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官不为”现象剖析及其规制 被引量:60
1
作者 金太军 张健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7,共6页
随着高压反腐和作风建设的纵深推进,中国官员的纪律性和廉洁度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却暗生了"为官不为"这一新的官场现象,表现为怕政、懒政、怠政,以及选择性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等。"为官不为"现象的... 随着高压反腐和作风建设的纵深推进,中国官员的纪律性和廉洁度明显提升。但与此同时,却暗生了"为官不为"这一新的官场现象,表现为怕政、懒政、怠政,以及选择性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等。"为官不为"现象的产生有内外双层原因:内源性包括官员价值观旁落与"权力瘦身"后的不适,激励失效与绩效不彰以及官员理念行动与改革现实脱节等;外源性则归因于政治生态的既有习性和问责的非常态化。规制"为官不为"现象,重塑官场秩序的关键在于实现考核激励的齐头并举,监督问责的三位一体,并辅之以一以贯之的法治保障。同时,还应从深化改革的大局审视当下的官场吏治,治理"为官不为"不可矫枉过正,避免过犹不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官不为” 官场秩序 政治生态 监督问责 法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官不为”行为的内容及结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37
2
作者 刘帮成 张宗贺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33,共10页
“为官不为”是当前中国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给“为官不为”行为的解读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运用探索性研究对36名公共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为官不为”行为的具体内容结构进行理论构建,来回答中国公共... “为官不为”是当前中国需要治理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给“为官不为”行为的解读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运用探索性研究对36名公共部门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理论对“为官不为”行为的具体内容结构进行理论构建,来回答中国公共部门“为官不为”行为“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公共部门“为官不为”行为主要包括态度上的不作为、动机上的不作为和心理认知上的不作为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不仅反映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公共部门人员的实际行为表现,同时还能为未来培育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有效作为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官不为” 扎根理论 公共部门 心理认知 行政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党员干部“为官不为”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丽晖 李斌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5期101-105,共5页
所谓"官不为"指的是部分党员干部不按时、不认真履行甚至完全不履行应尽的职责,是腐败不正之风的表现。其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如本领恐慌的"庸政"现象,消极懈怠的"懒政"现象,忙闲不均的"浮政"现... 所谓"官不为"指的是部分党员干部不按时、不认真履行甚至完全不履行应尽的职责,是腐败不正之风的表现。其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如本领恐慌的"庸政"现象,消极懈怠的"懒政"现象,忙闲不均的"浮政"现象,虚情假意的"拖政"现象,求稳怕乱的"畏政"现象等。导致"为官不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认知的错位、不适"新常态"的影响、考评问责的缺位、制度机制的不全等。当前,解决"为官不为"问题要从强化思想教育、净化政治生态、完善实绩考评、健全体制机制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为官不为”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严治党实践中的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及其规制 被引量:29
4
作者 石学峰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表现形态是:碌碌无为"庸"、敷衍了事"懒"、不敢担当"避"、消极怠工"散"。造成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成因主要是:从严治党力度加大,引发不良... 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表现形态是:碌碌无为"庸"、敷衍了事"懒"、不敢担当"避"、消极怠工"散"。造成领导干部"为官不为"的成因主要是:从严治党力度加大,引发不良心态和本领恐慌;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革命意志衰退;领导干部选任、考核、淘汰等体制机制存在短板;受不良文化因子及传统心理积习影响,缺乏担当精神。规制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题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以强化纪律约束为抓手,突出能力建设,做实关爱体系;以解决思想问题为根本,树稳理想信念,筑牢宗旨观念;以完善体制机制为基础,健全选任机制,规范考核体系,畅通淘汰渠道;以营造文化环境为重点,清除"为官不为"的不良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严治党 领导干部 “为官不为” 成因 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决“为官不为”问题的几点思路 被引量:11
5
作者 蔡志强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41,共4页
所谓"为官不为",指的是领导干部不能有效履职,在其岗位上未能有所作为,或者其行政过程与领导者的岗位标准之间存在较大落差。"为官不为"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其原因固然与官员思想境界和党性修养密切相关,但是也与我... 所谓"为官不为",指的是领导干部不能有效履职,在其岗位上未能有所作为,或者其行政过程与领导者的岗位标准之间存在较大落差。"为官不为"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其原因固然与官员思想境界和党性修养密切相关,但是也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三期叠加"的环境挑战有关。针对中央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为官不为"问题,形成权力运行的激励与惩戒机制,是解决"为官不为"的重要举措。为此,一要结合依法治国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尽快施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二要强化制度激励,形成领导干部在制度框架内依法行政科学用权的动力机制;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激发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和创新精神;四要通过健全完善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机制,培育优良的政治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建设 “为官不为” 责权梳理 体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干部“为官不为”行为的伦理规制 被引量:8
6
作者 盛明科 孟俏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4-62,共9页
“为官不为”行为的实质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责任过程中,其行为选择因权力、角色和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公共价值的一种行政伦理失范状态。在基层治理中,基层干部责任信念和意志、责任自律意识等内部控制功能不足,责任培育制度、责... “为官不为”行为的实质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责任过程中,其行为选择因权力、角色和利益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偏离公共价值的一种行政伦理失范状态。在基层治理中,基层干部责任信念和意志、责任自律意识等内部控制功能不足,责任培育制度、责任赏罚制度、责任监督制度等外部控制手段不力等因素,滋生了基层干部“为官不为”的行为。可见,内律及他律是确保基层干部责任行政的两个重要途径。对基层干部“为官不为”行为的治理必须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伦理规制,必须厚植优良政德、加强干部自我教育、优化责任制度建设,通过整合责任内外控制促进内律和他律的深度融合及有效互转,为基层干部的责任行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基层干部 “为官不为” 行政伦理 伦理规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为官不为”的治理困境与突破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学峰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8,109-110,共14页
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为官不为"的治理困境主要有:变异出新花样,隐蔽性更深,精准辨别难;呈现出新特点,欺骗性更强,调查取证难;凸显极强的传播性和扩散性,有效遏制难;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彻底根治难。现实危害是:搞坏官... 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为官不为"的治理困境主要有:变异出新花样,隐蔽性更深,精准辨别难;呈现出新特点,欺骗性更强,调查取证难;凸显极强的传播性和扩散性,有效遏制难;具有极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彻底根治难。现实危害是:搞坏官场风气,损害政治生态,污染从政环境;脱离人民群众,破坏干群关系,激化干群矛盾;损害人民利益,动摇执政基础,危及执政地位;阻碍改革创新,浪费宝贵资源,延误事业发展。要严格遵循渐进性与协调性相统一、针对性与实效性相统一以及长期性与系统性相统一的原则,全方位"扫描",力求找准找实"为官不为";突出治理重点,提升治理"为官不为"的针对性与精准度;构建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压缩"为官不为"的滋生空间;完善反向激励机制,强化反向激励对"为官不为"的惩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为官不为” 治理 监督 激励 问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为官不为”行为的类型与规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石学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0,共9页
“为官不为”是当前亟须面对和解决的吏治难题。“为官不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胆小怕事“不敢为”、失去好处“不作为”、贪图安逸“不愿为”及行为受限“不能为”四副脸谱示人。作为世界性难题,国外主要采取依法公开考试,亮绩... “为官不为”是当前亟须面对和解决的吏治难题。“为官不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胆小怕事“不敢为”、失去好处“不作为”、贪图安逸“不愿为”及行为受限“不能为”四副脸谱示人。作为世界性难题,国外主要采取依法公开考试,亮绩择优录用,从源头预防“为官不为”;科学绩效考核,依绩升降奖惩,以考核整肃“为官不为”;注重监督管理,立足抓早抓小,用监督抵御“为官不为”;强化惩戒举措,出重拳动刀子,以严惩整治“为官不为”。我们应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公开公正公平选拔,筑起“为官不为”防火墙;健全政绩考核体系,创新政绩考核方法,祭出“为官不为”撒手锏;构筑无缝监督链条,织密立体监督网络,拧紧“为官不为”制动阀;构建“为官不为”者淘汰机制,对“为官不为”问题形成强大威慑,多措并举形成合力重拳规制“为官不为”,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为官不为” 选拔任用 政绩考核 立体监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防卫视角下“为官不为”的根源与治理之策
9
作者 王俊峰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一些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形式多样的"懒政""荒政"现象。这些"为官不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组织防卫思想所致,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行为、避免责备和变革。从组织防卫视角来看,"为官... 一些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较为严重、形式多样的"懒政""荒政"现象。这些"为官不为"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组织防卫思想所致,其目的就是为了逃避行为、避免责备和变革。从组织防卫视角来看,"为官不为"现象产生和盛行是社会、组织和个人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因此,"为官不为"问题的有效治理需要从社会角度、组织角度以及个人角度等方面入手。具体而言,要加强社会价值观的宣传与引导,加强思想、文化和制度建设,加强自我进步和榜样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为官不为” 组织防卫 价值观 思想 文化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员干部当以“为官不为”为耻
10
作者 王勇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2-53,共2页
全面从严治党日渐深入,为了改善"为官不为"现象,应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引导"为官想为";完善考核评价与权责机制,鼓励"为官敢为";加强本领学习与锻炼,促进"为官能为"。
关键词 “为官不为” “为官敢为”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官不为”现象的治理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志杰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9期70-71,共2页
在新常态下,治理"为官不为"现象势在必行,要从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及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入手,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为官必为、为官愿为、为官能为及为官有为,以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氛围,使党风廉政建设更... 在新常态下,治理"为官不为"现象势在必行,要从完善制度建设、强化宗旨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及提高个人修养等方面入手,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为官必为、为官愿为、为官能为及为官有为,以形成良好的政治生态氛围,使党风廉政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为新常态下的各项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领导干部 “为官不为”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错免责机制的功能定位与路径建构--以规制“为官不为”问题为视角 被引量:13
12
作者 石学峰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3,共6页
容错免责机制在规制"为官不为"问题中具有重要功能,承担正向激励功能,起到鲜明的纠偏作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性突破口。构建容错免责机制的难点在于容错免责的限度难界定、容错免责的程序难生效、容错免责的结果运用难到位、... 容错免责机制在规制"为官不为"问题中具有重要功能,承担正向激励功能,起到鲜明的纠偏作用,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性突破口。构建容错免责机制的难点在于容错免责的限度难界定、容错免责的程序难生效、容错免责的结果运用难到位、容错免责的公信度难释放。构建容错免责机制,有效规制"为官不为"应合理划定容错免责限度,严格规范容错免责例外;严格规范容错免责步骤与程序,推动容错免责从虚悬提醒变成现实规制;强化容错免责结果的刚性化与规范性运用,保障容错免责结果运用到位;建立容错免责机制的平衡制度,提高容错免责机制的公信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错免责机制 规制 “为官不为” 功能定位 路径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官不为”歪风,必须坚决刹住
13
作者 周艳华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8-39,共2页
"为官不为"正在成为当前政府密切关注与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进入到了深水区,不论是经济企稳、市场秩序加固,还是培育更多积极的社会力量,为社会民生提供保障,都需要各级官员积极思考和展开行动。
关键词 “为官不为” 反腐败 治理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官不为”的交易成本分析与治理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启秦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10,共3页
"为官不为"是领导干部对待自己工作不作为或不负责的行为状态,表现为不愿为、不想为、不能为、不会为等特征。通过交易成本分析发现:干部为官将会付出决策成本、执行成本、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而领导干部选择"为官不为"则会获得... "为官不为"是领导干部对待自己工作不作为或不负责的行为状态,表现为不愿为、不想为、不能为、不会为等特征。通过交易成本分析发现:干部为官将会付出决策成本、执行成本、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等,而领导干部选择"为官不为"则会获得交易成本比较优势,即支付较少的成本,获得较多的收益。因此,治理"为官不为",应增加为官有为的正当收益,同时加大"为官不为"交易成本,包括进行理念教育与技术培训、建立竞争机制与责任机制、改善工资待遇与推进精兵简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为官不为” 交易成本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庸政懒政怠政的破解之策
15
作者 吕静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42-43,共2页
基层干部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基层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培养责任意识,杜绝庸政;认真学习理论,钻研业务,熟悉政策,杜绝懒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杜绝怠政才能... 基层干部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基层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培养责任意识,杜绝庸政;认真学习理论,钻研业务,熟悉政策,杜绝懒政;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杜绝怠政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干部 经济发展 “为官不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