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视域下互联网媒介促进酸枣农产品“三产融合”新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敏 韩宝银 +2 位作者 杨宇欣 吴永祝 张连云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1期125-128,133,共5页
该项目旨在利用皂苷提取技术,开发以酸枣为基础提取皂苷的睡眠产品,挖掘酸枣的潜在价值,推动酸枣产业的潜在发展,同时结合睡眠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扩大兴义市酸枣村酸枣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为酸枣产品的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 该项目旨在利用皂苷提取技术,开发以酸枣为基础提取皂苷的睡眠产品,挖掘酸枣的潜在价值,推动酸枣产业的潜在发展,同时结合睡眠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扩大兴义市酸枣村酸枣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为酸枣产品的市场开拓奠定良好的基础,助力贵州酸枣产品销售,进一步促进酸枣产品走出贵州,实现在销售酸枣产品的同时与乡村振兴共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产品 贵州酸枣产品销售 乡村振兴 皂苷提取 三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助力苗族织锦的传承与保护研究
2
作者 周颖 刘立辰 +2 位作者 朱小花 高荻涛 韩宝银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6期27-30,36,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苗族织锦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目前面临传承人才断层、市场竞争力不足等困境。该文探讨“互联网+...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乡村文化振兴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苗族织锦作为苗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目前面临传承人才断层、市场竞争力不足等困境。该文探讨“互联网+”如何助力苗族织锦,并与西江千户苗寨旅游业结合宣传苗族织锦,提高其知名度,让织锦与手工业、服饰业、家居装饰和工艺品等行业相结合,创新产品开发,打开织锦销售渠道,拓宽销路,与时代接轨,同时代进步,促进非遗文化苗族织锦的延续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织锦 乡村振兴 文化传承 保护与传承策略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问题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思桐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5期4-6,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开辟新路径。当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仍面临信息资源匹配困难、专业技能与产业需求错位、基础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技术的深度应用为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开辟新路径。当前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仍面临信息资源匹配困难、专业技能与产业需求错位、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创新创业氛围欠佳等问题。为此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加强技能培训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等策略,旨在破解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难题,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振兴 大学生返乡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农产品”的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径——以甘肃民勤县为例
4
作者 项玉 《广东蚕业》 2025年第7期94-96,共3页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农产品”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农业繁荣方面的价值意蕴,基于民勤县的具体实践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农产品”的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健全农产品智慧物流体系、加快...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农产品”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和谐、农业繁荣方面的价值意蕴,基于民勤县的具体实践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互联网+农产品”的发展路径,包括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健全农产品智慧物流体系、加快农产品人才队伍建设,以期为我国不同农村地区依托特色农业发展优势,通过互联网与农产品融合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实践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互联网+” 农产品 特色农业 民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赋能广西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5
作者 郝世沿 陈明媚 +1 位作者 梁晴晴 覃红丽 《村委主任》 2025年第6期270-272,共3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开拓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互联网+”与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耦合,增强广西红色旅游的吸引力,进而有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稳步前行,...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积极开拓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互联网+”与红色旅游资源的深度耦合,增强广西红色旅游的吸引力,进而有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稳步前行,实现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广西乡村振兴注入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 红色旅游资源 广西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探究
6
作者 周俐君 范声斌 《农村实用技术》 2025年第9期1-2,5,共3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行业,为大学生基层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大学生回乡就业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对大学生回乡就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二者关系之间的探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催生出新的业态、新的行业,为大学生基层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大学生回乡就业能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文章基于对大学生回乡就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二者关系之间的探究基础上,分析其影响因素,围绕就业平台、就业服务、就业典型、人才培养模式、就业机制等维度,优化大学生回乡就业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乡村振兴 返乡就业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问题、价值与推进策略研究
7
作者 王寰焘 《村委主任》 2025年第4期208-210,共3页
“互联网+”的浪潮为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乡村地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 “互联网+”的浪潮为高职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乡村地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人才流失严重,制约了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承担起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和育人质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流失 教育资源 高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基于“服务金三角”模型的理论框架
8
作者 杨晓宏 刘杜娟 +2 位作者 郑成栋 马娟 孟宝兴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77,共8页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实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等诸多原因,乡村学校难以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互联网+”的引入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转... 乡村学校课后服务是“双减”政策落实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乡村学生全面发展和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至关重要。然而,由于资源有限等诸多原因,乡村学校难以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课后服务,“互联网+”的引入为乡村学校课后服务转型升级开辟了新途径。为此,研究在明确“互联网+”乡村学校课后服务内涵的基础上,采用“服务金三角”模型作为理论框架,系统探讨了“互联网+”在识别学生需求、规划服务战略、优化服务系统以及协同服务主体等方面的赋能机制,构建了具有技术赋能、资源共享、多方联动、精准服务等特征的“互联网+”乡村学校课后服务体系,有效破解了乡村学校课后服务的发展瓶颈,为满足乡村学生多元化的成长需求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学校 课后服务 体系构建 服务金三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辉 梁勇 田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建设健康乡村,推进乡村医疗健康,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打破了原有地域限制,提升了农村公共卫生... 建设健康乡村,推进乡村医疗健康,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薄弱,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打破了原有地域限制,提升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样、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积极探索和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本文从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运用价值分析入手,管窥模式构建所面临的现实困难,进而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构建的策略: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智能导医,增强网络平台的信誉度;加强医疗数据标准化体系建设,以行业监管保障网络医疗信息安全;推动诊疗技术革新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群众线上诊疗习惯的培养;提升医疗行业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规范互联网医疗服务和平台建设,以促进我国农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的可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互联网 医疗健康 模式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对于乡村振兴的影响及其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璐露 姚小明 吕宏程 《南方农机》 2024年第21期120-122,共3页
毋庸置疑,互联网技术正日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互联网技术正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态势和对乡... 毋庸置疑,互联网技术正日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互联网技术正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小企业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发展态势和对乡村振兴的贡献,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关键。文章认为,广大中小企业应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农村电商经营环境,为中小企业和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进一步激发互联网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潜力,助力中小企业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实现共同富裕。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成长,同时也为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中小企业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开放远程教育何以培养乡村人才——面向乡村学习者的开放远程学习环境测量工具开发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白然 谢浩 张伟远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4,共9页
构建面向乡村学习者的开放远程学习环境,是互联网时代开放大学培养乡村人才、以开放远程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议题。采用混合研究范式,以3557名开放大学乡村成人学习者为样本,经过理论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建立、工具检验与确立这3... 构建面向乡村学习者的开放远程学习环境,是互联网时代开放大学培养乡村人才、以开放远程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议题。采用混合研究范式,以3557名开放大学乡村成人学习者为样本,经过理论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建立、工具检验与确立这3个阶段,形成了面向乡村学习者的开放远程学习环境测量工具。测量工具包含制度体系、技术支持、在地化教学、学习支持、社会支持、个体发展6个维度,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测量工具体现机构整体性视域和学习者本位立场,兼具理论合理性和实践解释力,有助于深化对开放远程教育培养乡村人才理论的理解,为面向乡村学习者的开放远程学习环境监测、评估与改善提供工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远程教育 开放大学 成人学习 终身学习 学习环境 乡村人才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探究
12
作者 崔宝月 段博欣 《广东蚕业》 2025年第7期124-126,共3页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乡村旅游业带来了发展动能。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梳理了“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推动作用,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存在的乡村旅游网络信息化投入不足、网络营...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乡村旅游业带来了发展动能。文章总结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梳理了“互联网+”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创新推动作用,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存在的乡村旅游网络信息化投入不足、网络营销观念不强、网络信息化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加大信息服务投入力度、转变营销理念和方式、加强网络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文静 付传雄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在“互联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紧缺,而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存在脱节,学生适应性差,农村电商人才难留住,难以胜任企业要求等,针对这些问题,围绕服务乡村振兴这一新发展理念,从电商专业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 在“互联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紧缺,而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存在脱节,学生适应性差,农村电商人才难留住,难以胜任企业要求等,针对这些问题,围绕服务乡村振兴这一新发展理念,从电商专业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更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研究,提高学生针对农村产业发展的电商营销技能,培养适应农村电子商务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互联网+”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平台如何助力乡村振兴与青年发展“双向奔赴”——基于百余名洄游青年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廉思 孙琪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4,共7页
本文基于对百余名洄游青年的深度访谈,以电商P平台为例,探讨互联网平台助力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方式及路径。在对洄游青年的帮扶支持中,平台从增强能力本领和提升内生动力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在能力本领上,平台赋予三项“生存技能包”... 本文基于对百余名洄游青年的深度访谈,以电商P平台为例,探讨互联网平台助力青年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方式及路径。在对洄游青年的帮扶支持中,平台从增强能力本领和提升内生动力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在能力本领上,平台赋予三项“生存技能包”以提高个体可行能力:低成本进入市场能力、产宣销整合变现能力、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力。在内生动力上,平台通过三个维度助推“反向流动力”:展现青年就业创业的另一种可能;增强青年返乡的认同感和互助力;建立起青年与家乡的深度情感连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必须重新认识平台的价值和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进程加速,互联网平台全面发力,有力促进了乡村市场各种新企业、新零售、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新布局,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也推动了青年返乡后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洄游青年 互联网平台 可行能力 内生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视域下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斌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9期7-9,共3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互联网+”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特点和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互联网+”视域下乡村振兴的特点和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结合点,提出了推动两者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支持政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实践教育;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完善金融支持和创业服务,做好风险防控等,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就业创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对于培养造就一大批投身乡村振兴的“三农”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振兴 大学生就业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志彤 刘金伟 《现代化农业》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现代化对乡村产业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依旧存在优势利用不明显、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等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以期...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现代化对乡村产业振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依旧存在优势利用不明显、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短缺等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探讨互联网时代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产业振兴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建设研究——以鞍山市千山区长岭子村为例
17
作者 张家浩楠 石峰 赵婉婷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69-71,共3页
位于鞍山市千山区的长岭子村,地势险峻、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经济产业以农业为主。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长岭子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契机。“互联网+”背景下,长岭子村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和... 位于鞍山市千山区的长岭子村,地势险峻、交通条件相对较差、经济产业以农业为主。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为长岭子村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契机。“互联网+”背景下,长岭子村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通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村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工作,实现农村与城市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国家繁荣和农民幸福的目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建设是一种积极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的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然而,要想真正实现乡村振兴,还需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推动“互联网+”背景下乡村振兴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乡村振兴 鞍山市 长岭子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互联网思维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18
作者 邱少波 《黑龙江粮食》 2024年第6期114-116,共3页
乡村振兴是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农民享受更为丰富的物质、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新时期,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积极提升农民互联网思维,进... 乡村振兴是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农民享受更为丰富的物质、精神文明的重要举措。新时期,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积极提升农民互联网思维,进行针对性农村信息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步伐的迈进已经成为当下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在概述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积极发掘农民互联网思维提升的重要意义以及难点,从而给出针对性策略参考,以期农民知用、善用互联网思维,揭开“互联网+农村建设”新篇章,实现新时期乡村振兴的全面稳固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互联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研究
19
作者 戈鹏飞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8期10-1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具有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新时代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互联网+”赋能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具有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培养新时代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存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加强与市场的对接,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互联网+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实践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能提升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吗? 被引量:5
20
作者 金绍荣 罗锐 张玉坤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20,共17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老年群体的数字红利不可忽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统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老年群体的数字红利不可忽视.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统计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利用工具变量法再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中西部、北部和无子女在身边的乡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强社会网络来提高乡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因此,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新征途中,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加快适老化技术改良,释放数字红利;另一方面要加强乡村老年群体数字技能培训,引导其利用互联网拓展社会网络,提升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主观幸福感 乡村老年人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