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层主官要体现“主”字 |
贺志刚
|
《政工学刊》
|
2010 |
0 |
|
2
|
浅析当代社会摄影的“主”观意识创作 |
毛鸿依
|
《艺术评鉴》
|
2017 |
3
|
|
3
|
民主生活会要突出“民”和“主” |
穆华平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4
|
我的作业我做“主” |
穆艳
|
《四川教育》
|
2017 |
0 |
|
5
|
影视里的“民”与“主” |
董健
|
《剧影月报》
|
2003 |
0 |
|
6
|
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 |
潘小翠
|
《四川教育》
|
2009 |
0 |
|
7
|
“主腔”视角探究桂剧起源:以剧目《昭君出塞》为考察对象 |
张宇
|
《艺术评鉴》
|
2024 |
0 |
|
8
|
从“主客交”和“络病”论治肝纤维化的理论探讨 |
王菊
杨宇
王宝家
黄蕊
张凤
|
《国医论坛》
|
2015 |
4
|
|
9
|
构建“主辅双线,三方互动”高职教学管理新模式 |
何静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12
|
|
10
|
民族旅游地“主客”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的对比研究 |
刘永丽
黄燕玲
罗盛锋
|
《旅游研究》
|
2014 |
2
|
|
11
|
“主—导”互动模式下的数学学习——成人微学习支持服务研究 |
樊福印
|
《继续教育研究》
|
2014 |
6
|
|
12
|
“主、副修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广西大学“主、副修制”人才培养试验 |
吕小艳
潘柳燕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3
|
“主客二分”认识论主导的中小学音乐美育观 |
李立平
|
《北方音乐》
|
2017 |
1
|
|
14
|
“主辅互动”两渠道,“参转结合”三途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式解析 |
黄玲丽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1 |
1
|
|
15
|
喧宾夺主 效果不凡 |
吴永杰
李洪洋
|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
2011 |
0 |
|
16
|
浪漫的潜伏——后期新月诗派“主智诗”、“城市诗”创作简论 |
倪素平
|
《阴山学刊》
|
2004 |
1
|
|
17
|
志贺直哉初期文学的“主我理念”构建 |
马艳波
程跃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8
|
阅读教学“主问题”的设计艺术 |
冯齐林
|
《今日教育》
|
2008 |
0 |
|
19
|
班主任:做学生心理的调节者 |
周伟山
|
《今日教育》
|
2005 |
0 |
|
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词汇化 |
吴汉江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