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
1
作者 董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2-136,113,共6页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满第一次世界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明治宪法 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日本政治 法西斯主义 天皇 “九·一八”事变前 军部 军队 国家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旗草原所哺育的——为纪念端木蕻良逝世三周年而作
2
作者 闻敏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9-66,共8页
关键词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 曹雪芹 为纪念 “九·一八”事变前 土地资本 端木蕻良小说 作品 大草原 创作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死场》:生命荒原的赤裸展现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智慧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03-104,共2页
萧红的杰作《生死场》,历来被称为抗日文学的典范,其抗日主题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笔者则认为,抗日决不是《生死场》的唯一主题,它表现的是关于生命、生存等具有终极意义的问题。萧红在这部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人类一定时期的生命原态。
关键词 《生死场》 萧红 生命意识 生存状态 生与死 抗日文学 女性命运 “九·一八”事变前 生命价值 女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