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4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下抗战
被引量:
1
1
作者
焦润明
李媛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3,共12页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下抗战,是在国民党政府及东北军政当局采取“不抵抗”政策并致使东北大片国土迅速沦于敌手的大背景下,与日本侵略者在隐蔽战线上展开的抗战活动,包括抗日策反宣传、搜集日伪军政情报和破坏日军...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下抗战,是在国民党政府及东北军政当局采取“不抵抗”政策并致使东北大片国土迅速沦于敌手的大背景下,与日本侵略者在隐蔽战线上展开的抗战活动,包括抗日策反宣传、搜集日伪军政情报和破坏日军侵略设施等方面。东北地下抗战与公开的武装抗战互相配合,在日伪统治严密和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一直坚持到日本投降,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中国共产党
东北地下抗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东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8,共11页
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
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的回忆,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是不准确的。张学良服膺蒋介石、东北外交完全归国民党中央办理的约定和蒋介石在万宝山事件后的相关指示,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正原因。"九一八"事变前后,张蒋在"力求避免与日人发生冲突"上达成高度共识,其实行结果就是不抵抗。实际上,不抵抗、诉之国联是国民党当局应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基本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不抵抗主义
张学良
蒋介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的社会教育界救国教育活动述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宏
《保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2-57,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社会教育作为救亡图存途径之一,受到知识分子的特别重视。社会教育一改过去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局面,将动员全民抗战的"救国教育"纳入工作重心。社会教育界开展了多种形...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社会教育作为救亡图存途径之一,受到知识分子的特别重视。社会教育一改过去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局面,将动员全民抗战的"救国教育"纳入工作重心。社会教育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救国教育,如演讲、展览、组织民众自卫训练等等。当然,由于国民政府对待抗日的矛盾态度以及广大乡村民众对救国教育缺乏现实需求,遂使抗战前的救国教育未能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七七”事变
社会教育
救国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视域下的中学爱国主义教育
4
作者
陈程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9-21,66,共4页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中国公然发动的武装侵略战争的开端,中国由此陷入了空前严峻的国难,国内知识分子都选择了不同的救国道路。"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的爱国实践给当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爱国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外交
被引量:
5
5
作者
金安泰
《史学集刊》
1983年第3期73-80,共8页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东三省。美国希图通过外交途径,使日军撤退,和平解决所谓中日冲突,结果完全归于失败。本文拟就围绕“九一八”事变美国外交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美国外交
日本军国主义
和平解决
中日冲突
武装侵略
外交途径
主要原因
三省
关东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并非一定以对抗欧美为根本目的,因而它与所谓的“协调主义”路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这意味着“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存在着可能性。尤其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它自下而上,由日本陆...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并非一定以对抗欧美为根本目的,因而它与所谓的“协调主义”路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这意味着“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存在着可能性。尤其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它自下而上,由日本陆海军、外务省等各分支机构到最高首脑决策,经历了一个逐渐向外交国策渗透发展并最终讨论成型的复杂过程。可以说1933年斋藤内阁“五相会议”所制定的《外交方针》正是其政策化的典型表现。该方针将“协调主义”作为辅助手段,明确宣布今后日本的国策在于“实现帝国指导下日、满、华的提携共助”。这意味着“不放弃协调主义的亚洲主义政策”在当时已告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亚洲主义
“九一八”
事变
斋藤内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热流》与王统照“九一八”前后文学思想的过渡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
对于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王统照,已有研究大多专注于其1920年代前后的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山雨》。然而,打捞尘封已久的《热流》(1933年),考察小说的构思缘起、写作、修改、连载以至"腰斩"的繁复过程,观照作者"九一八&qu...
对于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王统照,已有研究大多专注于其1920年代前后的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山雨》。然而,打捞尘封已久的《热流》(1933年),考察小说的构思缘起、写作、修改、连载以至"腰斩"的繁复过程,观照作者"九一八"前后救亡写作的路径和演变轨迹,探究文本深处蕴含的五四第一代新文学作家救亡意识的启蒙主义底色,既可以勾连王统照整个创作生命的内在延续性,也可以深入思考"大革命""九一八"等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新文学作家何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填补已有文学史研究的缝隙。同时,对进一步辩证地看待1930年前后救亡与启蒙的关系,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
王统照
“九一八”
前后
文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的抗日舆论宣传
8
作者
李胜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130-131,共2页
《生活》周刊系1925年10月10日由黄炎培创办于上海,初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以刊载职业教育信息等内容为主。1926年邹韬奋接办之后,刊物逐渐演变为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杂志。"九一八"事变之后,《生...
《生活》周刊系1925年10月10日由黄炎培创办于上海,初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以刊载职业教育信息等内容为主。1926年邹韬奋接办之后,刊物逐渐演变为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杂志。"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办刊宗旨发生很大变化,以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成为一份著名的新闻时政刊物。本文拟对"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周刊的抗日舆论宣传做一考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周刊
“九一八”
事变
抗日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独立评论》与“九一八”事变
9
作者
莫镇湖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02-104,121,共4页
"九一八"事变后,以胡适为首的北方知识分子以《独立评论》为阵地,对该事变给出自己的建议,期望国民政府能在国联的监督之下直接进行谈判,以空间换时间,大力发展国家实力,并幻想日本主动让步。但最终这些建议都没被采纳或实现...
"九一八"事变后,以胡适为首的北方知识分子以《独立评论》为阵地,对该事变给出自己的建议,期望国民政府能在国联的监督之下直接进行谈判,以空间换时间,大力发展国家实力,并幻想日本主动让步。但最终这些建议都没被采纳或实现,证明了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化及其对侵略者认识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独立评论》
国联
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的国庆纪念化
10
作者
郭沫若
《郭沫若学刊》
2018年第3期1-1,共1页
“九一八”87周年来临.这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国耻”纪念日.无数先贤,志士仁人,为了把这个民族耻辱的纪念日“国庆纪念化”,不惜流血牺牲……如今,“九一八这个国耻纪念日”已经“国庆纪念化”,更要警钟长鸣.我们一定要在党的领导...
“九一八”87周年来临.这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国耻”纪念日.无数先贤,志士仁人,为了把这个民族耻辱的纪念日“国庆纪念化”,不惜流血牺牲……如今,“九一八这个国耻纪念日”已经“国庆纪念化”,更要警钟长鸣.我们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倍加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纪念日
国庆
党的领导
中国人
国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速读·视界 纪念“九一八”事变82周年
11
《中国报道》
2013年第10期12-13,共2页
9月18日上午9时18分,沈阳全市鸣响防空警报三分钟。这期间,沈阳广播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画面和警报声音,在市区规定区域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一律停驶鸣笛。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视界
速读
纪念
防空警报
广播电视台
振兴中华
机动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中,辽西地区抗日活动散记
12
作者
郭树民
《中国天主教》
1995年第4期18-19,共2页
自张学良将军东北易帜,和南京中央政府统一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大好河山早已垂涎三尺,按撩不住吞并东北的野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日军铁蹄所到,势如破竹,从此东北人民过了14年的牛马生活。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辽西地区
抗日活动
“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者
不抵抗主义
东北易帜
东北抗日义勇军
蒋介石
中央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我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
13
作者
赵玉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我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赵玉珍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国共两党从十年血战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我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赵玉珍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国共两党从十年血战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最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拯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九一八”
事变
国民党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
共产党
中共中央
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前后哈尔滨人民的反日斗争
14
作者
孙风云
王明阁
奚介凡
《北方论丛》
1978年第2期90-98,107,共10页
英雄的哈尔滨人民,有同国内外敌人斗争的光荣革命传统。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为了驱逐日寇,解放东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继承和发扬光荣...
英雄的哈尔滨人民,有同国内外敌人斗争的光荣革命传统。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为了驱逐日寇,解放东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斗争传统,我们仅就一九三一年前后哈尔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斗争的历史,作一简略的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滨
人民
反日斗争
“九一八”
事变
帝国主义侵略
革命传统
党的领导
解放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兴起
15
作者
徐首军
孙凤云
施振兴
《北方论丛》
1979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东北人民
抗日斗争
《论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民党政府
毛泽东同志
不抵抗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事变与苏联的不干涉政策
被引量:
3
16
作者
王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5,共7页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事变实行中立的不干涉政策,主要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即力图为其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不干涉政策的策略意义在于避免卷入对日冲突,不给日本制造事端提供口实,同时又可利用它作为同日本进行外交...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事变实行中立的不干涉政策,主要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即力图为其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不干涉政策的策略意义在于避免卷入对日冲突,不给日本制造事端提供口实,同时又可利用它作为同日本进行外交斗争的工具。但苏联在实行不干涉政策时是把中立与道义相区分的,政策上表现为中立,道义上却体现出对中国抗日军民的同情。不干涉政策的实质是一种妥协,这本身无可非议。但苏联对日妥协中有损及中国主权的因素,使不干涉政策偏离了正确轨道。不干涉政策具有复杂性,但不能得出苏联鼓励日本侵略中国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
苏联
不干涉政策
日本
国家战略利益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
被引量:
6
17
作者
张润峰
孙桂茹
《房材与应用》
2002年第6期35-37,共3页
本文介绍以智能控制器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作为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的核心。论述了该系统的性能特点,为建筑自动化提供了更好、更完善、高性能价格比的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
“九一八”
历史博物馆
智能分区
解说系统
分布式系统
现场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日在国联围绕伪满洲国交涉始末
18
作者
孙文政
李雅欣
董喜红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0-26,共7页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将日军武装入侵东北问题,依据国联盟约申述到国联。从1932年9月22日,国联行政院第一次讨论中日纠纷会议开始,中、日在国联围绕日军撤兵问题展开交涉。到12月10日,在中日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成立国联调查团...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将日军武装入侵东北问题,依据国联盟约申述到国联。从1932年9月22日,国联行政院第一次讨论中日纠纷会议开始,中、日在国联围绕日军撤兵问题展开交涉。到12月10日,在中日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成立国联调查团来中国调查,其间,日本为转移视线,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从此中日又围绕“一·二八”事变展开交涉。在中日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前,日军已在东北扶植伪满洲国,从此中日又围绕伪满洲国问题开展交涉。《国际联盟调查团报告书》虽认定伪满洲国为非法政府,但伪满洲国已既成事实,且日本为实现大陆政策退出国联,使国民政府依赖国联调解政策失败,国联调解失败是列强推行绥靖政策结果,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一·二八”事变
国联调查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的书写向度
被引量:
2
19
作者
乌兰其木格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一、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的创作实绩 少数民族作家作为中华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法西斯的悍然进犯,他们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抗敌斗争的爱国行动中。少数民族作家怀着对祖国母亲...
一、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的创作实绩 少数民族作家作为中华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法西斯的悍然进犯,他们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抗敌斗争的爱国行动中。少数民族作家怀着对祖国母亲的深切挚爱,控诉着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以高昂的爱国激情奋力吹响抗日战争的号角,以此召唤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抗日斗志与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作家
抗战文学
“九一八”
事变
向度
书写
抗日战争
日本法西斯
日本侵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弘扬长征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被引量:
1
20
作者
唐双宁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5,共2页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崇拜英雄的年代。长征的英雄,就是我们世界观形成时期最崇拜的英雄。我淡三个问题。 一、十一路红军的长途征战——对长征的一种新认识。几十年来,我几乎走遍了红军长征所有重大事件发生地,也对长征进行了长期...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崇拜英雄的年代。长征的英雄,就是我们世界观形成时期最崇拜的英雄。我淡三个问题。 一、十一路红军的长途征战——对长征的一种新认识。几十年来,我几乎走遍了红军长征所有重大事件发生地,也对长征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在《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红旗文稿》2015年第23期)一文中,主要观点是:长征是“九一八”事变后,各路红军以北上抗日、应对国民党“围剿”、扩大革命根据地、打通同苏联的通道为主要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长途征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征精神
中国故事
“九一八”
事变
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
革命根据地
形成时期
研究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下抗战
被引量:
1
1
作者
焦润明
李媛媛
机构
辽宁大学历史学部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3,共12页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下抗战,是在国民党政府及东北军政当局采取“不抵抗”政策并致使东北大片国土迅速沦于敌手的大背景下,与日本侵略者在隐蔽战线上展开的抗战活动,包括抗日策反宣传、搜集日伪军政情报和破坏日军侵略设施等方面。东北地下抗战与公开的武装抗战互相配合,在日伪统治严密和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一直坚持到日本投降,为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中国共产党
东北地下抗战
Keywords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ground Anti-Japanese War in northeast China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东朗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8,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5年度项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研究"(15BDJ049)
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张学良关于"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命令的回忆,提供了研究不抵抗主义的新证据、新视角,也引发了不抵抗主义谁之过的认识分歧。揆诸史实,张学良关于不抵抗命令出自自己、蒋介石并无此令的回忆,是确实的;但他关于对日军侵略情况误判的回忆,以及蒋介石和不抵抗主义没有关联的回忆,是不准确的。张学良服膺蒋介石、东北外交完全归国民党中央办理的约定和蒋介石在万宝山事件后的相关指示,是张学良下达不抵抗命令的真正原因。"九一八"事变前后,张蒋在"力求避免与日人发生冲突"上达成高度共识,其实行结果就是不抵抗。实际上,不抵抗、诉之国联是国民党当局应对日本侵略东北的基本方针。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不抵抗主义
张学良
蒋介石
Keywords
: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nonresistance policy
Zhang Xueliang (张学良)
Chiang Kai - shek
分类号
K26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后的社会教育界救国教育活动述论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宏
机构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出处
《保定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2-57,共6页
基金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省的社会教育"(HB15LS012)
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项目"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河北省的社会教育"(2015A011)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下,社会教育作为救亡图存途径之一,受到知识分子的特别重视。社会教育一改过去以识字教育为中心的局面,将动员全民抗战的"救国教育"纳入工作重心。社会教育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救国教育,如演讲、展览、组织民众自卫训练等等。当然,由于国民政府对待抗日的矛盾态度以及广大乡村民众对救国教育缺乏现实需求,遂使抗战前的救国教育未能得到广泛、深入的开展。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七七”事变
社会教育
救国教育
Keywords
“September 18 Incident”
“July7 Incident”
social education
saving the nation education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视域下的中学爱国主义教育
4
作者
陈程
机构
长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9-21,66,共4页
基金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
项目编号为:111048917
文摘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对中国公然发动的武装侵略战争的开端,中国由此陷入了空前严峻的国难,国内知识分子都选择了不同的救国道路。"九一八"事变后,知识分子的爱国实践给当前中学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爱国实践
爱国主义教育
分类号
D6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外交
被引量:
5
5
作者
金安泰
出处
《史学集刊》
1983年第3期73-80,共8页
文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东三省。美国希图通过外交途径,使日军撤退,和平解决所谓中日冲突,结果完全归于失败。本文拟就围绕“九一八”事变美国外交活动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美国外交
日本军国主义
和平解决
中日冲突
武装侵略
外交途径
主要原因
三省
关东军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峰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世界史系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20,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代日本‘亚洲主义’政策化的批判研究”(18CSS024)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近代日本的“亚洲主义”并非一定以对抗欧美为根本目的,因而它与所谓的“协调主义”路线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这意味着“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存在着可能性。尤其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特殊历史背景下,它自下而上,由日本陆海军、外务省等各分支机构到最高首脑决策,经历了一个逐渐向外交国策渗透发展并最终讨论成型的复杂过程。可以说1933年斋藤内阁“五相会议”所制定的《外交方针》正是其政策化的典型表现。该方针将“协调主义”作为辅助手段,明确宣布今后日本的国策在于“实现帝国指导下日、满、华的提携共助”。这意味着“不放弃协调主义的亚洲主义政策”在当时已告形成。
关键词
日本
亚洲主义
“九一八”
事变
斋藤内阁
Keywords
Japan
Asianism
institutionalization
Saito Cabinet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热流》与王统照“九一八”前后文学思想的过渡
被引量:
1
7
作者
李莹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24,共8页
文摘
对于文学研究会创始人之一王统照,已有研究大多专注于其1920年代前后的文学成就和代表作《山雨》。然而,打捞尘封已久的《热流》(1933年),考察小说的构思缘起、写作、修改、连载以至"腰斩"的繁复过程,观照作者"九一八"前后救亡写作的路径和演变轨迹,探究文本深处蕴含的五四第一代新文学作家救亡意识的启蒙主义底色,既可以勾连王统照整个创作生命的内在延续性,也可以深入思考"大革命""九一八"等重大历史事件背景下新文学作家何以选择不同的路径,填补已有文学史研究的缝隙。同时,对进一步辩证地看待1930年前后救亡与启蒙的关系,也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热流》
王统照
“九一八”
前后
文学思想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的抗日舆论宣传
8
作者
李胜佳
机构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130-131,共2页
文摘
《生活》周刊系1925年10月10日由黄炎培创办于上海,初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以刊载职业教育信息等内容为主。1926年邹韬奋接办之后,刊物逐渐演变为以反映和探讨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杂志。"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办刊宗旨发生很大变化,以针砭时弊、宣传抗日救国为主要内容,成为一份著名的新闻时政刊物。本文拟对"九一八"事变之后《生活》周刊的抗日舆论宣传做一考察分析。
关键词
《生活》周刊
“九一八”
事变
抗日舆论
分类号
G219.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独立评论》与“九一八”事变
9
作者
莫镇湖
机构
安徽大学历史系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第7期102-104,121,共4页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以胡适为首的北方知识分子以《独立评论》为阵地,对该事变给出自己的建议,期望国民政府能在国联的监督之下直接进行谈判,以空间换时间,大力发展国家实力,并幻想日本主动让步。但最终这些建议都没被采纳或实现,证明了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化及其对侵略者认识的不足。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独立评论》
国联
国民政府
Keywords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Independent Comment
League of Nations
National Government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的国庆纪念化
10
作者
郭沫若
出处
《郭沫若学刊》
2018年第3期1-1,共1页
文摘
“九一八”87周年来临.这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国耻”纪念日.无数先贤,志士仁人,为了把这个民族耻辱的纪念日“国庆纪念化”,不惜流血牺牲……如今,“九一八这个国耻纪念日”已经“国庆纪念化”,更要警钟长鸣.我们一定要在党的领导下倍加努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盛.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纪念日
国庆
党的领导
中国人
国耻
分类号
K26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速读·视界 纪念“九一八”事变82周年
11
出处
《中国报道》
2013年第10期12-13,共2页
文摘
9月18日上午9时18分,沈阳全市鸣响防空警报三分钟。这期间,沈阳广播电视台中断正常节目,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画面和警报声音,在市区规定区域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一律停驶鸣笛。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视界
速读
纪念
防空警报
广播电视台
振兴中华
机动车辆
分类号
E195.2 [军事—军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中,辽西地区抗日活动散记
12
作者
郭树民
机构
神父
出处
《中国天主教》
1995年第4期18-19,共2页
文摘
自张学良将军东北易帜,和南京中央政府统一后,日本侵略者对东北大好河山早已垂涎三尺,按撩不住吞并东北的野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主义,日军铁蹄所到,势如破竹,从此东北人民过了14年的牛马生活。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辽西地区
抗日活动
“九·一八”事变
日本侵略者
不抵抗主义
东北易帜
东北抗日义勇军
蒋介石
中央政府
分类号
B97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我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
13
作者
赵玉珍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文摘
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我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赵玉珍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出现了国共两党从十年血战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最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拯救...
关键词
蒋介石
“九一八”
事变
国民党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
共产党
中共中央
国共合作
中国共产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前后哈尔滨人民的反日斗争
14
作者
孙风云
王明阁
奚介凡
出处
《北方论丛》
1978年第2期90-98,107,共10页
文摘
英雄的哈尔滨人民,有同国内外敌人斗争的光荣革命传统。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为了驱逐日寇,解放东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为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斗争传统,我们仅就一九三一年前后哈尔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英勇斗争的历史,作一简略的概述。
关键词
哈尔滨
人民
反日斗争
“九一八”
事变
帝国主义侵略
革命传统
党的领导
解放事业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兴起
15
作者
徐首军
孙凤云
施振兴
出处
《北方论丛》
1979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文摘
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东三省的人民,东三省的一部分爱国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协助之下,违反国民党政府的意志,组织了东三省的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东北人民
抗日斗争
《论联合政府》
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民党政府
毛泽东同志
不抵抗政策
分类号
K264.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事变与苏联的不干涉政策
被引量:
3
16
作者
王真
机构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5,共7页
文摘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事变实行中立的不干涉政策,主要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考虑,即力图为其赢得一个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不干涉政策的策略意义在于避免卷入对日冲突,不给日本制造事端提供口实,同时又可利用它作为同日本进行外交斗争的工具。但苏联在实行不干涉政策时是把中立与道义相区分的,政策上表现为中立,道义上却体现出对中国抗日军民的同情。不干涉政策的实质是一种妥协,这本身无可非议。但苏联对日妥协中有损及中国主权的因素,使不干涉政策偏离了正确轨道。不干涉政策具有复杂性,但不能得出苏联鼓励日本侵略中国的结论。
关键词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
苏联
不干涉政策
日本
国家战略利益
中国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
被引量:
6
17
作者
张润峰
孙桂茹
机构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出处
《房材与应用》
2002年第6期35-37,共3页
文摘
本文介绍以智能控制器组成的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作为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的核心。论述了该系统的性能特点,为建筑自动化提供了更好、更完善、高性能价格比的最佳解决方案。
关键词
“九一八”
历史博物馆
智能分区
解说系统
分布式系统
现场控制器
Keywords
Distributed system
Interpretation system
Intelligent zoning
Local controller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日在国联围绕伪满洲国交涉始末
18
作者
孙文政
李雅欣
董喜红
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南昌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20-2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江桥抗战与国联调查团研究”(19BSS053)。
文摘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将日军武装入侵东北问题,依据国联盟约申述到国联。从1932年9月22日,国联行政院第一次讨论中日纠纷会议开始,中、日在国联围绕日军撤兵问题展开交涉。到12月10日,在中日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成立国联调查团来中国调查,其间,日本为转移视线,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从此中日又围绕“一·二八”事变展开交涉。在中日上海停战协定签订前,日军已在东北扶植伪满洲国,从此中日又围绕伪满洲国问题开展交涉。《国际联盟调查团报告书》虽认定伪满洲国为非法政府,但伪满洲国已既成事实,且日本为实现大陆政策退出国联,使国民政府依赖国联调解政策失败,国联调解失败是列强推行绥靖政策结果,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而且最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关键词
“九一八”
事变
“一·二八”事变
国联调查团
Keywords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The January 28th Incident
Lytton Commission
分类号
K265.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D829.313 [政治法律—外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的书写向度
被引量:
2
19
作者
乌兰其木格
机构
北方民族大学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4-51,共8页
文摘
一、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的创作实绩 少数民族作家作为中华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法西斯的悍然进犯,他们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无旁贷地投入到抗敌斗争的爱国行动中。少数民族作家怀着对祖国母亲的深切挚爱,控诉着残暴的日本侵略者,以高昂的爱国激情奋力吹响抗日战争的号角,以此召唤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抗日斗志与家国情怀。
关键词
少数民族作家
抗战文学
“九一八”
事变
向度
书写
抗日战争
日本法西斯
日本侵略者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弘扬长征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被引量:
1
20
作者
唐双宁
机构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
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
中国光大集团党委
出处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25,共2页
文摘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崇拜英雄的年代。长征的英雄,就是我们世界观形成时期最崇拜的英雄。我淡三个问题。 一、十一路红军的长途征战——对长征的一种新认识。几十年来,我几乎走遍了红军长征所有重大事件发生地,也对长征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思考。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在《从完整意义上认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红旗文稿》2015年第23期)一文中,主要观点是:长征是“九一八”事变后,各路红军以北上抗日、应对国民党“围剿”、扩大革命根据地、打通同苏联的通道为主要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长途征战;
关键词
长征精神
中国故事
“九一八”
事变
红军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
革命根据地
形成时期
研究成果
分类号
D64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地下抗战
焦润明
李媛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张学良、蒋介石与“九一八”事变时的不抵抗主义——基于张学良回忆的讨论
李东朗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九一八”事变后的社会教育界救国教育活动述论
刘宏
《保定学院学报》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九一八”事变视域下的中学爱国主义教育
陈程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外交
金安泰
《史学集刊》
198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亚洲主义”意识形态的政策化
刘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热流》与王统照“九一八”前后文学思想的过渡
李莹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周刊的抗日舆论宣传
李胜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独立评论》与“九一八”事变
莫镇湖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九一八”的国庆纪念化
郭沫若
《郭沫若学刊》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速读·视界 纪念“九一八”事变82周年
《中国报道》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九一八”事变中,辽西地区抗日活动散记
郭树民
《中国天主教》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论从“九一八”事变到“八一五”光复我党对蒋介石政策的变化
赵玉珍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九一八”前后哈尔滨人民的反日斗争
孙风云
王明阁
奚介凡
《北方论丛》
197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的兴起
徐首军
孙凤云
施振兴
《北方论丛》
197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九一八事变与苏联的不干涉政策
王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智能分区解说系统
张润峰
孙桂茹
《房材与应用》
200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日在国联围绕伪满洲国交涉始末
孙文政
李雅欣
董喜红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少数民族抗战文学的书写向度
乌兰其木格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弘扬长征精神 讲好中国故事
唐双宁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