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剩余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基本原理
被引量:
4
1
作者
郝晓光
孙亮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7,10,共4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将剩余价值概念简单地等同于剥削。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从"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qu...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将剩余价值概念简单地等同于剥削。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从"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来理解剩余价值的哲学含义,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转化"这三个"转化"来理解剩余价值的经济学含义,从"二生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和"二分矛盾"(分工与分配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中,将剩余价值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哲学含义
经济学含义
“二生矛盾”
“二
分
矛盾”
社会发展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
被引量:
7
2
作者
郝晓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的持续研究,进而提出了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初步设想。研究和建立剩余价值哲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工作是研究并建立这一体系的哲学本体论。为此,必须从解...
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的持续研究,进而提出了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初步设想。研究和建立剩余价值哲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工作是研究并建立这一体系的哲学本体论。为此,必须从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难题入手,分析"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二生矛盾")和分工与分配矛盾("二分矛盾")的哲学关系,阐述剩余价值哲学的本体论特征,在此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完整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哲学
物性范畴
人性范畴
“二生矛盾”
“二
分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剩余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基本原理
被引量:
4
1
作者
郝晓光
孙亮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7,10,共4页
文摘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将剩余价值概念简单地等同于剥削。按照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从"劳动力价值取代劳动价值"、"劳动力抽象取代劳动抽象"和"劳动者生活资料价值取代劳动力价值"这三个"取代"来理解剩余价值的哲学含义,从"不变资本向可变资本转化"、"作为特殊商品的劳动力向作为一般商品的劳动力转化"和"相对于生产关系的剩余价值向相对于生产力的剩余价值转化"这三个"转化"来理解剩余价值的经济学含义,从"二生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和"二分矛盾"(分工与分配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中,将剩余价值认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关键词
剩余价值
哲学含义
经济学含义
“二生矛盾”
“二
分
矛盾”
社会发展动力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
被引量:
7
2
作者
郝晓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文摘
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理论的持续研究,进而提出了研究和建立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的初步设想。研究和建立剩余价值哲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工作是研究并建立这一体系的哲学本体论。为此,必须从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难题入手,分析"物性范畴"和"人性范畴"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二生矛盾")和分工与分配矛盾("二分矛盾")的哲学关系,阐述剩余价值哲学的本体论特征,在此基础上,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完整体系的建立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剩余价值哲学
物性范畴
人性范畴
“二生矛盾”
“二
分
矛盾”
Keywords
surplus value philosophy
material category, human category, contradictions between productiveforces and productive relations
contradictions between division of labor and pay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剩余价值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基本原理
郝晓光
孙亮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哲学体系的本体论特征——从两大难题的破解到两个统一的建立
郝晓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