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国产业集聚发展演变趋势探讨——基于“中心外围”模型的分析 |
盖骁敏
张文娟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2
|
国内价值链构建的空间逻辑及其实现机制——基于双重“中心-外围”格局视角的探讨 |
易顺
韩江波
|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
3
|
长三角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 |
周光霞
余吉祥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
2013 |
5
|
|
|
4
|
“中心—亚中心—外围”区域发展格局:宏观战略与微观诉求的空间联结 |
尹虹潘
刘姝伶
|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5
|
户籍制度改革的“中心—外围”模式与府际合作径路——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分析 |
李晓飞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6
|
河南构建区域蜂巢型“中心—外围”产业格局研究 |
宋歌
|
《区域经济评论》
|
2013 |
1
|
|
|
7
|
企业大型化是中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基于“中心—外围”的视角 |
常燕
崔新健
|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
2012 |
0 |
|
|
8
|
多层级“中心-外围”嵌套模式下县级市宏观区位效应研究 |
梁兴辉
熊荡
蔡沛丰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9
|
经济空间的“中心”与“外围” |
胡潇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0
|
数字化时代的全球研发分工新格局:核心特征与生成逻辑 |
陈恒烜
|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1
|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国际合作话语权的提升 |
张弛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5
|
|
|
12
|
全球经济格局变迁与中国制度型开放 |
茹玉骢
刘毅群
胡海滨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前瞻 |
段文斌
张文
刘大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5
|
|
|
14
|
世界经济结构、全球经济“双循环”与中国经济转型 |
王跃生
陶涛
|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
15
|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 |
郑尚植
常晶
|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
16
|
高等教育如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高等教育集群建设的基础、目标与路径 |
陈涛
唐教成
|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
2020 |
47
|
|
|
17
|
论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方向 |
崔楠楠
萧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8
|
次区域国际经济一体化中的产业地域性聚集机理研究 |
梁双陆
陈瑛
|
《南方经济》
CSSCI
|
2012 |
5
|
|
|
19
|
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蒙古国农业产业集聚与区域差异 |
宝音都仍
其勒格尔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20
|
中国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空间布局与网络分析 |
曾婧婧
温永林
|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