与能源系统融合的驱动力,探究了互联网与能源系统融合的基本形态,提出了互联网与能源系统融合的分阶段发展形态,即智能化、透明化、智慧化;最后,提出了互联网与能源系统融合的相关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技术 能源系统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特征与形成机理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伟 周青 郑登攀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15,共6页
通过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发现,"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机构创新者和个体创新者组成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生态化创新组织体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资源配置;正式合作组织与网络社群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根植于... 通过理论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发现,"互联网+"创新生态系统是由机构创新者和个体创新者组成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生态化创新组织体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基于互联网的知识资源配置;正式合作组织与网络社群相结合的组织模式;根植于互联网思维的创新方法论。在技术社会系统理论的视角下,上述特征是互联网的技术属性和制度属性共同作用的结果。互联网的技术属性提升了信息处理效率,促进了创新主体的互联网化转型;互联网的制度属性表现为使用信息技术的惯例和偏好,使互联网化的创新主体整合为生态化组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生态系统 网络社群 互联网思维 社会技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新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与思考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坤颖 王娩娩 张家年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6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一种社会"操作系统",并且与具有创新性、颠覆性特征的新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有的研究缺乏系统地、全面地理解"互联网+"新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通过介绍技术与...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一种社会"操作系统",并且与具有创新性、颠覆性特征的新技术对远程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有的研究缺乏系统地、全面地理解"互联网+"新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通过介绍技术与教育发展史,分析了互联网与远程教育的关系演进过程,以及新技术与远程教育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特性以及对远程教育的影响。在分析当下远程教育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及原因后,从远程教育理论构建和实践创新,来探讨远程教育的发展新阶段、互联网思维的融入、远程教育理论的重构、新技术的融入、泛在学习环境的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的创设等内容,以期对当下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完善和发展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技术特性 互联网思维 学习绩效 远程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新一代电力系统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115
13
作者 吴克河 王继业 +1 位作者 李为 朱亚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66-979,共14页
电能是所有一次能源可以转化的二次能源,电网是各种能源转换、互联、传输、交互的最佳实现模式。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传统电网的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电源侧和负荷侧双向随机变动的运行需求。研究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系统运... 电能是所有一次能源可以转化的二次能源,电网是各种能源转换、互联、传输、交互的最佳实现模式。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传统电网的运行模式已不能适应电源侧和负荷侧双向随机变动的运行需求。研究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系统运行新模式是构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迫切需求。该文对能源互联网及其他能源系统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传统电力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了传统电力系统各发展阶段的运行模式及特点,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模式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基于电力市场主导的发电、输电、用电实时平衡的电力系统动态模型;进而提出了通过构建电力三次系统,即由电力信息二元网络,实现对电网的广域测量、动态感知和协调控制,为能源互联网的市场化运作、智能化调控、经济化运行提供平台支撑;最后展望了基于数据驱动技术和混成控制技术的新一代电力系统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电力三次系统 电力系统运行模式 电力信息二元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 被引量:486
14
作者 王竹立 李小玉 林津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5年第4期14-21,共8页
以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质的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以智能手机为标志... 以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学校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质的变化这一基本事实。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正对课堂教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教育将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课堂模式,将成为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智能手机在教育、教学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关联主义和新建构主义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主要指导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手机 互联网+ 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 创客教育 翻转课堂 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11
15
作者 覃剑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5,共7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孕育演进背景下,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国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整体水平不高、行业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孕育演进背景下,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国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整体水平不高、行业不均衡、区域不均衡、意识能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等制约因素。面向未来,必须坚持精准化、协调化、融合化、开放化、长效化五个方向,根据制造业企业类型实施差异化转型升级路径,打造"平台+企业"协调发展的生态体系,促进官、产、学、研、企资源整合创新,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融合,增强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动力变革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应用 制造业 转型升级 动力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 被引量:24
16
作者 刘中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5-98,共4页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变迁 媒介产业 互联网 技术 国外学者 大众传媒 社会关系 麦克卢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互联网演进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勃兴:2008~2011年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鸿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12,共7页
以2008-2011年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产业资源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市场需求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综... 以2008-2011年移动互联网及其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信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产业资源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市场需求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灰色关联模型、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综合灰色关联模型,并对上述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终端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软件层与应用层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用户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导;市场需求(总量)、产业资源、经济增长、产业融合、产业规模、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结构)由强到弱依次对移动互联网发展产生关联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一代信息技术 战略性兴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互联网+教育创新系统工程 被引量:6
18
作者 桑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1,共3页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贯彻“互联网+”战略,创造教育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这是当前教育...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战略,旨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贯彻“互联网+”战略,创造教育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这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建设 系统工程 互联网 《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生态 可持续发展 传统行业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蔚 《南方农机》 2020年第4期93-93,共1页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互联网技术开始朝着人们的生活普及,对一些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教育衍生了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例如翻转课堂,其主要是采用视频再造教育的理念以及人性化教学理论开展教学。文章就“互联网+...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互联网技术开始朝着人们的生活普及,对一些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教育衍生了一些新的教育方式,例如翻转课堂,其主要是采用视频再造教育的理念以及人性化教学理论开展教学。文章就“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展开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高职能源汽车技术课程 翻转课堂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展互联网思维——让技术产生实效,迎接“新会展”时代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强德 《中国畜牧业》 2018年第6期81-82,共2页
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未来五大新趋势: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称未来这五个新的发展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世界及未来的所有人。其中,就第一个新——新零售,他认为:今天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了,纯电商的时代很... 马云在杭州云栖大会上提出未来五大新趋势: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和新能源,称未来这五个新的发展将会深刻地影响到中国、世界及未来的所有人。其中,就第一个新——新零售,他认为:今天电子商务发展起来了,纯电商的时代很快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种说法,只有“新零售”这种说法,也就是说线下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上去,线上的企业必须走到线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互联网 会展 电子商务 零售 能源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