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中国梦”教育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陈爱民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3-176,共4页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梦"教育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道路自信,凝全国各族人民之心,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投入轰轰烈烈的...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一面精神旗帜。"中国梦"教育就是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道路自信,凝全国各族人民之心,聚全国各族人民之力,投入轰轰烈烈的共筑"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理论课、政治课、思想教育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校园文化以及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国梦"进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教育:基于积极心理的理想教育转型 被引量:4
2
作者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5年第6期64-67,共4页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中国梦"教育是当代中国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教育的一次深刻转型。在"中国梦"的心理结构上,它是以现实为基础、以行动为目标的积极想象力的成果,关键因素由认知转为情感,并实现了个体意识和共同... 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中国梦"教育是当代中国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教育的一次深刻转型。在"中国梦"的心理结构上,它是以现实为基础、以行动为目标的积极想象力的成果,关键因素由认知转为情感,并实现了个体意识和共同意识、个体需要与群体需要、个体取向与整体取向的统一。"中国梦"教育的实践定位是社会理想的愿景化,它使理想具备了基于个体化的可接受性,蕴含了现实的行动力,实现了理想教育由以往的行为规约向愿景促动的转型。"中国梦"教育也通过向主体揭示个体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差异性的解决路径和实现个体理想的社会条件、强调主体的自我教育、强调内外统一的积极人格的形成以及确立了理想教育的社会化机制和空间等,实现了对理想教育过程的积极化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教育 理想教育 积极心理学 愿景 积极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兼论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萌发 被引量:2
3
作者 陆道坤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两个关键词,如果把"教育输入"比喻为教育发展的"明线",那么"教育自觉"则是一条"暗线",二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 "教育输入"与"教育自觉"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的两个关键词,如果把"教育输入"比喻为教育发展的"明线",那么"教育自觉"则是一条"暗线",二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清末以降,面对西方列强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入侵,中国教育"自觉"意识迅速萌发,并用于指导"教育输入"——标志着近现代教育"中国梦"的启程。"教育自觉"萌发后,多维度地规范着"教育输入"活动。在"教育输入"视野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教育自觉"的系统化趋势逐渐明显,呈现出"教育思想自觉——教育输入自觉——教育制度自觉——教育实践自觉"的立体发展态势。同时,"教育自觉"的水平提高推动着"教育输入"的发展。虽然起步期的"教育自觉"显得相对稚嫩,但并不削弱其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输入 教育自觉 教育“中国梦” 近现代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中国梦”教育的认同意蕴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华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39,共4页
高校"中国梦"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青年大学生在"中国梦"实现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青年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群体,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面临挑战。高校"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上具有深刻... 高校"中国梦"教育具有深远意义:青年大学生在"中国梦"实现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青年大学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群体,当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面临挑战。高校"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本质上具有深刻的认同意蕴,旨在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道路认同、责任认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共同理想,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中国梦"教育认同意蕴的实现途径如下:举行"中国梦与中国发展"专题宣讲活动,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青春梦,中国行"社会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中国梦”教育 认同意蕴 现实意义 基本内涵 实现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全国两会基础教育热点追问
5
作者 曾国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
对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基础教育的四个热点话题进行评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在2012年得以实现,代表委员就如何保住这一成果、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展开讨论,建议建立教育投入增长长效机制;针对"异地高考"困境,... 对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基础教育的四个热点话题进行评述。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的目标在2012年得以实现,代表委员就如何保住这一成果、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展开讨论,建议建立教育投入增长长效机制;针对"异地高考"困境,建议恢复和完善全国统一高考,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高校依法自主招生;针对学生体质不佳的现状,建议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针对教改步入"深水区"、利益调整难度极大的问题,建议建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3年全国两会 “中国教育梦” GDP4% 高考改革 学生体质 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