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应用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39
1
作者 郭海英 刘方 +2 位作者 刘文 蔺秀云 林丹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3,共9页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PYD)源于对"缺陷模型"的批评,强调关注个体的优势及发展的潜能,促进青少年充分、成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减少问题行为,是个体毕生发展领域理论与实证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它从更... 积极青少年发展观(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PYD)源于对"缺陷模型"的批评,强调关注个体的优势及发展的潜能,促进青少年充分、成功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减少问题行为,是个体毕生发展领域理论与实证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它从更全面、平衡的角度看待青少年的发展,强调其自身的主体性、优势及情境中的资源,重视"个体情境"的互动,拓展了个体毕生发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未来研究应立足我国文化,整合多种研究方法,建构积极青少年发展的指标体系,开发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开展"生理—心理—社会"综合视角下的系统研究及跨文化研究,并积极探索教育实践中的科学干预与评估,促使青少年发展研究更趋全面和整合,以便更加精确、深入地描绘个体毕生发展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青少年发展 发展情境 关系发展系统理论 “个体情境”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