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Yolox算法的碳酸盐岩储层溶洞“串珠状”异常反射智能检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傲
李宗杰
+3 位作者
刘军
闫星宇
李伟
顾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识别碳酸盐岩溶洞的传统方法主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数据的要求较高,普适性不强,效率低下且存在主观因素。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能力识别地质构造方法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盐丘、断层、地层等大尺度目标,但对于识别溶洞等...
识别碳酸盐岩溶洞的传统方法主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数据的要求较高,普适性不强,效率低下且存在主观因素。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能力识别地质构造方法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盐丘、断层、地层等大尺度目标,但对于识别溶洞等小尺度构造容易出现误判。由于不同尺度的溶洞在地震剖面上呈不同的反射特征,溶洞与“串珠状”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因此,可首先在地震剖面上识别相对大尺度的“串珠状”,然后基于“串珠状”与溶洞的映射关系识别溶洞。为此,提出了基于Yolox的“串珠状”目标检测模型网络结构,主要包括特征提取、特征加强、解耦头三个部分。输入地震剖面后,经特征提取得到不同尺度的有效特征,然后输入特征加强网络完成多尺度的特征融合,最后由解耦头获得检测框的信息,经解码后得到“串珠状”异常反射边界的位置并输出检测框。合成地震数据测试及实际地震数据测试结果表明:(1)传统方法以振幅为基础,当“串珠状”处于强同相轴及其附近时难以识别,且高值部分无法反映“串珠状”实际范围;(2)U-Net模型识别结果反映了“串珠状”的位置,但不能获得边界坐标,易将两个很近的“串珠状”误判为一个,识别准确率不高,存在错拾或漏拾;(3)Yolox模型识别结果的检测框反映了“串珠状”的位置和实际大小,同时可得到“串珠状”的具体坐标。因此,Yolox模型识别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和U-Ne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串珠状”反射
特征
特征提取
特征加强
解耦头
Yolox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分频成像的小尺度溶洞检测
被引量:
14
2
作者
朱博华
杨江峰
+3 位作者
吕秋玲
王震
马永强
张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8-544,共7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小尺度缝洞储层识别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叠前分频成像的小尺度溶洞识别技术。首先结合地震分辨率概念,通过不同主频地震子波正演模拟,说明高频地震资料对于提高小尺度缝洞体识别精度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通过分析实际...
针对塔里木盆地小尺度缝洞储层识别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叠前分频成像的小尺度溶洞识别技术。首先结合地震分辨率概念,通过不同主频地震子波正演模拟,说明高频地震资料对于提高小尺度缝洞体识别精度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通过分析实际资料小尺度"串珠状"反射特征,确定小尺度溶洞频带范围,得到分频参数;再对CMP道集进行分频叠前时间偏移,得到高频数据体;最终利用高频数据体检测小尺度溶洞。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叠前分频(高频)数据体能很好地识别常规全频带数据体上难以识别的小尺度溶洞,大大提高了小尺度溶洞的预测精度,更有利于溶洞边界、轮廓的描述,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数据相吻合,可进一步降低勘探、开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震分辨率
正演模拟
“串珠状”反射
叠前分频
小尺度溶洞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酸盐岩溶洞横向尺度变化的地震响应正演模拟
被引量:
30
3
作者
李凡异
魏建新
狄帮让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7-562,共6页
为了模拟碳酸盐岩储层中不同横向尺度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设计了具有不同横向尺度但高度和充填物相同的溶洞地质模型,分别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和物理模拟技术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研究了由溶洞宽度变化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表...
为了模拟碳酸盐岩储层中不同横向尺度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设计了具有不同横向尺度但高度和充填物相同的溶洞地质模型,分别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和物理模拟技术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研究了由溶洞宽度变化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溶洞宽度的变化会引起溶洞反射特征"串珠"中"珠"的数目发生改变,溶洞顶、底位置与溶洞绕射波的相位有对应关系,在偏移剖面中"串珠"尺度与实际溶洞尺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比同一模型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正演结果发现,所得的不同横向尺度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总的趋势是一致的,但在细节上有所差异,这表明两种正演方法具有互补性,为研究溶洞的"串珠状"地震波反射特征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溶洞
溶洞宽度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串珠状”反射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径40m溶洞距灰岩顶界面不同距离时的地震响应
被引量:
7
4
作者
孙东
王宏斌
+3 位作者
雍学善
张虎权
高建虎
董瑞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1期94-97,106,共5页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m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m时,灰岩顶界...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m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m时,灰岩顶界反射振幅变弱,内幕为强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超过150m时,对灰岩顶界反射基本没有影响,缝洞体本身以"串珠状"反射形态出现。同时,通过实钻结果的精细标定对正演结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串珠状”反射
正演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叠前分频振幅差异的溶洞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8
5
作者
孙振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2-457,共6页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中溶洞大小的识别是实际生产中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为此,介绍了一种针对碳酸盐岩溶洞尺度识别与描述的技术。采用叠前分频偏移成像方法,分析了叠前分频对多尺度溶洞刻画的优势;然后对"串珠状"反射进行时频...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中溶洞大小的识别是实际生产中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为此,介绍了一种针对碳酸盐岩溶洞尺度识别与描述的技术。采用叠前分频偏移成像方法,分析了叠前分频对多尺度溶洞刻画的优势;然后对"串珠状"反射进行时频分析,研究溶洞的频率特征,确定合理的分频参数,对CMP道集开展叠前分频偏移成像;最后进行了基于分频振幅差异的多尺度溶洞识别研究,形成了一套基于叠前分频振幅响应差异的多尺度溶洞识别技术。该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尺度的溶洞,溶洞识别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串珠状”反射
叠前分频
振幅差异
多尺度溶洞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塔里木盆地GL3井鹰山组沥青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6
作者
马庆佑
田鹏
+1 位作者
吕海涛
沙旭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6,共5页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GL3井在鹰山组发现了大量固体沥青,其主要赋存于泥晶砂屑灰岩及云质灰岩的溶孔和裂缝中.通过岩心观察、显微照片和沥青反射率(Rb)等分析,发现沥青边界较清晰,不溶于有机溶剂氯仿,无荧光显示,Rb为2.76%~2.85%,...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GL3井在鹰山组发现了大量固体沥青,其主要赋存于泥晶砂屑灰岩及云质灰岩的溶孔和裂缝中.通过岩心观察、显微照片和沥青反射率(Rb)等分析,发现沥青边界较清晰,不溶于有机溶剂氯仿,无荧光显示,Rb为2.76%~2.85%,与焦沥青的基本特征相似,表现为古油藏裂解的残迹.GL3井鹰山组沥青的发现具有两大地质意义:①沥青发育段与围岩波阻抗的差异可能是GL3井鹰山组“串珠状”地震强反射形成的主要原因,会造成对该井储层预测的偏差;②根据包裹体测温,沥青和天然气成因、埋藏史及生烃史分析,恢复GL3井古油藏的成藏过程,其大致可分为加里东中—晚期古油藏形成与喜马拉雅晚期古油藏裂解成气并转变为焦沥青残迹的两大过程.该研究这对深化古城墟隆起成藏过程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沥青
古油藏
“串珠状”反射
成藏过程
鹰山组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Yolox算法的碳酸盐岩储层溶洞“串珠状”异常反射智能检测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傲
李宗杰
刘军
闫星宇
李伟
顾汉明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40-549,共10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项目“超深层碳酸盐岩规模储集体预测与井轨迹设计技术”(P21071-3)资助。
文摘
识别碳酸盐岩溶洞的传统方法主要基于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数据的要求较高,普适性不强,效率低下且存在主观因素。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特征提取能力识别地质构造方法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盐丘、断层、地层等大尺度目标,但对于识别溶洞等小尺度构造容易出现误判。由于不同尺度的溶洞在地震剖面上呈不同的反射特征,溶洞与“串珠状”间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因此,可首先在地震剖面上识别相对大尺度的“串珠状”,然后基于“串珠状”与溶洞的映射关系识别溶洞。为此,提出了基于Yolox的“串珠状”目标检测模型网络结构,主要包括特征提取、特征加强、解耦头三个部分。输入地震剖面后,经特征提取得到不同尺度的有效特征,然后输入特征加强网络完成多尺度的特征融合,最后由解耦头获得检测框的信息,经解码后得到“串珠状”异常反射边界的位置并输出检测框。合成地震数据测试及实际地震数据测试结果表明:(1)传统方法以振幅为基础,当“串珠状”处于强同相轴及其附近时难以识别,且高值部分无法反映“串珠状”实际范围;(2)U-Net模型识别结果反映了“串珠状”的位置,但不能获得边界坐标,易将两个很近的“串珠状”误判为一个,识别准确率不高,存在错拾或漏拾;(3)Yolox模型识别结果的检测框反映了“串珠状”的位置和实际大小,同时可得到“串珠状”的具体坐标。因此,Yolox模型识别效果优于传统方法和U-Net模型。
关键词
溶洞
“串珠状”反射
特征
特征提取
特征加强
解耦头
Yolox
目标检测
Keywords
cave
"bead-shaped"reflection features
feature extraction
feature enhancement
Decoupling Head
Yolox
object dete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分频成像的小尺度溶洞检测
被引量:
14
2
作者
朱博华
杨江峰
吕秋玲
王震
马永强
张薇
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8-544,共7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P17021-6)资助
文摘
针对塔里木盆地小尺度缝洞储层识别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叠前分频成像的小尺度溶洞识别技术。首先结合地震分辨率概念,通过不同主频地震子波正演模拟,说明高频地震资料对于提高小尺度缝洞体识别精度的必要性和实际意义;然后通过分析实际资料小尺度"串珠状"反射特征,确定小尺度溶洞频带范围,得到分频参数;再对CMP道集进行分频叠前时间偏移,得到高频数据体;最终利用高频数据体检测小尺度溶洞。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叠前分频(高频)数据体能很好地识别常规全频带数据体上难以识别的小尺度溶洞,大大提高了小尺度溶洞的预测精度,更有利于溶洞边界、轮廓的描述,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数据相吻合,可进一步降低勘探、开发风险。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地震分辨率
正演模拟
“串珠状”反射
叠前分频
小尺度溶洞识别
Keywords
carbonate
seismic resolution
forward modeling
bead-like reflection
prestack frequency-segmented
small-scale cave dete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酸盐岩溶洞横向尺度变化的地震响应正演模拟
被引量:
30
3
作者
李凡异
魏建新
狄帮让
机构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CNPC物探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信学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57-56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202402)资助
文摘
为了模拟碳酸盐岩储层中不同横向尺度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设计了具有不同横向尺度但高度和充填物相同的溶洞地质模型,分别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和物理模拟技术进行了正演模拟,分析研究了由溶洞宽度变化引起的地震响应变化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溶洞宽度的变化会引起溶洞反射特征"串珠"中"珠"的数目发生改变,溶洞顶、底位置与溶洞绕射波的相位有对应关系,在偏移剖面中"串珠"尺度与实际溶洞尺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对比同一模型的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正演结果发现,所得的不同横向尺度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总的趋势是一致的,但在细节上有所差异,这表明两种正演方法具有互补性,为研究溶洞的"串珠状"地震波反射特征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关键词
碳酸盐岩溶洞
溶洞宽度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串珠状”反射
特征
Keywords
carbonate cavern
cave width
numerical simulation
physical modeling
'string'reflection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径40m溶洞距灰岩顶界面不同距离时的地震响应
被引量:
7
4
作者
孙东
王宏斌
雍学善
张虎权
高建虎
董瑞霞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1期94-97,106,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编号:2008E-0702)资助
文摘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m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m时,灰岩顶界反射振幅变弱,内幕为强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超过150m时,对灰岩顶界反射基本没有影响,缝洞体本身以"串珠状"反射形态出现。同时,通过实钻结果的精细标定对正演结论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储层预测
“串珠状”反射
正演模拟
Keywords
carbonate rock
reservoir prediction
moniliform reflection
forward modeling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叠前分频振幅差异的溶洞识别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
8
5
作者
孙振涛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出处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2-457,共6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49)资助~~
文摘
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中溶洞大小的识别是实际生产中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为此,介绍了一种针对碳酸盐岩溶洞尺度识别与描述的技术。采用叠前分频偏移成像方法,分析了叠前分频对多尺度溶洞刻画的优势;然后对"串珠状"反射进行时频分析,研究溶洞的频率特征,确定合理的分频参数,对CMP道集开展叠前分频偏移成像;最后进行了基于分频振幅差异的多尺度溶洞识别研究,形成了一套基于叠前分频振幅响应差异的多尺度溶洞识别技术。该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尺度的溶洞,溶洞识别的精度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串珠状”反射
叠前分频
振幅差异
多尺度溶洞识别
Keywords
carbonate
fracture-cavern reservoir
"string beads" reflection
prestack frequency division
amplitude difference
multi-scale cave detection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塔里木盆地GL3井鹰山组沥青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
3
6
作者
马庆佑
田鹏
吕海涛
沙旭光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6,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勘探突破目标评价"(编号:2011ZX05005-004)资助
文摘
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GL3井在鹰山组发现了大量固体沥青,其主要赋存于泥晶砂屑灰岩及云质灰岩的溶孔和裂缝中.通过岩心观察、显微照片和沥青反射率(Rb)等分析,发现沥青边界较清晰,不溶于有机溶剂氯仿,无荧光显示,Rb为2.76%~2.85%,与焦沥青的基本特征相似,表现为古油藏裂解的残迹.GL3井鹰山组沥青的发现具有两大地质意义:①沥青发育段与围岩波阻抗的差异可能是GL3井鹰山组“串珠状”地震强反射形成的主要原因,会造成对该井储层预测的偏差;②根据包裹体测温,沥青和天然气成因、埋藏史及生烃史分析,恢复GL3井古油藏的成藏过程,其大致可分为加里东中—晚期古油藏形成与喜马拉雅晚期古油藏裂解成气并转变为焦沥青残迹的两大过程.该研究这对深化古城墟隆起成藏过程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焦沥青
古油藏
“串珠状”反射
成藏过程
鹰山组
塔里木盆地
Keywords
pyrobitumen
paleo-reservoir
string beads reflection
accumulation process
Yingshan Formation
TarimBasin
分类号
TE122.11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Yolox算法的碳酸盐岩储层溶洞“串珠状”异常反射智能检测
张傲
李宗杰
刘军
闫星宇
李伟
顾汉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分频成像的小尺度溶洞检测
朱博华
杨江峰
吕秋玲
王震
马永强
张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碳酸盐岩溶洞横向尺度变化的地震响应正演模拟
李凡异
魏建新
狄帮让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直径40m溶洞距灰岩顶界面不同距离时的地震响应
孙东
王宏斌
雍学善
张虎权
高建虎
董瑞霞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叠前分频振幅差异的溶洞识别技术及应用
孙振涛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塔里木盆地GL3井鹰山组沥青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马庆佑
田鹏
吕海涛
沙旭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