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分制条件下实现“两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小平 董博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0-114,共5页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是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实施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目前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与我们在教学中未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直接的关系,“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应在学分...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是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实施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目前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不高与我们在教学中未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直接的关系,“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应在学分制的制度框架下作理性思考和相应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两课”教育教学 实效 现实约束 理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加强“两课”教育的针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德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9期37-38,共2页
“两课”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促其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因此“两课”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学生所关心的改革... “两课”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促其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因此“两课”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适应时代的要求,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学生所关心的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力求做到讲透理论、分清是非、尊重事实、以理服人,从而使“两课”教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这既是“两课”教育的责任,也是“两课”教育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育 大学生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思想政治素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课”教育改革谈高校素质教育工作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宏燕 王盛开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高校素质教育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们是辨证统一的。高校“两课”教育改革正是遵循这两大原则进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新,以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素质教育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们是辨证统一的。高校“两课”教育改革正是遵循这两大原则进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新,以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导出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素质教育 “两课”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两课”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容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6-168,共3页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两课”教育面临新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高校“两课”教育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形势的变化、教育的需要而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努力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迎接信息化...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两课”教育面临新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高校“两课”教育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形势的变化、教育的需要而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努力挖掘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迎接信息化的新机遇和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两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两课”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可操作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纯明 王拴茂 周玲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0-41,共2页
在揭示我国高校“两课”教育的实践性的根本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高校“两课”教育和改革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研究了高校“两课”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的原则、方法、途径以及必需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高校 “两课”教育 理论联系实际 可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民办高职院校“两课”教育改革
6
作者 金劲彪 宋斌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9期61-62,共2页
面对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的新环境和新形势,如何深化“两课”教育改革,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是摆在广大“两课”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两课”教育只有在改革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关键词 “两课”教育 民办高职 院校 “三进”工作 改革开放 创新 新形势 中国 加入WTO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体育院校“两课”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7
作者 马敬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我国教育体制很早就注重时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培养,以期造就专业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随着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竞争不断加强,“两课”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充分发挥体育院校“... 我国教育体制很早就注重时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培养,以期造就专业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随着对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与竞争不断加强,“两课”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充分发挥体育院校“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环境 氛围 创新 “两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论高等院校“两课”教育教学主体理念的更新
8
作者 王志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1年第S1期29-31,共3页
江泽民同志在《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 江泽民同志在《教育要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经济工作正在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的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解决好两个重大问题,一是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要全面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这也可说是当前全国教育工作面临的两个重要转变。”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以下简称“两课”)同样面临着这样两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育教学 主管 教学内容 教学大纲 主体理念 “两课”改革 当代大学生 与时俱进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两课”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王雅君 李宗开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4-76,共3页
高校“两课”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王雅君李宗开一、当前“两课”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前,高校“两课”教育普遍存在着“软”的状况,表现在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两课”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具体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软弱无力,甚至... 高校“两课”教育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王雅君李宗开一、当前“两课”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目前,高校“两课”教育普遍存在着“软”的状况,表现在贯彻执行中央关于“两课”工作的方针、政策的具体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软弱无力,甚至加以削弱的现象。现在,在理论上、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两课”教育 师资队伍 “两课”教学 “两课”改革 电化教学 原因及对策 社会心理 价值取向 价值目标 毕业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两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针对性、实效性
10
作者 周伟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B05期171-172,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针对性 实效性 “两课”教育 教学过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两课”教育改革
11
作者 徐艳秋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两课”教育 实效性 大学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高校“两课”教育创新
12
作者 段青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年第12期81-82,共2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校“两课”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担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高校“两课”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渠道。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担负着重要使命。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校“两课 教育创新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 马克思列宁主义 “两课”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13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i001-i001,共1页
“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探索”项目是由广西师范学院社科部主任曾令辉副教授主持的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紧紧围绕以提高“两课”教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立足点,以更新“两课”教育教... “高校‘两课’实验实践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探索”项目是由广西师范学院社科部主任曾令辉副教授主持的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项目紧紧围绕以提高“两课”教育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立足点,以更新“两课”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育教学 高校“两课 教学实效性 教育教学改革 高教 部主任 立项项目 广西 观念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兼论对改进高校“两课”教育的指导意义
14
作者 符宇忠 张爱武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2期21-24,共4页
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并列的发展目标是江泽民同志推进理论创新的积极成果。江泽民同志从多方面阐述了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条件,这些思想对改进高校“两课”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江泽民 “人的全面发展” 高等院校 “两课”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课"教育教学时代感和针对性的内涵及其实现途径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坤 王国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3年第1期37-38,共2页
时代感和针对性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两个基本特征。'两课'教学时代感和针对性的强弱,关系到'两课'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关系到'两课'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时代感和针对性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两个基本特征。'两课'教学时代感和针对性的强弱,关系到'两课'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关系到'两课'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的实现效果,是衡量'两课'教学实效性高低的重要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育 时代感 针对性 高校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品德课 精神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素质教育对高校“两课”教师的新要求
16
作者 宋春风 贾春荣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B12期90-92,共3页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两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品德修养课的承担者,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和关键。主要从思想政治、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大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阐述了素质教育... 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两课"教师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品德修养课的承担者,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和关键。主要从思想政治、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大学生管理、社会实践等方面阐述了素质教育对高校"两课"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两课”教育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品德修养课 教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拓 沈宝莲 +1 位作者 滑生荣 张海社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8-39,共2页
“两课”可以培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不仅是时代发展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应成为“两课”教育教学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 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 “两课”教育教学 政治理论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培养创新人才 现代化建设 解决问题 分析问题 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 客观要求 时代发展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静洪 佘占宏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76-78,共3页
高校从20世纪末扩招以来,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人才培养任务。在人才培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影响培养可靠合格接班人的一个主要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体现为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教育工作者要在加强“两课”教... 高校从20世纪末扩招以来,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人才培养任务。在人才培养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影响培养可靠合格接班人的一个主要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体现为复杂性、多样性等特征。教育工作者要在加强“两课”教育、教育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 “两课”教育 教育队伍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两课”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翟德春 朱虹 刘学年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大学生 “两课”教育 主体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分析——对若干异议的评述和回答 被引量:22
20
作者 庄智华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5,共3页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回答 异议 “两课”教育 教育课程 实践效果 大学后 选修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