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四重资源及其传播调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于淑婧
荆学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2,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涵盖四重资源:官方话语、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和外部话语。官方话语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轴心资源,既是中国向国内和世界发出的政治宣言,也为中国形成和建构现代化的政治话语提供了体现当代中国最...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涵盖四重资源:官方话语、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和外部话语。官方话语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轴心资源,既是中国向国内和世界发出的政治宣言,也为中国形成和建构现代化的政治话语提供了体现当代中国最大公约数的政治共识。其他三方面话语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外围资源:学术话语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在知识层面提供了学理支撑、审慎立场和规范思考;民间话语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获得舆论传播、舆论认同提供了大众化修辞、个体化表达和故事型叙事;外部话语作为对照,为中国催生兼具独立性和普遍性的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了自主动力、认知参照和求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政治传播,按照“轴心吸纳—外围合力”进行资源调用,突破了官方、学术、民间以及外部话语的圈层壁垒,实现了话语建构的主体间性,在场域融合中提高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话语
政治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特色和经验
被引量:
11
2
作者
孙照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9,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循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轨迹一步步走向现实的,具有鲜明的外生—学习性、后发—追赶性、务实—渐进性、阶段—接续性、时代—全面性特色。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主要包...
“中国式”现代化是循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轨迹一步步走向现实的,具有鲜明的外生—学习性、后发—追赶性、务实—渐进性、阶段—接续性、时代—全面性特色。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于中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
现代化
历程
特色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
19
3
作者
魏传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共9页
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包含模式创新、内容创新、价值创新等众多理论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观”这一完整的观念系统。在模式创新上,“中国式现代化观”既反映了世界历...
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包含模式创新、内容创新、价值创新等众多理论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观”这一完整的观念系统。在模式创新上,“中国式现代化观”既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又是具有中国特殊性和中华文明规定性的历史实践,既具有“中国式”,也具有现代化的共性。在内涵创新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观”实现了“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对“少数人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全面协调的现代化对单向紧张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对殖民掠夺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在价值创新上,“中国式现代化观”负载多重规范,既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观,也有“共富、协调、和平”等基础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必然会保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并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现代化
观”
中国式
现代化
模式创新
内涵创新
价值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文经济学”如何是一种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樊浩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5,共12页
人文经济学是文化-经济一体学,是文化-经济生态学,也是建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话语形态不是“+思维”而是“‘化’思维”。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三维两概念”,其以“文化-人-经济”一体贯通为逻辑...
人文经济学是文化-经济一体学,是文化-经济生态学,也是建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话语形态不是“+思维”而是“‘化’思维”。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三维两概念”,其以“文化-人-经济”一体贯通为逻辑构架,以文化、人、经济建构三维坐标,以“人文力”和“人化”为体系的两大基本概念。人文经济学的内涵有狭义、广义和实践三重意蕴。狭义上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广义上是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文化-经济的辩证生态;实践上是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人文力”原理、“人化”原理、现代化的“中国式”原理。总之,人文经济学是基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
话语
中国
理论
现代化
的
“中国式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化:新中国70年的不懈探索和辉煌历程
被引量:
4
5
作者
包心鉴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192,共10页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苦苦探索、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与现代化建立了不解的情结,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呕心沥血、奋斗不息。以毛泽东为...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苦苦探索、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与现代化建立了不解的情结,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呕心沥血、奋斗不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纲领,开辟了依托社会主义制度和自力更生力量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打下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开辟了通过改革开放之路和“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时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富起来”开辟了光明道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开辟了通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长征。当代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长征,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逻辑和大方向,也深刻彰显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使命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
现代化
“中国式
的
现代化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
强国
新
中国
7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当途中的“现代化”
6
作者
潘一禾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75-79,共5页
正当途中的“现代化”潘一禾第三次全球性行动美国历史学家C.E.布莱克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写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称正在发生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变革。“在全球各种不同的社会中,人们正在寻求用迅速发展的...
正当途中的“现代化”潘一禾第三次全球性行动美国历史学家C.E.布莱克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写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称正在发生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变革。“在全球各种不同的社会中,人们正在寻求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发现来解决古老的生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
”
现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式
现代化
现代
社会
当途
批判性
传统社会
知识界
现代化
进程
布莱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四重资源及其传播调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于淑婧
荆学民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传播研究所
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形态政治传播学学科体系建构研究”(22AZZ004)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UC230B042)。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涵盖四重资源:官方话语、学术话语、民间话语和外部话语。官方话语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轴心资源,既是中国向国内和世界发出的政治宣言,也为中国形成和建构现代化的政治话语提供了体现当代中国最大公约数的政治共识。其他三方面话语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外围资源:学术话语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在知识层面提供了学理支撑、审慎立场和规范思考;民间话语为“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获得舆论传播、舆论认同提供了大众化修辞、个体化表达和故事型叙事;外部话语作为对照,为中国催生兼具独立性和普遍性的现代化话语体系提供了自主动力、认知参照和求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政治传播,按照“轴心吸纳—外围合力”进行资源调用,突破了官方、学术、民间以及外部话语的圈层壁垒,实现了话语建构的主体间性,在场域融合中提高了“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能。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话语
政治传播
Key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
political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特色和经验
被引量:
11
2
作者
孙照红
机构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9,共7页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是循着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轨迹一步步走向现实的,具有鲜明的外生—学习性、后发—追赶性、务实—渐进性、阶段—接续性、时代—全面性特色。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足于中国国情。
关键词
“中国式
”
现代化
历程
特色
经验
Keywords
Chinese style modernization
course
characteristics
experience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
被引量:
19
3
作者
魏传光
机构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1&ZD010)。
文摘
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了包含模式创新、内容创新、价值创新等众多理论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观”这一完整的观念系统。在模式创新上,“中国式现代化观”既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又是具有中国特殊性和中华文明规定性的历史实践,既具有“中国式”,也具有现代化的共性。在内涵创新方面,“中国式现代化观”实现了“全体人民的现代化”对“少数人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全面协调的现代化对单向紧张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和平发展的现代化对殖民掠夺的现代化的批判与超越。在价值创新上,“中国式现代化观”负载多重规范,既有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观,也有“共富、协调、和平”等基础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必然会保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并深刻影响世界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中国式
现代化
观”
中国式
现代化
模式创新
内涵创新
价值创新
Keywords
“View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model innovation
connotation innovation
value innovation
分类号
D6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文经济学”如何是一种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被引量:
1
4
作者
樊浩
机构
东南大学
出处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5,共12页
基金
江苏省道德发展智库、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伦理道德的话语体系与理论体系建构”,项目编号为:24&ZD19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文经济学内涵与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4ZD003。
文摘
人文经济学是文化-经济一体学,是文化-经济生态学,也是建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话语形态不是“+思维”而是“‘化’思维”。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三维两概念”,其以“文化-人-经济”一体贯通为逻辑构架,以文化、人、经济建构三维坐标,以“人文力”和“人化”为体系的两大基本概念。人文经济学的内涵有狭义、广义和实践三重意蕴。狭义上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广义上是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文化-经济的辩证生态;实践上是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人文力”原理、“人化”原理、现代化的“中国式”原理。总之,人文经济学是基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
话语
中国
理论
现代化
的
“中国式
”
Keywords
humanistic economics
Chinese discourse
Chinese theory
"Chinese style"of modernization
分类号
F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G0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化:新中国70年的不懈探索和辉煌历程
被引量:
4
5
作者
包心鉴
机构
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192,共10页
文摘
现代化,是近代以来饱受苦难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苦苦探索、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与现代化建立了不解的情结,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呕心沥血、奋斗不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纲领,开辟了依托社会主义制度和自力更生力量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打下了坚实基础;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开辟了通过改革开放之路和“三步走”战略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时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实现“富起来”开辟了光明道路;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战略目标,开辟了通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长征。当代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的长征,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逻辑和大方向,也深刻彰显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和使命担当。
关键词
四个
现代化
“中国式
的
现代化
”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
强国
新
中国
70年
Keywords
Four Modernizations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Building a Great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分类号
D61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当途中的“现代化”
6
作者
潘一禾
机构
浙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出处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75-79,共5页
文摘
正当途中的“现代化”潘一禾第三次全球性行动美国历史学家C.E.布莱克在本世纪六十年代写的《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中,称正在发生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变革。“在全球各种不同的社会中,人们正在寻求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发现来解决古老的生存问题。...
关键词
“中国式
”
现代化
西方资本主义
中国式
现代化
现代
社会
当途
批判性
传统社会
知识界
现代化
进程
布莱克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的四重资源及其传播调用
于淑婧
荆学民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式”现代化:历程、特色和经验
孙照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式现代化观”的理论创新
魏传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文经济学”如何是一种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樊浩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现代化:新中国70年的不懈探索和辉煌历程
包心鉴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正当途中的“现代化”
潘一禾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