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考察及其建设析论
被引量:
44
1
作者
冯育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8-15,共8页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时间化、社会化、政治化三重形式锻造后,逐渐以一种共同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并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新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建构、历史文化、...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时间化、社会化、政治化三重形式锻造后,逐渐以一种共同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并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新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建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经济利益、命运胶结等多重属性,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容与实质,亦有助于消解有关于"中华民族"的诸种论争及引领建设,并且是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维度展示。诚然,在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今天,"中华民族共同体"无论是形与状,还是实与质,都已经十分凸显。但是,在中华现代国家追求全面崛起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仍有诸多可为且须有所为的地方,当紧紧围绕以党建为引领、健全法律形式、构筑理论基础、强化民族认同、提升民族自信等维度渐次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
政治发展
共同体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生成与具象传播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秋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话语和政治话语的重大创新与发展,该话语的生成是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文化基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生成是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话语和政治话语的重大创新与发展,该话语的生成是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文化基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生成是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抵制西方话语对中国民族政策污名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和文化基因来看,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遵循、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团结文化是话语生成的文化基因。而话语生成之后,通过传播才能获得人们的认知和认同。因而,可通过修辞化、视觉化、音乐化、故事化等传播路径,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具象传播,进而建构与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话语
具象传播
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结构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
23
3
作者
周显信
罗馨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2,共7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相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范畴,构建了以"命运共同体"为主体的"一体同心"的同心圆结构,体现了三者的战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相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范畴,构建了以"命运共同体"为主体的"一体同心"的同心圆结构,体现了三者的战略关联性。促进世界大家庭和谐发展,需要各国坚持"共赢主义"发展理念,弘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华,促进各国人民"互联互通",发展人文公共外交,实现"中国梦"、"亚洲梦"和"世界梦"的共荣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华民族
命运
共同体
”
“亚洲命运
共同体
”
“人类命运
共同体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考察及其建设析论
被引量:
44
1
作者
冯育林
机构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
出处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8-1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边疆社会问题的生成逻辑与治理范式"(项目编号:16BZZ037)
云南省党校(行政院校)系统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项课题暨2018年度系统课题"习近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8XT006)
文摘
"中华民族"在经历了时间化、社会化、政治化三重形式锻造后,逐渐以一种共同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并生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新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政治建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经济利益、命运胶结等多重属性,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容与实质,亦有助于消解有关于"中华民族"的诸种论争及引领建设,并且是当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中国维度展示。诚然,在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今天,"中华民族共同体"无论是形与状,还是实与质,都已经十分凸显。但是,在中华现代国家追求全面崛起和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仍有诸多可为且须有所为的地方,当紧紧围绕以党建为引领、健全法律形式、构筑理论基础、强化民族认同、提升民族自信等维度渐次展开。
关键词
“中华民族
”
“中华民族共同体”
民族
政治发展
共同体
建设
Keywords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national politic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construction
分类号
C956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生成与具象传播
被引量:
11
2
作者
李秋梅
机构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3,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22YJC710088)。
文摘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话语和政治话语的重大创新与发展,该话语的生成是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文化基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生成是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抵制西方话语对中国民族政策污名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和文化基因来看,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遵循、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团结文化是话语生成的文化基因。而话语生成之后,通过传播才能获得人们的认知和认同。因而,可通过修辞化、视觉化、音乐化、故事化等传播路径,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具象传播,进而建构与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认同。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共同体
意识”
话语
具象传播
认同
Keywords
"A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Discourse
Concrete Transmission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结构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
23
3
作者
周显信
罗馨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宣传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2,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研究”(编号:14SZB003)的阶段性成果。主持人,周显信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相继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等重要范畴,构建了以"命运共同体"为主体的"一体同心"的同心圆结构,体现了三者的战略关联性。促进世界大家庭和谐发展,需要各国坚持"共赢主义"发展理念,弘扬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精华,促进各国人民"互联互通",发展人文公共外交,实现"中国梦"、"亚洲梦"和"世界梦"的共荣共生。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华民族
命运
共同体
”
“亚洲命运
共同体
”
“人类命运
共同体
”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考察及其建设析论
冯育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
4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生成与具象传播
李秋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习近平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逻辑结构与构建路径
周显信
罗馨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