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个结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文化叙事建构研究 |
丁桂馨
黎美婷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基本路径探讨 |
贾友军
李咏宾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9 |
9
|
|
3
|
基于“中国梦”与“中国式现代化”视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思路探析 |
王琳
|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
2024 |
0 |
|
4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线索及主线式专题设置研究 |
高茂兵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5
|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
李晔晔
|
《继续教育研究》
|
2019 |
2
|
|
6
|
浅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
王燕
翟宇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2 |
4
|
|
7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专题式教学的基本思路研究 |
贾友军
李咏宾
|
《中国农业教育》
|
2012 |
5
|
|
8
|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基于党的二十大主题的视角 |
金文斌
侯汪礼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3
|
|
9
|
在思政课教学中何以实现中国梦之“三进”——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 |
徐奉臻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5 |
13
|
|
10
|
论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
杜志章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1
|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视域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设计略探 |
方巍巍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1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融入绥远地区人民革命斗争史的探索 |
陈慧
马晓玲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3
|
延安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析 |
刘林凤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4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 |
黄长义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5
|
“中国梦范式”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体系的新确立 |
朱新屋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
2017 |
5
|
|
16
|
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育人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杨凤霞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0 |
10
|
|
17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刘亚玲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8
|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全球地方化向度 |
侯宣杰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3
|
|
19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刍议 |
李勤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20
|
浅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作用——以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例 |
邓云
张奕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