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主体”生成实践:青年文化遗产保护志愿服务的行为机制
1
作者 唐海源 良警宇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3,共10页
本文从休闲视角出发,以我国民间组织中的海内外青年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构了青年文保志愿者行为决策模型。研究表明,青年文保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身体-主体”生成实践,即文保志愿服务是青年“身体... 本文从休闲视角出发,以我国民间组织中的海内外青年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建构了青年文保志愿者行为决策模型。研究表明,青年文保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身体-主体”生成实践,即文保志愿服务是青年“身体-主体”生成的重要途径,主体生成是青年参与文保志愿服务的理想结果。在文保志愿服务过程中,意识主导的理性决策引发青年志愿者的报名行为,休闲面向的身体决策往往让青年志愿者持续参与志愿服务。本研究为计划行为理论与休闲理论提供了中国情境下的经验证据,为促进青年文保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主体 青年志愿者 文化遗产 志愿服务 行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兴球 刘晓娴 刘宗瑞 《水利经济》 2015年第6期34-36,44+80,共5页
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社会经济现状及现有的水资源合作开发基础,借鉴国际上水资源开发的成功合作经验,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框架,构建涵盖国家、地方、社会和市场4个层面的多主体合作,以期为推进湄公河流... 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社会经济现状及现有的水资源合作开发基础,借鉴国际上水资源开发的成功合作经验,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多主体合作机制框架,构建涵盖国家、地方、社会和市场4个层面的多主体合作,以期为推进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合作提供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水资源开发 主体合作 合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会-企业关系模式对不同规模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多主体仿真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威 胡恩华 +1 位作者 单红梅 张龙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2-239,共8页
中国工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激烈对抗、消极追随和团结协作三种关系模式。论文构建多主体仿真模型,研究不同企业规模下的三种工会-企业关系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不同规模企业绩效的动态演化机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小,三... 中国工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激烈对抗、消极追随和团结协作三种关系模式。论文构建多主体仿真模型,研究不同企业规模下的三种工会-企业关系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不同规模企业绩效的动态演化机制。结果表明:企业规模越小,三种关系模式下员工投入水平和企业绩效波动频率越高、幅度越大,企业越不稳健;企业规模越大,消极追随模式下企业绩效初期出现短暂高绩效的时滞越久;相同规模时,团结协作模式下的企业绩效优于消极追随模式,激烈对抗模式下的企业绩效表现最弱;企业规模越大,团结协作模式的优越性越突出。研究结论可以为工会-企业关系的发展和企业绩效提升提供建设性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绩效 工会-企业关系 企业规模 主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契约机制的农户-龙头企业合作渠道绩效研究——以浙江省农户调研样本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柴攀峰 张胜男 +1 位作者 范光明 黄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3742-3746,共5页
从心理契约机制的视角对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渠道关系深入研究,构建创新理论模型并运用浙江省农户样本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龙企与农户的内部心理契约治理机制对农业合作经营渠道绩效有显著作用,通过内部心理默契机制... 从心理契约机制的视角对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合作渠道关系深入研究,构建创新理论模型并运用浙江省农户样本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龙企与农户的内部心理契约治理机制对农业合作经营渠道绩效有显著作用,通过内部心理默契机制和外部控制机制共同作用,可以有效解决公司与农户合作渠道关系治理失灵问题,最终提高双方的经营效益,促进整个农业走向全面协同、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契约 农户-龙头企业 合作机制 渠道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来自经验取样法的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夏天添 王慧 +1 位作者 阙明坤 张振铎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技术转移理论,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提... “如何进一步提高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质量与效率”是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目标。基于技术转移理论,通过连续5个学期的经验取样调查,检视了“学科-产业”融合机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的深层影响机制“。学科-产业”融合机制会提升高校的知识吸收能力,进而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而企业参与可以显著调节这一间接提升作用。研究认为相关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的协同机制,坚持推动“学科-产业”融合创新,构建“产教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学科建设,促进学生理论研究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进而为我国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供给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产业”融合机制 创新型人才培养绩效 高校资源转化能力 企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你”世界:“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师生沟通取向 被引量:15
6
作者 龚怡祖 朱园园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4-118,共5页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是有关主体属性的哲学认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体现了教育主体观的深刻嬗变,推动着师生关系由对象化领域向交往领域挺进。其中,"类主体"思想奠定了新型教育主体观,"主体间交往"提供了师生沟...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是有关主体属性的哲学认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体现了教育主体观的深刻嬗变,推动着师生关系由对象化领域向交往领域挺进。其中,"类主体"思想奠定了新型教育主体观,"主体间交往"提供了师生沟通的实践机制,"我-你"世界勾勒出师生沟通的现代取向。为了突破对象化语境,迈入"我-你"世界的殿堂,教育主体需要彰显沟通德性、调整沟通姿态、拓展沟通疆域:共树"师道"和"学道"两种尊严,将工具沟通姿态升华为心灵沟通姿态,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为完整的"生活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师生沟通 主体关系 主体间性 交往机制 "我-你"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立医院绩效文化建构路径实践研究
7
作者 王霞 唐佳骥 +3 位作者 杨瑶 如婳 许欣悦 王古岩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21,共4页
以公立医院TR医院为样本,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绩效文化建设难题,构建“制度-行为-文化”协同转化理论模型。通过将沙因文化分层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交叉融合,提出制度设计划定行为边界、行为引导促进规范落地... 以公立医院TR医院为样本,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绩效文化建设难题,构建“制度-行为-文化”协同转化理论模型。通过将沙因文化分层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与社会认知理论交叉融合,提出制度设计划定行为边界、行为引导促进规范落地、文化内化形成价值认同的3阶段路径。提出“医疗适配性”,揭示组织文化理论与医疗特殊性的适配边界,开发“三级联动绩效管理”“全资源效率模型”等工具,形成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管理融合的实践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文化 绩效文化 制度-行为-文化转化机制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旭辉 张培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2-36,共5页
文章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选择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区域功能定位,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层面构建了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1-熵权主客观组合评价方法和线性... 文章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选择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区域功能定位,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生态建设和人民生活等层面构建了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经济社会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1-熵权主客观组合评价方法和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对13个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开发主体功能区 经济社会发展绩效 G1-熵权组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再造与多元参与:“村民自办文化”的实践机制——基于内蒙古邓村的田野考察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继文 良警宇 辛媛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3-112,共10页
在我国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转型过程中,“村民自办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社会”为理论分析视角,基于对内蒙古邓村“村民自办文化”实践的田野... 在我国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农村公共文化政策转型过程中,“村民自办文化”已经成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内生机制进而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本文以“国家-社会”为理论分析视角,基于对内蒙古邓村“村民自办文化”实践的田野考察发现:在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社会内生主体在国家文化行政部门的政策推进下得以再造,文化供给主体日趋多元,形成了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志愿者、村民等多元主体构成的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系统。通过政府的规范和引导、文化志愿者的组织和创作、村民的认同和支撑,多元文化主体在“村民自办文化”实践共同体中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联结的实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 村民自办文化 多元主体 实践机制 文化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实践模式与治理机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韩文龙 朱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8-46,共9页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着担保难、抵押难、风险大等困境。在重新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变迁历程基础上构造一个实施主体-实现机制-经济绩效考察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对内嵌于政府主导型、金融机构主导...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面临着担保难、抵押难、风险大等困境。在重新审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变迁历程基础上构造一个实施主体-实现机制-经济绩效考察的理论分析框架,进而对内嵌于政府主导型、金融机构主导型和农民自主型三种不同的现实探索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创新与实施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动力,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透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其主体应该是农民和金融机构,而政府应当发挥辅助作用,尤其在市场发育完善的地区更应当充分发挥农民和金融机构在博弈中的作用,政府只作为“守夜人”负责规范和监督各方主体的行为,这样能产生更大的经济绩效。未来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制度的路径依赖的强化方向应是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使用权 三权分置 抵押贷款 实践模式 治理机制 “主体-机制-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 被引量:8
11
作者 丁丽柏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8-134,共7页
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自身需求为依托,可以发现学界所认为的其存在的"缺陷"中有许多并非真正缺陷,如未将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的主体扩展到私主体、临时仲裁庭的设计不合理、争端解决机制的执行力度及惩罚措施不... 若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的自身需求为依托,可以发现学界所认为的其存在的"缺陷"中有许多并非真正缺陷,如未将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的主体扩展到私主体、临时仲裁庭的设计不合理、争端解决机制的执行力度及惩罚措施不适当等。而该争端解决机制在仲裁员回避、仲裁裁决形成方式及仲裁裁决的复核等方面确实存在不足,应当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 适格主体 仲裁制度 执行力度 惩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决策战略绩效协商评价
12
作者 王宗军 肖德云 +1 位作者 蒋元涛 杨琳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7-118,共2页
本文从企业内部动因和外部约束探讨了企业投资决策战略绩效协商评价理论 ,分析了企业投资决策战略绩效评价主体。
关键词 投资决策 公司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关系 战略绩效 协商评介机制 产权制度 职业经理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精准脱贫责任的法律解释 被引量:14
13
作者 蒋悟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83,共12页
政府主导精准脱贫责任,是《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与《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所确立的政治任务,也是政府的行政义务。这种责任内含的受拘束属性,在逻辑上可解构为"引导-激励"的构成要件,分别以积极性引导和契约式激... 政府主导精准脱贫责任,是《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与《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所确立的政治任务,也是政府的行政义务。这种责任内含的受拘束属性,在逻辑上可解构为"引导-激励"的构成要件,分别以积极性引导和契约式激励作为初级规则与二级规则。在可供监测的初级要件上,政府应担当的脱贫责任导向外化为财政供给责任、造血式脱贫变革责任与社会资源整合责任三个维度。在激励担当的二级要件上,政府主导精准脱贫责任的内生要素应遵循责权利相统一的法治思维,以角色担当、说明回应与责任追究作为建构准则,并注重精准脱贫成效的考核与政府脱贫治理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脱贫责任 引导-激励机制 脱贫绩效 责权利原则 国家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雇主品牌的信息及其认知如何影响内部雇员?——基于自洽性理论视角的解释 被引量:3
14
作者 皇甫刚 李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雇主品牌体现着企业外部市场形象特征,以往对其的研究集中于招聘与求职,对企业内部雇员的影响及其机制却缺乏研究。基于品牌的工具-象征属性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企业雇主品牌具有影响其内部雇员的理想自洽性机制,不仅是雇主品牌工具属性,... 雇主品牌体现着企业外部市场形象特征,以往对其的研究集中于招聘与求职,对企业内部雇员的影响及其机制却缺乏研究。基于品牌的工具-象征属性理论框架,研究发现企业雇主品牌具有影响其内部雇员的理想自洽性机制,不仅是雇主品牌工具属性,且雇主品牌象征属性与员工理想自我形象相一致,也正向影响组织公民行为,而领导与员工交换在其中起正向调节作用。这个结果提示不仅雇主品牌使内部员工获得了组织提供的工具性效用,而且开放、鲜明的组织形象特征信息及其传播,也可使员工获得组织象征价值的心理体验;员工追求的理想自我形象与雇主品牌象征属性相一致,可以强化其自我形象提升的体验,使其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这种角色外绩效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雇主品牌 工具-象征属性 理想自洽性机制 组织公民行为 绩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及其控制
15
作者 刘书兰 甘璐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6-26,共1页
1、代理人履约费用。代理人履约费用是指代理人履行代理职责所必须花费的成本。由于委托代理关系是合同关系,公司董事会聘任总经理为代理人,在该公司的章程中明确规定了总经理应当履行的职责,并且通常采用允许代理人在委托人所交付... 1、代理人履约费用。代理人履约费用是指代理人履行代理职责所必须花费的成本。由于委托代理关系是合同关系,公司董事会聘任总经理为代理人,在该公司的章程中明确规定了总经理应当履行的职责,并且通常采用允许代理人在委托人所交付经营的企业资产中直接以履约费用的方式支付其应得的报酬,这通常构成了公司管理费用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委托-代理成本 中国 成本控制 财务管理 公司治理结构 经营绩效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票期权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16
作者 倪爱东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5期96-98,共3页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灵活、极富创意的激励机制,其出发点是激励经理人员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以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双赢"的目标。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已在西方国家的广泛实践中得到印证。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 股票期权作为一种长期、灵活、极富创意的激励机制,其出发点是激励经理人员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以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双赢"的目标。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已在西方国家的广泛实践中得到印证。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实施这一制度还存在一些障碍或缺乏相关条件,有必要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期权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激励机制 企业利润最大化 上市公司 委托-代理成本 成本 投资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