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的现代化的总体性阐释
1
作者 张艳涛 葛尊天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共12页
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重要属性,马克思在审视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进程时,采用的是一种总体性的方法论框架。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具有全球性、世界性的一般性要求,更有区域性、特殊性... 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重要属性,马克思在审视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进程时,采用的是一种总体性的方法论框架。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人”身上的集中体现,具有全球性、世界性的一般性要求,更有区域性、特殊性的总体性要求。准确理解和深入把握人的现代化,需要具有总体性思维,运用总体性方法,以总体性视野全面剖析人的现代化的主体自觉和创生特征,这主要体现于人作为现代化主体在“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类属性”“自在—自为—自由”“创造—生成—超越”三个层面上的辩证统一。当前,要积极探索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总体性方法阐释,进一步明确和把握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生存性需求与发展性需求、虚幻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小我与大我之间的发展转变和区别联系。从总体性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人的现代化理论,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需求,而且对于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本质特征上的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现代化 总体 辩证 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总体性的方法论问题:评卢卡奇(早期)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解 被引量:24
2
作者 孙伯鍨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75-83,共9页
卢卡奇基于对表现为实证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物化意识的批判,提出关于社会历史的总体性的思想,他认为康德敏锐地触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物化问题并对其作了妥协,提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费希特和黑格尔力图克服康德的二律背反而未能... 卢卡奇基于对表现为实证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物化意识的批判,提出关于社会历史的总体性的思想,他认为康德敏锐地触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物化问题并对其作了妥协,提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费希特和黑格尔力图克服康德的二律背反而未能奏效,只有马克思才建立起总体性的思维原则最终克服了资产阶级的物化意识。卢卡奇对总体性问题的阐释基本上符合马克思的思想,但在主体一客体关系问题上,没有摆脱唯心主义同一哲学的窠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 辩证 主体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总体论中的辩证法释义
3
作者 陈立旭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1998年第1期17-21,共5页
卢立奇根据总体的观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运动的规律和历史主客体关系的状况,揭示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可见,总体论在卢卡奇的整个学说体系中起关键作用。而卢卡奇的总体论也决非空洞无物,而是充满了辩证法。
关键词 卢卡奇 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 辩证 无产阶级 理论与实践 主体和客体 “意识” 历史总体 历史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被引量:1
4
作者 石敏敏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S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卢卡奇 总体辩证 《历史与阶级意识》 无产阶级 西方马克思主义 黑格尔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科学主义 主体与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辩证法·历史观——评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斌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3期18-25,共8页
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以一部《历史和阶级意识》,引起了半个多世纪何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而这场争论现在又从国外发展到了国内.这场争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对卢卡奇本人的思想作何评价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 匈牙利哲学家卢卡奇以一部《历史和阶级意识》,引起了半个多世纪何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争论,而这场争论现在又从国外发展到了国内.这场争论所涉及的不仅仅是对卢卡奇本人的思想作何评价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如何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及其理论体系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深化这场讨论是很有意义的.本文试就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范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重构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学术界的同志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历史辩证 总体性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 《历史和阶级意识》 马克思主义辩证 主体和客体 历史观 主体与客体 黑格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体性的辩证法和实践的逻辑——论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
6
作者 石敏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8年第2期37-40,共4页
一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他提出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马克思逝世之后出现并日益发展的非价值化的辩证法观念。卢卡奇认为,在这种辩证思维中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使得辩证法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 一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的核心思想是总体性的辩证法。他提出这一思想主要是针对马克思逝世之后出现并日益发展的非价值化的辩证法观念。卢卡奇认为,在这种辩证思维中看不到人的概念,从而使得辩证法失去了革命性、批判性的人文特征。而在他看来,只有在革命的批判的实践意义上才能够正确理解辩证法的含义,所以人必须成为辩证法的核心,辩证法必须是关于人与其对象之间的实践性运作,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整体关系。这也就是卢卡奇所谓的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含义。卢卡奇认为,他所提出的总体性的辩证法也是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中具体运用过的思想方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把经济关系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关系,并在整体中考察局部。卢卡奇说,“《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就在于恢复了总体性范畴的中心地位,这一范畴曾被渗透在马克思的全部著作之中,然而却被机会主义者用科学主义代替了。”(《历史与阶级意识》,第25页,重庆,1989年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总体辩证 西方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 黑格尔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与客体 科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尔凯郭尔与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流变
7
作者 温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克尔凯郭尔并非卢卡奇偶然提及的学术注脚,而是其理解马克思的背景支援。卢卡奇在不同时期都对克尔凯郭尔作了选择性评述,并将其接受或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折心路历程逐一呈现:通过质疑克尔凯郭尔在人与世界相统一问题上遭遇的“审... 克尔凯郭尔并非卢卡奇偶然提及的学术注脚,而是其理解马克思的背景支援。卢卡奇在不同时期都对克尔凯郭尔作了选择性评述,并将其接受或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折心路历程逐一呈现:通过质疑克尔凯郭尔在人与世界相统一问题上遭遇的“审美—伦理”悖论,青年卢卡奇从心灵掘进到阶级意识,将“主体—总体”辩证图式看作马克思的认识论地平,由此创作出《历史与阶级意识》;之后,为回应该书引起的争议,盛年的卢卡奇以批判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主义为契机,尝试清除“主体—总体”辩证图式中残余的主体形而上学痕迹,开始在方法论维度正视生产实践与经济规律间的有机联系;及至晚年,当卢卡奇立足社会存在,抨击克尔凯郭尔有关主体优先性的宗教幻象时,他又把社会性的“自在—自为”运动内嵌于人性的“主体—总体”辩证图式,并根据超然的悟性,默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将经济规律置于从属地位的劳动本体论,再度退回《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主体形而上学谋划。不难看出,在卢卡奇臧否克尔凯郭尔与马克思的“主体—总体”辩证桥段中,当事人对“人之实然性和应然性的现实统一”问题所秉持的龃龉心态暴露无遗。这也恰好说明,卢卡奇一生都徘徊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与人道的马克思主义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总体”辩证图式 克尔凯郭尔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探索——论青年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 被引量:3
8
作者 车玉玲 《求是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17-21,共5页
关于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探索——论青年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车玉玲卢卡奇无疑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从20年代中期起,围绕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进行的论战从未间断过。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 关于历史进程中主体作用的探索——论青年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观车玉玲卢卡奇无疑是本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从20年代中期起,围绕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进行的论战从未间断过。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这种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辩证 青年卢卡奇 黑格尔哲学 主体作用 历史进程 无产阶级 《历史与阶级意识》 《历史和阶级意识》 资本主义 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理论 被引量:1
9
作者 雍建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61-64,共4页
总体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和出发点,他们以此理论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抨击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评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重新评价、理解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所以,不了解该理论就无法理解和认识整个西方马... 总体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的基础和出发点,他们以此理论为基础来建构自己的整个理论体系,抨击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批评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重新评价、理解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所以,不了解该理论就无法理解和认识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就无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作出中肯的评价、恰当的分析。因此,本文试图从总体性范畴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的理论意蕴,该范畴和其它理论范畴之间的关系作一番探讨,以求教于各界同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辩证 总体性原则 “西方马克思主义” 卢卡奇 总体 主体和客体 总体性范畴 社会历史过程 总体性方法 理论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列宁社会辩证法的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丽双(译)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1-28,共8页
列宁社会过程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法的"核心"——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精神和社会科学的阶级特征。基于这些基本原理,在列宁的社会辩证法结构里呈现出这样一些必要的元素,如历史性原则、总体性、... 列宁社会过程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法的"核心"——对立面的统一与斗争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精神和社会科学的阶级特征。基于这些基本原理,在列宁的社会辩证法结构里呈现出这样一些必要的元素,如历史性原则、总体性、反映/表达机制和超意识机制等。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中的主要贡献是,对处境做出具体的历史分析,以及让积极、主动的革命主体返回到社会历史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主义辩证 总体 历史性 超意识 历史的首创精神 革命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侦察思维方式的总体功能
11
作者 李锡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32-33,共2页
现代侦察思维方式是以侦察主体的认知结构、价值指向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包括侦察辩证思维、侦察形象思维、侦察直觉思维、侦察创造思维等具体思维方式在内的复杂的侦察思维系统。
关键词 思维方式 侦察活动 侦察主体 总体功能 辩证思维 犯罪信息 组织功能 经验思维 解释功能 动力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
12
作者 梅学兵 王丹 《理论月刊》 2007年第8期23-25,共3页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科学发展观在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维度,在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区别中呈现出人类主体价值维度,在和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区别中呈现出实践的人本主义维度,在和... 科学发展观的四个维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科学发展观在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维度,在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区别中呈现出人类主体价值维度,在和抽象的人道主义的区别中呈现出实践的人本主义维度,在和庸俗的经济决定论的区别中呈现出总体辩证性维度。人类主体价值维度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天人合一"维度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实践的人本主义维度和总体辩证性维度是科学发展观的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天人合一 主体价值 实践 总体辩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卡奇早期法哲学观初探
13
作者 龚廷泰 季金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4-99,共6页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蕴涵着丰富的法哲学思想。他以物化、总体性、阶级意识、主客体的统一等概念范畴表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集中分析物化及物化意识与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化之间的内在关联,考察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互动关...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蕴涵着丰富的法哲学思想。他以物化、总体性、阶级意识、主客体的统一等概念范畴表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并集中分析物化及物化意识与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化之间的内在关联,考察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阐述法律现象的功能和作用,系统表述自己的总体性的法学辩证法观点。同时,他从实践哲学层面深入阐发人的主体性历史地位,力图从逻辑上确证阶级是包括法律现象在内的社会现象发展的历史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卡奇 物化论的法哲学本体观 总体性的法哲学辩证 主体性的法哲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