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端协同网络计算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任务卸载策略
1
作者 刘惟浩 王诗浩 胡玉其 《山东通信技术》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随着万物智联的发展,新一代网络技术与“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并呈现多技术交融的趋势。由于智能终端数量剧增、用户数据爆炸式增长等因素,造成云计算数据集中处理时出现响应时间长、网络拥塞、任务时延大、难以保障用户服务质量和系统... 随着万物智联的发展,新一代网络技术与“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并呈现多技术交融的趋势。由于智能终端数量剧增、用户数据爆炸式增长等因素,造成云计算数据集中处理时出现响应时间长、网络拥塞、任务时延大、难以保障用户服务质量和系统服务能效等问题。基于启发式算法的深度神经网络,综合考虑应用响应时间、计算能耗,提出一种云-端协同网络计算中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任务卸载策略,以期为用户和服务提供商提供快速、高效的计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边协同 任务卸载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度特征值对摇摆墙-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分析
2
作者 苏醒 阎石 +1 位作者 高跃峰 夏伟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 研究刚度特征值λ对摇摆墙-框架结构弹性协同工作与弹塑性抗震韧性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静力作用下摇摆墙-框架(RWMF)结构的简化力学模型并进行求解,得到λ值对内力和侧移的基本影响规律。利用ABAQUS建立了6个具有不同λ值的RWMF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研究λ值对其层间侧移集中性、塑性铰分布和出铰率等韧性指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以上指标对λ值进行优化。在弹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以使RWMF变形均匀且受力更加合理;在弹塑性状态下,减小λ值可有效避免框架的层屈服破坏,使结构变为整体型破坏模式。当λ值在4.5~6.5时,目标函数Z(λ)取得最优解。λ值的优选范围与RWMF结构的内力与变形规律对指导RWMF结构的初步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墙-框架结构 刚度特征值λ 协同工作 动力弹塑性分析 抗震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3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摇摆墙-框架结构协同性能分析
4
作者 苏醒 阎石 潘秋宇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共13页
为了研究自复位摇摆墙-框架(rocking wall-moment frame,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利用所提出的分布参数模型对自复位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与基本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并求解了完整的静力和动力方程;得到RWMF结构的侧移、内力和各阶... 为了研究自复位摇摆墙-框架(rocking wall-moment frame,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性能,利用所提出的分布参数模型对自复位RWMF结构的协同工作原理与基本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建立并求解了完整的静力和动力方程;得到RWMF结构的侧移、内力和各阶动态响应的闭合解,通过参数分析研究框架与摇摆墙(rocking wall,RW)之间的刚度特征值λ和RW底部旋转约束R_(f)对协同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层间位移集中系数(inter-story drift concentration factor,DCF)量化RW与框架之间的协同性能。结果表明:RW的设计应满足λ<10,否则,RW对协同性能的影响将微乎其微;当λ值适中时,RW底部约束可以增进协同作用,R_(f)>5后,其约束的继续增大不会再增进RW与框架间的协同效果;当λ和R_(f)取1≤λ≤5∩0.1<R_(f)≤10时,自复位RWMF结构可以在分布均匀性和减小主体框架损伤之间实现平衡,达到最优的协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摇摆墙-框架结构 分布参数模型 协同性能 旋转约束 层间位移集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的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御体系设计
5
作者 李维汉 戴晓婧 +2 位作者 周晓磊 刘红再 丁攀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11期37-42,共6页
在工业4.0的浪潮中,工业控制系统正面临着由数字化、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引领的深刻变革。现有的工业自动化架构存在限制,迫切需要向更灵活、更高效的“云-边-端”协同架构转变。以《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为指导,从技术、管理... 在工业4.0的浪潮中,工业控制系统正面临着由数字化、互联网和智能化技术引领的深刻变革。现有的工业自动化架构存在限制,迫切需要向更灵活、更高效的“云-边-端”协同架构转变。以《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指南》为指导,从技术、管理和运营等多个维度剖析“云-边-端”协同架构面临的安全风险并进行分析。聚焦防护指南的核心原则,并融入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评估实践,构建了一个全面而可靠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边-端” 工业控制系统 网络安全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放置分发阵列的云-边-端通算融合架构
6
作者 李寇 闫起发 +1 位作者 周正春 唐小虎 《移动通信》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随着6G的发展,云端、边缘端和终端节点间的协作是当下的研究热点,而Map Reduce则是面向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并行计算模型。将Map Reduce与云-边-端架构相结合,提出基于放置分发阵列的云-边-端协同计算和传输设计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云端... 随着6G的发展,云端、边缘端和终端节点间的协作是当下的研究热点,而Map Reduce则是面向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并行计算模型。将Map Reduce与云-边-端架构相结合,提出基于放置分发阵列的云-边-端协同计算和传输设计架构。该架构充分利用云端和边缘端丰富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在边缘端和终端部署冗余计算任务,借助多播编码,成倍地减小云-边链路和边-端链路之间的通信负载,从而实现云-边-端之间通信与计算的协同,高效地服务终端的计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置分发阵列 -边-架构 MAPREDU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AC算法的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
7
作者 周璇 莫浩华 闫军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1,共11页
中央空调冷源设备台数与运行参数的优化是一类离散与连续变量的协同优化问题,而经典强化学习算法难以优化此类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选项-评论者与演员-评论者框架的中央空调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分层演员-评论... 中央空调冷源设备台数与运行参数的优化是一类离散与连续变量的协同优化问题,而经典强化学习算法难以优化此类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选项-评论者与演员-评论者框架的中央空调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分层演员-评论者(H-AC)算法分层优化设备台数与运行参数,且高层和底层模型共用Q网络评估状态价值,以解决多时间尺度下的优化难题;然后,在智能体架构、策略与网络更新方式等方面对H-AC算法进行改进,以加速智能体的收敛;最后,以夏热冬暖地区某科研办公建筑中央空调冷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冷源系统TRNSYS仿真平台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平均室内舒适时间占比分别增加14.08、11.23、29.70、9.07个百分比的前提下,基于改进H-AC算法的系统能耗分别比其他4种常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减少了32.28%、28.55%、28.63%、11.53%;虽然基于改进H-AC算法的系统能耗比基于选项-评论者框架的算法增加了0.27%,但获得了更平稳的学习过程且平均室内舒适时间占比增加了4.8个百分点。该文算法可为各类建筑中央空调冷源系统节能优化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助力建筑“双碳”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源系统 TRNSYS仿真平台 深度分层强化学习 选项-评论者框架 协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管-端”协同的智能家居自适应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兵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9,共2页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应用引起了大众的重视,智能家居系统较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目前部分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设备还主要依靠远程接入访问的方式进行人工操作与控制,智能设备缺乏自适应能力。本文采用“云-管-端”共同协作方式,设计、开...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应用引起了大众的重视,智能家居系统较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目前部分智能家居系统的智能设备还主要依靠远程接入访问的方式进行人工操作与控制,智能设备缺乏自适应能力。本文采用“云-管-端”共同协作方式,设计、开发并部署了一个具有自适应功能的智能家居系统。经验证,该系统能较好地对动态场景进行自适应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家居 物联网 “云--端” 智能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余明 黎家靖 +3 位作者 张宁 石先明 刘利平 胡祖翰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5-150,157,共7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大背景下,设备智能运维需求愈加迫切。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云边协同技术,将云中心的部分功能下沉至边缘侧,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各自优点,实现对终端数据...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大背景下,设备智能运维需求愈加迫切。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云边协同技术,将云中心的部分功能下沉至边缘侧,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技术的各自优点,实现对终端数据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该系统集设备监测平台、设备健康管理平台、设备智能分析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专家系统为一体,具备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健康度评估、故障智能诊断、故障预测、智能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保障轨道交通线网的安全运营,对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设备智能运维 -边-架构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人-无人机协同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费陈 张帆 +1 位作者 赵亮 陈英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4,共9页
随着军事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地不断提高,有人-无人机在现代化战争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国外有人-无人机的研究现状,从“域”和“网”两个角度构建一种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同时分析该体系下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行动域和网络资... 随着军事需求和人工智能技术地不断提高,有人-无人机在现代化战争中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国外有人-无人机的研究现状,从“域”和“网”两个角度构建一种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同时分析该体系下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行动域和网络资源池的职能作用。基于此,进一步着重剖析支撑“四域一网”协同作战的人机控制、网络通信这两种关键技术,并基于混合集散控制结构,设计出一种混合集散协同作战框架。同时对有人-无人机在人机交互、通信抗干扰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进行探讨和展望,为未来有人-无人机协同技术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人-无人机 协同作战体系 四域一网 混合集散协同作战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云协同下智能制造单元的物联网络协调配置方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常丰田 周光辉 +2 位作者 李锦涛 张超 肖忠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4-194,共11页
针对产线/单元的物联网络配置在边-云协同下时延长、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等问题,以智能制造单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的中继节点部署(CRNP)算法和贪婪策略的网络边缘计算主节点和感知采集从节点的协调配置方法。设计了智能制造单... 针对产线/单元的物联网络配置在边-云协同下时延长、成本高和可靠性低等问题,以智能制造单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覆盖的中继节点部署(CRNP)算法和贪婪策略的网络边缘计算主节点和感知采集从节点的协调配置方法。设计了智能制造单元的3层“端-边-云”协同框架,构建了边缘物联网络模型;采用改进的CRNP算法,对边缘物联网络进行了主节点配置;结合配置的主节点,采用贪婪策略,实现了对主从节点的扩展和协调配置。以实验室数字孪生制造单元的网络配置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在主节点配置中,所提方法相比最小路径树(SPT)和传统CRNP算法,可以在满足时延约束的前提下,同时最多减少7个主节点,提升2.6%的数据包接收率;在主从节点扩展配置中,所提方法相比随机策略,可减少1.25个主节点,降低0.9 ms的传输延迟。所提方法可为制造产线/单元的低成本、低时延和高可靠边-云协同物联网络配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协同 智能制造单元 物联网络 节点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车辆监控平台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颜晓凤 卢宝嘉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201-203,共3页
文章提出基于云边端协同的智能车辆监控平台研究与应用,特别是在高速公路智能车辆监控方面的应用,旨在通过云-边-端的协同工作,提升系统的实时性、数据处理能力和安全性,为高速公路车辆监控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智能交通系统 -边-架构 高速公路 车辆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新能源电网云-边协同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陈远东 孟辉 +5 位作者 包森布尔 史文江 张超 贾鸿益 崔堂贵 顾大可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7-384,共8页
针对新能源电网运行调度过程中调度数据量大、各能源设备运行工况复杂等影响因素使得电网调度难度增加的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新能源电网云-边协同优化调度模型。首先,结合布置在新能源电网中的多种智能数据传感器,对新能... 针对新能源电网运行调度过程中调度数据量大、各能源设备运行工况复杂等影响因素使得电网调度难度增加的问题,文章建立了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新能源电网云-边协同优化调度模型。首先,结合布置在新能源电网中的多种智能数据传感器,对新能源电网云-边协同调度框架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基于多节点能源-信息交互的新能源电网云-边协同调度模型;然后,以云服务应用层、边缘计算层作为上、下两个优化调度层,建立以新能源电网运行调度成本最优和调度数据传输延时最小为目标的新能源电网双层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多目标蚁群算法进行求解;最后,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文章建立的新能源电网多节点云-边协同调度模型可以有效提高调度优化计算效率,并且能够提升新能源电网调度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网 边缘计算 多节点 -边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通感算深度融合的云-网-边智能协同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妙预 李因新 +2 位作者 赵力强 王云峰 刘洋 《移动通信》 2023年第3期62-66,共5页
通信-感知-计算(通感算)深度融合对6G网络端到端传输时延、可靠性等通信指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云-网-边智能协同方案。首先,将云-网-边智能协同系统抽象为“三域四层三面”分布式体系结构,包括:计算域、感知域、通信域;基... 通信-感知-计算(通感算)深度融合对6G网络端到端传输时延、可靠性等通信指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云-网-边智能协同方案。首先,将云-网-边智能协同系统抽象为“三域四层三面”分布式体系结构,包括:计算域、感知域、通信域;基础设施层、虚拟化层、功能层、应用层;智能面、控制面、管理编排面。然后,通过云-网-边协同训练与推理,以支撑通感算智能协同。最后,搭建面向6G通感算深度融合的云-网-边智能协同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云-网-边智能协同可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传输负载和业务时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感算深度融合 --边 智能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工程智能运维“云-网-端”全链路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谈震 舒依娜 +1 位作者 刘敏 杨兴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24,29,共7页
随着引水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运维系统重要性逐步增加,而传统的运维系统已经不足以支撑当今需求,急需打造一款贴合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实际需求的智能运维系统。以引供水水利工程运维需求和特点出发,系统地阐述了... 随着引水工程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运维系统重要性逐步增加,而传统的运维系统已经不足以支撑当今需求,急需打造一款贴合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运维管理实际需求的智能运维系统。以引供水水利工程运维需求和特点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水利工程运维痛点,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融合的手段进行运维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需求分析完成了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及各功能模块设计,最终形成一套以“云-网-端”架构为基础的引供水工程智能运维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类似的水利工程智能运维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引供水工程 智能运维系统 信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边缘设备的端-边-云视频流分析系统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锦辉 《舰船电子工程》 2022年第7期110-115,共6页
智慧军营是在继智慧城市之后产生的一个全新命题。近几年来,卷积神经网络的崛起推动着视频流实时分析应用快速发展,并造就了高效率、高准确度的智能分析水准。在智慧军营的建设方面,在端-边-云计算架构之上对监控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灵... 智慧军营是在继智慧城市之后产生的一个全新命题。近几年来,卷积神经网络的崛起推动着视频流实时分析应用快速发展,并造就了高效率、高准确度的智能分析水准。在智慧军营的建设方面,在端-边-云计算架构之上对监控摄像头的视频流进行灵活的实时智能分析逐渐变得不可或缺。论文以军营中的视频流车辆信息实时智能分析应用为例,提出了一项端-边-云计算架构之上的实时性优先的智能组件复用策略VideoEmbedded,同时针对大规模视频流实时智能分析应用场景,基于Docker容器技术和K8s容器编排技术,设计与实现了一套具有良好弹性伸缩与自动化运维能力的端-边-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流分析 嵌入式边缘设备 -边-计算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端”架构下的安全防护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莲英 郑技平 +2 位作者 于虎 华书娜 李香亭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7-70,77,共5页
重点围绕“云-端”架构带来的安全防护新问题,结合“前端+后台”的服务化体系架构,打造基于“基础层-服务层-应用层”的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形成云安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等多层次一体化纵深防御能力,为新型指挥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重点围绕“云-端”架构带来的安全防护新问题,结合“前端+后台”的服务化体系架构,打造基于“基础层-服务层-应用层”的安全防护体系架构,形成云安全、网络安全、终端安全等多层次一体化纵深防御能力,为新型指挥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为快速、有效应对新型指挥信息安全威胁提供安全支撑,为装备建设和系统应用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大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安全防护 纵深防御 军事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边缘网络的分布式端-边协同算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凯男 朱永东 +2 位作者 赵志峰 刘云涛 张园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2年第1期103-110,共8页
车联网高级安全服务中,智能网联车辆配备了摄像头,可以拍摄周围的视频,用于安全、交通监控和监视等目的。车辆将获取的视频上传到边缘计算节点后,可以对视频进行分析和备份,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驾驶需求。然而,车辆连续直接向边缘计算节点... 车联网高级安全服务中,智能网联车辆配备了摄像头,可以拍摄周围的视频,用于安全、交通监控和监视等目的。车辆将获取的视频上传到边缘计算节点后,可以对视频进行分析和备份,以满足不同的安全驾驶需求。然而,车辆连续直接向边缘计算节点上传生成的视频内容会非常消耗带宽,并消耗大量的能量。基于该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智能网联汽车边缘网络的分布式端-边协同算法。针对车联网高可靠低时延内容传输的特点,引入有限块长度编码机制。同时,引入车辆视频信息源的压缩编码功率消耗,建立车辆能耗模型。根据车辆视频信息源的视频质量要求,通过调整视频编码码率、信息源传输速率,以及车辆多路径路由的决策,提出一种完全分布式的优化算法,以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并保证单个车辆的能耗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高可靠低时延 -边协同 分布式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管-端”体系的ETC门架健康监测平台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玉明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0年第3期106-110,共5页
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总体技术方案》,在此方案中,除了强调对门架系统收费数据进行监控外,还重点强调了对门架系统的运维保障,意味着高速公路门架关键机电设备运行状态需要纳入门架监控系统,这是对高速公路... 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发布《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总体技术方案》,在此方案中,除了强调对门架系统收费数据进行监控外,还重点强调了对门架系统的运维保障,意味着高速公路门架关键机电设备运行状态需要纳入门架监控系统,这是对高速公路现有机电系统运维的一个巨大挑战。基于此提出了基于高速公路"云-管-端"体系架构,并以"云"服务为核心开发ETC门架关键设备健康监测平台,并展示了广东省撤销省界站专项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体系架构 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 ETC门架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网-节-端”架构下的智能车道控制器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玉明 《中国交通信息化》 2021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车道控制器作为车道收费系统的核心设备,控制车道外部的收费设备,是收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和出口的收费亭内使用的车道控制器仅作为车道设备的IO驱动控制,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当前无人化值守的... 车道控制器作为车道收费系统的核心设备,控制车道外部的收费设备,是收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速公路收费站入口和出口的收费亭内使用的车道控制器仅作为车道设备的IO驱动控制,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应当前无人化值守的需求。本文提出基于高速公路"云-网-节-端"体系架构,以"节"为核心开发智能车道控制器,对车道外设实现"感、传、知、用",起到了传统车控器无可比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体系架构 高速公路收费系统 智能车道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