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一八”事变后学生的请愿示威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应对 被引量:14
1
作者 左双文 郭秀文 栾成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8-104,共7页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引起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各地学生纷纷到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并由对外抵抗的诉求延伸到开放民众运动等对内的诉求,由对内的诉求发展到将矛头明确指向政府。形式也由温和的请愿变为激烈...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引起广大民众的强烈不满,各地学生纷纷到南京向国民政府请愿,并由对外抵抗的诉求延伸到开放民众运动等对内的诉求,由对内的诉求发展到将矛头明确指向政府。形式也由温和的请愿变为激烈的示威。国民政府最初采取的是外宽内紧,慰勉劝阻的对策,后随着学运的不断升级,而改为武力驱散。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基本上还是一种“有限强制”的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学潮 国民政府政府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满铁 被引量:4
2
作者 宋金玲 刘素范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7-71,共5页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在“九·一八”事变前就扶持各种反动势力 ,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 ,满铁的经营危机加快了“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步伐 ,成为引发“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 ;满铁...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在“九·一八”事变前就扶持各种反动势力 ,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 ,满铁的经营危机加快了“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步伐 ,成为引发“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 ;满铁直接参与了“九·一八”事变 ,为日本关东军提供军需军运 ,致使中国全东北沦陷。“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严重步骤 ,也使满铁攫取东北铁路权益的侵略活动达到高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铁 “九·一八”事变 东北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市商会的民主抗日动向——兼谈商会与国民政府之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郑成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91-96,162,共7页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曾采取强制手段对商会等民间社会团体进行整顿和改组,实施严格监督和控制。经过整理后,商会的力量的确有较大的削弱,但并非完全失去独立性,处于屈从政府意志的附属地位。“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市商会的...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曾采取强制手段对商会等民间社会团体进行整顿和改组,实施严格监督和控制。经过整理后,商会的力量的确有较大的削弱,但并非完全失去独立性,处于屈从政府意志的附属地位。“九·一八”事变后,上海市商会的民主抗日活动不仅超越了“在商言商”的信条,而且逾越了政府政策所许可的范围,与政府政策的导向形成鲜明的对比。上海市商会所发布的宣言通电从舆论上给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迫使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政策。尽管商会的意志和要求屡屡遭致政府的抑制和漠视,但上海市商会为维护商人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上海市商会 民主抗日 国民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九·一八”事变对关内移民东北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范立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7-75,共9页
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给民国以来关内人民的“闯关东”运动带来了深刻影响。它一方面使关内人民出关受阻,移民数量骤减,中断了正常的移民进程;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它使“九·一八”事变后关内与东北间人口的迁移... 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给民国以来关内人民的“闯关东”运动带来了深刻影响。它一方面使关内人民出关受阻,移民数量骤减,中断了正常的移民进程;另一方面,也是更为主要的,它使“九·一八”事变后关内与东北间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发生了根本变化,完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其发展随着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移民 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九·一八”事变后孙科内阁对日绝交宣战计划及其破产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成亮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1期84-89,共6页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对日绝交 陈友仁 孙科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对日政策 中政会 胡汉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选择 被引量:1
6
作者 龚鹏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5-38,共4页
面对"九·一八"事变所导致的空前严峻的国难,每个知识分子都作出了不同的救国选择,走出了不同的救国之路。文章以邹韬奋、胡适、翁文灏、梁漱溟的救国选择为代表来分析自由知识分子的救国之路。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九·一八”事变 救国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
7
作者 董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32-136,113,共6页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 “九·一八”事变与战前日本政治董伟本世纪30年代,为了摆脱严重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体系中明显地出现了两种选择:新政策和法西斯主义。德国、日本与意大利是后者的典型;前者有美国的新政和挪威、瑞典等福利国家。法西斯主义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满第一次世界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明治宪法 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日本政治 法西斯主义 天皇 “九·一八”事变 军部 军队 国家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8
作者 陈永祥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82-85,共4页
美国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经历了一个由消极观望 ,到与国联合作 ,再到“不承认主义”的过程 ,总的趋势是朝着逐渐强硬的方向发展。但由于美国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实质性行动 。
关键词 美国 “九·一八”事变 国际联盟 “不承认主义”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英国、国联对日政策演变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英国和国际联盟如何应对"九·一八"事变,对当时局势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九·一八"事变之后,英国的远东外交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国际联盟也做了维护和平现状的努力,但是英国的远东外交和国际联盟的努... 英国和国际联盟如何应对"九·一八"事变,对当时局势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九·一八"事变之后,英国的远东外交政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国际联盟也做了维护和平现状的努力,但是英国的远东外交和国际联盟的努力终告失败,原因就在于它们始终停留在"不承认"政策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国际联盟 “九·一八”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后学生运动的态度——兼论影响其处理方式的主客观因素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成飞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141,共9页
"九·一八"事变后,学生出于民族义愤起而向政府请愿示威,要求强力应对日军之入侵,蒋介石政府一时陷入被动。蒋介石为了维护政府形象、争取时间压制地方军人、控制内部派系纷争及大举武力"剿共",对学生运动采取... "九·一八"事变后,学生出于民族义愤起而向政府请愿示威,要求强力应对日军之入侵,蒋介石政府一时陷入被动。蒋介石为了维护政府形象、争取时间压制地方军人、控制内部派系纷争及大举武力"剿共",对学生运动采取软硬兼施之措施,但说教之余内心已充满厌恶。他在激烈指责共产党鼓动学生反对政府之不良用心时,亦对地方派系和党内"学生同情派"极表不满。蒋介石希望以其威望左右学生运动的努力无法达到预期之结果后,对学生"指手画脚"之行为再不愿容忍,这自然使蒋介石政府和学生日渐疏远,两者之关系也慢慢失去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对日政策 学生运动 “九·一八”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皇姑屯炸车案与“九·一八”事变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小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2-115,共4页
皇姑屯炸车案与“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长期以来,史界的莘莘学子们已用了不少笔墨来阐述这两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后果及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但却从来未有将二者联系起来,剖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笔者... 皇姑屯炸车案与“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长期以来,史界的莘莘学子们已用了不少笔墨来阐述这两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后果及其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但却从来未有将二者联系起来,剖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笔者认为这两个事件不仅内在联系极为紧密,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而且恰恰是因为这种因果关系导致日本法西斯军人更加嚣张,一发而不可收拾。此问题对后人颇有启示,故撰此文,以就教于读者和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张作霖 皇姑屯 日本关东军 日本军部 因果关系 日本法西斯 日本政府 石原莞尔 军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政治思想新主题的形成
12
作者 李佑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6-10,共5页
抗日救亡,是“九·一八”事变后毛泽东政治思想的新主题。本文从“政治主题与历史主题的偏离”、“北上抗日方针的确立”、“抗日救亡新主题的正式形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证。
关键词 毛泽东 “九·一八”事变 新主题 政治主题 北上抗日方针 历史主题 共产国际 政治思想 瓦窑堡会议 日本帝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与美国对华对日政策
13
作者 秦兴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41-48,共8页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执行“不偏袒”的调停方针,只注重维系美日关系,对此不愿涉足过深,这本身是对侵略者的最大偏袒.1931年11月,日本攻锦州,美国从所谓“不偏袒”向所谓“不承认主义”转变,但这并不能束缚住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 “九·一八”事变后,美国执行“不偏袒”的调停方针,只注重维系美日关系,对此不愿涉足过深,这本身是对侵略者的最大偏袒.1931年11月,日本攻锦州,美国从所谓“不偏袒”向所谓“不承认主义”转变,但这并不能束缚住日本,日本宣布退出国联,宣告了美国对华对日政策的失败.美国实行这种政策,主要是受国内孤立主义的牵制和美日贸易的影响;是对苏联和中国人民革命力量的恐惧;也是为了维护在东北的门户开放政策和挽救南京政府的声望和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不偏袒 不承认主义 孤立主义 伪满州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学良“九·一八”不抵抗原因新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丛彩娥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18-21,共4页
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不战而退 ,不仅仅是奉行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的结果 ,还有其错综复杂的内在原因。他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形势估计不足 ;对蒋介石、日本政府、国际联盟抱有幻想 ;事变前东北防备松弛 ,事变后希求事态... 张学良“九·一八”事变不战而退 ,不仅仅是奉行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的结果 ,还有其错综复杂的内在原因。他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形势估计不足 ;对蒋介石、日本政府、国际联盟抱有幻想 ;事变前东北防备松弛 ,事变后希求事态不扩大 ,轻易撤兵 ,延误了战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蒋介石 张学良 日本关东军 日本政府 不抵抗主义 依赖国联 不扩大方针 “九·一八事变 顾维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沟桥事变后,共产国际、苏联和东北抗日斗争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鸿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54-59,共6页
卢沟桥事变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待中国的关内和东北的抗日战争有明显区别,对东北抗日战争的态度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援助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并在其处于困难境况时允许部队人员过境休整,以至最后出兵东北,帮助中国迅速取得抗战胜利方... 卢沟桥事变后,苏联和共产国际对待中国的关内和东北的抗日战争有明显区别,对东北抗日战争的态度也具有两面性:既有援助东北抗日联军斗争,并在其处于困难境况时允许部队人员过境休整,以至最后出兵东北,帮助中国迅速取得抗战胜利方面;也有限制东北抗联斗争和中国革命斗争,和在《苏日中立条约》、《雅尔塔协定》中损害中国主权的方面。苏联对中国东北抗日斗争采取的“中立主义”方针是其民族利己主义的体现,在所签条约中损害中国主权是其推行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抗日联军 苏联政府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 东北抗联 抗日游击战争 中国东北 苏日中立条约 卢沟桥 “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西安事变的群众基础
16
作者 姚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6-80,共5页
六十年前的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周恩来曾指出,西安事变的发动,虽然主要是由于张杨两将军爱国抗日的决心,同时,也是由于在不断高涨的人民群众爱国抗日运动的... 六十年前的西安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它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周恩来曾指出,西安事变的发动,虽然主要是由于张杨两将军爱国抗日的决心,同时,也是由于在不断高涨的人民群众爱国抗日运动的有力推动下发动的。过去学术界多从中国共产党或张学良、杨虎城个人的角度着眼于西安事变的研究,本文则拟就西安事变的群众基础问题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事变 群众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 蒋介石 杨虎城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救国会 “九·一八”事变 抗日民主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二六”事件、“双十二”事变和“七·七”事变
17
作者 金卫星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3期9-18,共10页
关键词 对外战略 西安事变 军部 “七·七”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华北 和平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望渤澥 云海茫茫——纪念孙以悌先生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向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29,共4页
孙以悌先生逝世已经63年,但在我们的心目中,他始终存在。《诗》云:“岂不尔思,我心忧伤”,正表达了我们的心情。那是1934年春,一天,张苑峰(政烺)得到北大三院以悌同宿舍的同学通知:“不知为了什么,孙以悌卖光了所有衣物。”苑峰立时找到... 孙以悌先生逝世已经63年,但在我们的心目中,他始终存在。《诗》云:“岂不尔思,我心忧伤”,正表达了我们的心情。那是1934年春,一天,张苑峰(政烺)得到北大三院以悌同宿舍的同学通知:“不知为了什么,孙以悌卖光了所有衣物。”苑峰立时找到我,约定当晚去三院宿舍,探询究竟是为了什么?一直等到晚上11点多,以悌始终没有回来。我们不能再等,因为宿舍要锁大门,只好回自己的宿舍。第二天听说,孙以悌已去天津。那天晚上,可能是他隔玻璃窗看到我们两人而躲开,我们走后他才进屋,第二天一早离京去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语言研究所 《读卖新闻》 书同文 “九·一八”事变 永字八法 中国古代史 傅斯年 北大 书法 《说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人》——舒群的一本轶诗集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福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4-135,共2页
前几年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署名李邨哲的新诗集《黑人》。“李邨哲”是舒群用过的名字,而“黑人”也是他用过的一个笔名。这会不会是舒群的诗集呢?但从所见到的舒群研究资料来看,似乎从没有提到过有诗集出版。于是我做了详细的笔记,准备... 前几年在图书馆里找到一本署名李邨哲的新诗集《黑人》。“李邨哲”是舒群用过的名字,而“黑人”也是他用过的一个笔名。这会不会是舒群的诗集呢?但从所见到的舒群研究资料来看,似乎从没有提到过有诗集出版。于是我做了详细的笔记,准备当面向舒群先生请教。可是当我敲开舒群先生的家门时,已经晚了,舒群先生刚刚去世。问亲属,都不很清楚,无奈只好将这没有解决的问题连同一张带回的舒群先生的讣告放置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 诗集 研究资料 中秋节 “九·一八”事变 蒋光慈 图书馆 卖花女 出版时间 解决的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中的统战工作 被引量:2
20
作者 邱继勇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4-119,共6页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里坚决抵制王明“左”倾路线干扰,较之政治、军事战线更早地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壮大了党的文化工作队伍。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在文化领域里的统战工作与政治、军事战线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对...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域里坚决抵制王明“左”倾路线干扰,较之政治、军事战线更早地开展了统一战线工作,壮大了党的文化工作队伍。抗日战争爆发后,党在文化领域里的统战工作与政治、军事战线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对团结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力量,孤立顽固势力,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统一战线政策 文化领域 统战工作 中国共产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左联” “左”倾路线 统一战线工作 “九·一八”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