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数字教材:内涵、特征与开发策略
1
作者 宋世杰 刘义国 高鸿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6-21,共6页
开发“中—高—本”一体化数字教材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数字教材具有一般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等基本特征,同时还... 开发“中—高—本”一体化数字教材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中—高—本”一体化数字教材具有一般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等基本特征,同时还具有开发理念的一致性与一体化、内容设计的衔接性与递进性、开发主体的多元性与协同性等个性化特征。立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的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要求,开发设计“中—高—本”一体化数字教材应组建一体化开发团队,构建有机衔接的内容体系,推进教材的标准化建设以及完善数字教材开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中—高—本”一体化 数字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逻辑起点、制度基础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天聪 王悦晓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1,共6页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 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是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也存在将中高职一体化仅仅看作是升学手段的误区,忽视了其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中高职一体化形成以中职为主体、以高职为主体、以中职和高职为双主体的培养模式,在制度层面基本完成中高职一体化的合法性建构。面向未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改革,需要从形式一体化过渡到内涵一体化,在专业、课程、教材、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教学关键要素方面展开系统创新改革,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办学能力 高技能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中职衔接背景下省域一体化教研的多维转向与行动路径研究
3
作者 崔陵 于丽娟 刘冰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9-55,共7页
教研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由“分段”走向“一体”,服务场域由“区域”走向“全局”。为纵深推进中高职衔接... 教研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研体系作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由“分段”走向“一体”,服务场域由“区域”走向“全局”。为纵深推进中高职衔接培养,更好满足学生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职业教育教研亟须变革校企壁垒突出、中高职学校“各自为政”的传统模式,加强省域层面的顶层设计和整体重构,通过多主体缀合、多要素整合、多保障聚合,走出共存样态下中高职教研主体分离、教研组织分设、教研资源分散的现实困境,建立纵横交错、内外协同的一体化教研体系,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省域布局优化聚势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衔接 一体化教研 行动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历史回溯、典型模式与经验启示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娥 张岩 彭茂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7,共6页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回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谱系与发展脉络,其政策演进遵循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历经30余年的实践探索,多地形成了省域中高职一... 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回溯中高职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谱系与发展脉络,其政策演进遵循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逻辑,充分彰显了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历经30余年的实践探索,多地形成了省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典型模式,如江苏“小学院、大学校”中职上挂的开放性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上海整合资源升格的“五年一贯制”新型高职院校模式、浙江优质高职下沉县域的区域一体化模式、深圳建立区域职教集团的中高职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通过对省域典型经验模式分析,可以为我国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在顶层设计、机制建立、内核要素衔接等方面提供经验借鉴和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体系 经验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的价值意蕴、内在逻辑与建构路向
5
作者 祝鸿平 崔陵 于丽娟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24,共7页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 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旨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内容。作为职教类型的独立教育形态、相互依存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其高质量发展的内生性需求是浙江省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从本位、结构及发展方面生成的内在逻辑。课程改革建构路向主要有五个方面:加强省级统筹,顶层设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引领规范,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支撑体系;强化标准先行,研制中高职一体化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多元创新举措,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课程改革运行保障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一体化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协同理论下“中本贯通”一体化育人的框架与实践路径
6
作者 陆旭东 王琴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5-30,共6页
“中本贯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举措,当前正面临课程、师资、资源、组织等系统性协同不足的问题,亟须打破传统教育体系隔阂、实现不同教育类型和阶段的协同发展。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中本贯通”一体化育人框架,突破了传统... “中本贯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创新举措,当前正面临课程、师资、资源、组织等系统性协同不足的问题,亟须打破传统教育体系隔阂、实现不同教育类型和阶段的协同发展。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中本贯通”一体化育人框架,突破了传统分段式育人线性思维局限,以能力阶梯为主线,有机整合知识协同、资源协同和组织协同,为贯通培养提供新思路。基于一体化育人理念,优化“中本贯通”育人的实践路径包括:建设衔接有序的课程体系;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的教研联合体;构筑高效的跨组织协同体系;构建资源整合与共享的育人支撑平台;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贯通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贯通 系统协同理论 一体化育人 人才培养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
7
作者 白玲 孙雅婷 李桂婷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2,共8页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举措。一体化人才培养是实现中高职有机衔接的必然选择,更是确保政策落地、促进系统整合的核心支撑。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了“文化—组织—关系—认知...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举措。一体化人才培养是实现中高职有机衔接的必然选择,更是确保政策落地、促进系统整合的核心支撑。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了“文化—组织—关系—认知嵌入性”分析框架,系统探讨社会文化、职教认知、多维组织框架和多层关系网络在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中的逻辑机理,据此提出“文化奠基—认知驱动—组织支撑—关系赋能”的实践进路,即发挥文化嵌入的引领作用,培育技能型价值体系;增强认知嵌入的正向效应,构建职业教育共识;加固组织嵌入的外部支撑,构筑刚性制度框架;强化关系嵌入的内部联结,激活柔性协同动能,推动中高职衔接由“机械衔接”迈向“系统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衔接 一体化人才培养 嵌入性理论 职学校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企一体化教师团队协作教学培育“新农人”策略研究
8
作者 项丹丹 项梦丹 丛建民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7期108-112,117,共6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是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台州市唯一涉农院校,积极响应国...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深化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培养是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作为台州市唯一涉农院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深入推进中高企育人模式、协同教学与管理机制的改革,针对培养目标不连贯、教学内容不衔接、教学过程不协同、产教合而不融等现实困境,中高企三方协同革新教学理念,把学生的学习成效和健康成长放在核心地位,通过创新协作教学机制、打造三元协同人才培养高地、革新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纽带化教师发展共同体和数智赋能教学课堂实施,加快实现在产教融合视域下中高企一体化团队协作有效教学,构筑复合型高素质高技术“新农人”培养新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一体化 团队协作 教学策略 “新农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城市中心地铁枢纽绿色空间一体化设计机制——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景观和地面建筑工程为例
9
作者 李颖怡 夏媛 +2 位作者 郑文科 黄聪 吴南华 《广东园林》 2025年第1期99-106,共8页
在当前“站城人一体化”融合的TOD4.0发展新阶段,城市轨道枢纽不仅是城市各类出行方式的交汇点和密集的人流集散中心,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场所。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景观和地面建筑工程为例,通过总结高密度城市中心地铁枢纽绿色空... 在当前“站城人一体化”融合的TOD4.0发展新阶段,城市轨道枢纽不仅是城市各类出行方式的交汇点和密集的人流集散中心,也是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场所。以深圳市岗厦北枢纽景观和地面建筑工程为例,通过总结高密度城市中心地铁枢纽绿色空间在服务功能、安全健康、休闲需求、生态韧性、创新活力与景观设施方面的五大需求,探讨符合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最优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提出高密度城市中心的轨道枢纽绿色空间一体化设计机制,包括前期研究论证和组织实施计划、总设计师指导下的全过程科学管控、部门协同和多方决策、绿色空间与站点主体工程的一体化设计、景观统筹多专业同步设计等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城市 TOD 一体化设计 城市绿地 绿色基础设施 生命健康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基于浙江的省域探索 被引量:10
10
作者 米高磊 程江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24-31,共8页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上延式”“下沉式”“横向式”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支撑力的...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是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上延式”“下沉式”“横向式”等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组织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推动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是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支撑力的有效路径。基于浙江的改革实践,梳理出要适应区域产业集群特征,回应地方企业对于“用得上、留得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研制专项政策,构建契约型实体组织,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下沉,赋能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标准共研、教材共编、方案共制、人才共育、师资共培、竞赛共比等“六共”衔接,立足区域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人才培养 逻辑理路 省域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进阶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研究——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福根 陈琳 +2 位作者 刘美灵 许洁 李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1-79,共9页
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推进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贯通的培养模式。对现有中高职一体化研究现状分析,初步探明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当前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以OECD学习框架2030、学习... 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推进中高职衔接、加强中高职贯通的培养模式。对现有中高职一体化研究现状分析,初步探明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当前中高职一体化课程存在课程内容重复、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以OECD学习框架2030、学习进阶理论、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学习进阶的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模型。选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从学习进阶理论的五大要素进阶终点、进阶维度、成就水平、学业表现和评测工具进行中高职一体化课程设计,提出实施建议,以期实现中高职一体化由形式上的合作走向内涵式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职一体化 学习进阶 课程设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及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2
作者 曾洪学 屈兴红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104-107,共4页
中高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回应教育需求、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当前中高职院校教育衔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中高职一体化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回应教育需求、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推进中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当前中高职院校教育衔接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以高职院校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为例,分析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2个中职院校专业(园林绿化、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与其进行有机衔接的路径,探究了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在联系,并据此构建了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 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 设施农业与装备 高职衔接 一体化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的亚洲模式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小文 陈鹏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3-21,共9页
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高质量、一体化衔接,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相较于西方教育体系,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教育体系与我国内地存在更多共通之处,这些经济体的教育实践有着更为直接的借鉴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日本、韩国... 促进中高等职业教育之间高质量、一体化衔接,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相较于西方教育体系,亚洲国家及地区的教育体系与我国内地存在更多共通之处,这些经济体的教育实践有着更为直接的借鉴意义。通过系统梳理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典型的中高职一体化衔接模式,从中提炼出成功的经验,涵盖招生遴选机制、课程体系设计、过程评价机制以及产教融合机制等多个维度,为促进我国中高职有效衔接、提升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亚洲模式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中凹陷深层高压井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战奎 吴立伟 +3 位作者 郭明宇 徐鲲 马福罡 李文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4-201,共8页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深层潜山地质条件复杂,目的层埋藏深,钻遇地层层位多,岩性复杂多变,地层压力系统变化大,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频发,薄弱层易漏失,影响勘探开发进程。为此,研究了钻前井漏风险预测及地层压力校正,钻中高压段中完科学决... 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深层潜山地质条件复杂,目的层埋藏深,钻遇地层层位多,岩性复杂多变,地层压力系统变化大,钻井过程中复杂情况频发,薄弱层易漏失,影响勘探开发进程。为此,研究了钻前井漏风险预测及地层压力校正,钻中高压段中完科学决策、潜山界面精确卡取和潜山地层压力随钻识别与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实现了钻井设计及随钻调整方案优化,形成了渤中凹陷深层高压井全过程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渤海油田20口深层高压探井应用全过程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后,钻井复杂情况降低了60%,井漏、溢流等复杂情况处理时间缩短了40%,潜山界面识别准确率100%,单井钻井成本降低3000万元以上。全过程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为渤海油田深层超深层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途径,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陷 深层 风险预测 随钻优化 全过程 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逻辑脉络与实践路径——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史丽晶 林映巡 韩江萍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89-96,共8页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 课程衔接是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质与核心,是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的关键作用,可以从垂直组织、水平组织两个组织方向和学科的内在逻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顺序与职业能力发展逻辑三条基本逻辑来深入理解。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发现中高职课程组织衔接面临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存在断层现象、协商机制尚未健全等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培养目标的清晰定位、课程设置的统筹规划和衔接机制的有效构建三个方面着力,探索中高职一体化课程组织衔接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一体化 课程组织 课程衔接 学前教育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4
16
作者 屈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2-40,72,共10页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 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具有深厚的政策发展基础和价值意蕴,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呈现出诸多具有区域特点的贯通培养模式。四川省中高职贯通培养以政策制度高位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分段贯通制为主、五年一贯制为辅的主体形式,呈现出试点推行、市州主责、院校主体、动态调整的主要特点。在区域实践探索中,成都市统筹城乡职业教育“3+N”集团化办学,以一、二、三产业的高职院校为龙头,开展整体托管和专业领办工作,打通了市域内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绿色通道。反观区域职业教育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改革成效与问题,建议通过树立中高职一体化育人理念、明确省域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规划布局、建立系统化“开发—应用—评价”机制,从根本上实现区域一体化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人才培养 高职贯通 区域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现实挑战与破解路径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江伟 燕智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5,共4页
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加快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然需要,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在需要,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需要。当前,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思政课教学目标衔接不畅,缺乏层次性;教学内容简单重复... 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加快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然需要,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在需要,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需要。当前,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思政课教学目标衔接不畅,缺乏层次性;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缺乏连贯性;教师队伍一体化程度不高,缺乏协同性等困境。因此,需要立足层次性,统筹教学目标设计;立足贯通性,优化教学内容结构;立足协同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中高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一体化建设 层次性 贯通性 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课为例
18
作者 苏静 孙海涛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同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实践证明,在中职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促进职业技能型人才的...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同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新模式。实践证明,在中职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促进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作者结合教学工作实际,具体分析理实一体化在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给出一些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职教学 畜禽生产技术专业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活圈的城乡一体化防灾空间构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志涛 王影 +2 位作者 倪乐 郭小东 杨雅婷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4,32,共8页
为推进城市与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步提升,以生活圈理论为指导构建城乡一体的防灾空间布局,推动城乡防灾设施配置一体化发展。首先,该文按照中灾正常、大灾可控、巨灾可救的目标,明确应对不同水准灾害影响的防灾生活圈层级对应关系;其... 为推进城市与乡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步提升,以生活圈理论为指导构建城乡一体的防灾空间布局,推动城乡防灾设施配置一体化发展。首先,该文按照中灾正常、大灾可控、巨灾可救的目标,明确应对不同水准灾害影响的防灾生活圈层级对应关系;其次,从“常态中心性”和“灾害危险性”两个维度出发建立各村镇单元的防灾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由此确定城乡各级防灾中心节点。在此基础上,利用防灾中心地、服务半径法和泰森多边形等方法构建“基础—拓展—综合”三级防灾生活圈,以此为依托并结合不同圈域城乡防灾目标要求,按照分类分级和平灾结合原则对各级生活圈进行防灾设施一体化配置,并以某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我国城乡防灾减灾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圈 防灾规划 城乡一体化 防灾空间 心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探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陈忠仁 李占琪 张文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27-30,共4页
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中... 针对"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出现的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详细介绍了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及中高职课程之间的衔接细节。"三二分段"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为解决课程重叠、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等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二分段 高职衔接 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