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吕氏春秋》与《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趋同 被引量:10
1
作者 薛永武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1-125,共5页
《吕氏春秋》与《乐记》在音乐发生学、中和之美和音乐教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关于音乐发生学,二者都认为乐是由人心产生的,人的心里有所感受,就会在音乐中表现出来,音乐表现于外而能够化育于内;关于中和之美,《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与《乐记》在音乐发生学、中和之美和音乐教化等方面存在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关于音乐发生学,二者都认为乐是由人心产生的,人的心里有所感受,就会在音乐中表现出来,音乐表现于外而能够化育于内;关于中和之美,《吕氏春秋》把"和"视为"乐之本",《乐记》则从天地之和阐释音乐之和的作用,二者都倡导音乐的中和之美;关于音乐的教化作用,《吕氏春秋》和《乐记》都认为乐的美以善为前提,都认为乐与政通,应该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乐记》 音乐发生学 “中和之美” 音乐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者乐水”与“上善若水”——论柳诗“枯澹”之美 被引量:1
2
作者 何蕾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84,共10页
苏轼评柳宗元诗,好用"澹泊""枯澹"等语,意指其诗歌创作形貌朴实而情韵丰满。所谓"枯澹"之美实与儒家所倡"中和之美"、道家所倡"法天贵真"本质相同。柳诗中具有"枯澹"之美... 苏轼评柳宗元诗,好用"澹泊""枯澹"等语,意指其诗歌创作形貌朴实而情韵丰满。所谓"枯澹"之美实与儒家所倡"中和之美"、道家所倡"法天贵真"本质相同。柳诗中具有"枯澹"之美的作品,集中创作于元和五年至元和十年之间。在此期间,柳宗元深受儒、道两家"知者乐水""上善若水"等观点的影响,力求改变"躁进"心态,愤懑之意减淡,内心日趋平和,诗歌创作讲求自然,故这一时期的作品呈现"枯澹"之貌。此外,移居愚溪也是造成柳宗元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之一,而苏轼的个人处境和遭遇,也使他格外看重柳诗的平淡自然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柳宗元 “枯澹” “中和之美” 儒家 道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犁小说的叙事张力、艺术特质和文学史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玉凯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2-95,共4页
2015年初冬,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聚集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以孙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在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评价孙犁的文学史地位问题。早在2002年孙犁逝世之后,很多作家、学者即提出文学史没有给予孙... 2015年初冬,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聚集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以孙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在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评价孙犁的文学史地位问题。早在2002年孙犁逝世之后,很多作家、学者即提出文学史没有给予孙犁应有的评价,而孙犁晚年的创作则足以让其登上"文学大师"宝座的问题。为应和文坛与学术界的上述呼声,河北学刊杂志社组织了一组专题讨论,刊发提交研讨会的四篇论文,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可以说,对孙犁文学价值和文学史地位的重估,是将孙犁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引向深入的一个必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小说 文学史价值 叙事张力 艺术特质 “中和之美” 诗化小说 散文体 情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