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高校“两课”教学的有效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平旭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1,共2页
如何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教学的有效性,这是当前摆在广大"两课"教师面前的紧迫课题.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两课"教学改革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 高校“两课”教学 “两课”教学改革 思想品德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两课”教师 教学实践 课题 有效性 简称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两课”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易 傅强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4-46,共3页
“两课”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课”在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宏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 “两课”是我国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培养和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两课”在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宏观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到“两课”的教学效果与总体发展。如何进一步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始终是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学 学生 不可替代 校对学 教师队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 宏观管理 主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体验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沈艳华 任国升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3-105,共3页
体验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教学方法更加适合高校"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真正把教学重点从传统的传授知识... 体验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它以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体验中认识世界,提高能力,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这种教学方法更加适合高校"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体系,真正把教学重点从传统的传授知识、灌输思想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高校 “两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特色 被引量:17
4
作者 韩毅 赵树智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5期59-61,共3页
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高职"两课"教学必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即突出包括市场经济理论、职业道德、创新意识教育在内的,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定向性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模印式多媒体教学方式,学习成绩评价综合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两课”教学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柳礼泉 薛其林 《大学教育科学》 2005年第1期59-61,共3页
分析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的四大作用,探讨了提高"两课"多媒体教学有效性应注意的两个问题,阐述了"两课"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需要处理好的三种关系。
关键词 “两课”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手段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讨论式教学方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6
作者 翟德春 朱虹 +1 位作者 金仕琼 彭雷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讨论式教学 “两课”教学 高校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实践教学引入“两课”教学 被引量:25
7
作者 魏玉梅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6-88,共3页
“两课”教学和考核改革,直接影响到“两课”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两课”教学既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相关理论水平,拓展其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面,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两课”的实际参与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两课”教学和考核改革,直接影响到“两课”教学的实效性,直接影响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两课”教学既要注重提升大学生的相关理论水平,拓展其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面,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两课”的实际参与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把实践教学引入“两课”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解决相关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 社会实践 “两课”教学 “两课”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被引量:11
8
作者 顾晓静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2-74,共3页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的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 ,应该而且可以有机结合 ,同时又必须处理好政治与文化、系统与综合、灌输与渗透、少而精与博而雅等关系 ,以获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两课”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教学目标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高校“两课”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被引量:4
9
作者 于蓓蕾 朱巧香 《理论月刊》 2003年第11期90-92,共3页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高等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创新”、高校教改成了当务之急。而“两课”因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随着科技、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高等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教育创新”、高校教改成了当务之急。而“两课”因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两课”的教学创新已是刻不容缓。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新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两课”教学 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两课”教学的实践性思维刍议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继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3,共3页
高校“两课”教学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由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等因素决定的。目前 ,高校“两课”教学面临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对“两课”教学的实践性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 ,在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缺... 高校“两课”教学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由其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等因素决定的。目前 ,高校“两课”教学面临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对“两课”教学的实践性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 ,在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践中缺乏实践性思维的引导 ,主要表现在 :教学内容与主体需求的脱节、课堂灌输与实践引导的失衡、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断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 :在教学内容设置上 ,使政治教育与生活教育统一起来 ;在教学模式设计上 ,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 ;在考核方式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两课”教学 实践性本质 实践性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如何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杰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0,共2页
要增强“两课”教学的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充分展示“两课”自身的科学性、价值性;加强“两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注重教学方法、手段、途径的多样性;提高“两课”教师的理论修养。
关键词 “两课”教学 吸引力 “两课”教师 教学过程 针对性 教学方法 理论修养 价值性 手段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林少红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高校 “两课”教学 实效性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思想 教学观念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辩论式教学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迎安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158-159,共2页
“两课”教学可以发挥多方面的功能,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能够提高大学生多种实际能力。我们只要挖掘出“两课”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必定会提高。实践证明,以辩论式教学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 “两课”教学可以发挥多方面的功能,它不仅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也能够提高大学生多种实际能力。我们只要挖掘出“两课”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它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必定会提高。实践证明,以辩论式教学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两课”教学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教学手段,是发挥“两课”教学的能力培养功能、增强“两课”教学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学 能力培养 辩论式教学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之我见——从高校“两课”教学的现状谈起 被引量:11
14
作者 袁铎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5,共3页
高校“两课”教学历来是我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三大矛盾的客观存在成为制约“两课”教学效果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在对“两课”现状准确把握和评价的基础上,用方法论自觉统摄“两课”教学改革,从而不断... 高校“两课”教学历来是我党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三大矛盾的客观存在成为制约“两课”教学效果的主要瓶颈。因此,必须在对“两课”现状准确把握和评价的基础上,用方法论自觉统摄“两课”教学改革,从而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两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与创新是增强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元晨 雷淑媛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2-83,共2页
加强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在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其措施包括:教师坚定信念、具备高尚情操、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性探索。同时,... 加强高等学校的“两课”教学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在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其措施包括:教师坚定信念、具备高尚情操、刻苦钻研、敬业奉献,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进行创新性探索。同时,要提高学生对“两课”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学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两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黎海珍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2-33,36,共3页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效果不佳,原因有多方面的。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试图探讨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两课"教学,以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两课”教学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课”教学应努力发挥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东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8-90,共3页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一致、内容相融和功能相通的内在关联,使得"两课"教学对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教育方向上的定位、教育过程中的方法论指导、教育内容的提炼与综合、教育主体的动力支持和直接的人文素质教... "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一致、内容相融和功能相通的内在关联,使得"两课"教学对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教育方向上的定位、教育过程中的方法论指导、教育内容的提炼与综合、教育主体的动力支持和直接的人文素质教育等一系列功能。"两课"应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着眼于人文精神的培育,抓准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点,采用"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充分发挥其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学 人文素质教育 功能发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发扬延安精神,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丽琼 陈路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36-140,共5页
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是“两课”教学在目的上、内容上、功能上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论证了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的必要性;阐述了云南师大马列部在“两课”教学中贯... 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是“两课”教学在目的上、内容上、功能上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高度,论证了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的必要性;阐述了云南师大马列部在“两课”教学中贯穿延安精神的做法和经验;总结了在教学中取得的初步效果,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两课”教学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A05期34-35,共2页
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既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重要... 社会主义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输送既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党中央历来十分关心高校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把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及对策 高校“两课”教学 思想理论教育工作 邓小平理论教育 高素质人才 社会主义大学 专业知识水平 当代大学生 毛泽东思想 人才培养 全面发展 学生系统 马列主义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主阵地 主渠道 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韦廷柒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6-128,共3页
新世纪,国际政治斗争形势和国内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及"两课"教学自身发展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情况,对高校"两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高校"两课"教学必须面对这些挑战,以"三个代表"重... 新世纪,国际政治斗争形势和国内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及"两课"教学自身发展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情况,对高校"两课"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高校"两课"教学必须面对这些挑战,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创新"两课"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和价值观念教育,不断提高"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课”教学 挑战 对策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