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湖”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1
作者
邓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5-197,213,共4页
湖北和湖南两省都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都为农村居民数量较多的省份,有着非常相似的人口结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居民与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两者在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
湖北和湖南两省都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都为农村居民数量较多的省份,有着非常相似的人口结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居民与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两者在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湖”地区
农村居民
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需求收入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被引量:
11
2
作者
吴跃东
向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有层型剖面和极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有斜贯皖南中部台地的斜坡相沉积,还有极其丰富的构造形迹、岩溶、洞穴、温泉、瀑布、古火山、古冰川等地质景观。其中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花岗岩地...
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有层型剖面和极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有斜贯皖南中部台地的斜坡相沉积,还有极其丰富的构造形迹、岩溶、洞穴、温泉、瀑布、古火山、古冰川等地质景观。其中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以齐云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景观、以清凉峰为代表的火山岩地貌景观和歙县鸡母山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具代表性。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的分类探讨,叙述了地质遗迹的内容,对区内地质遗迹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地质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潜力及开发价值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两
山一
湖
”地区
地质遗迹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被引量:
6
3
作者
吴跃东
向钒
许国娥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4期40-45,共6页
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制约安徽"两山一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调查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主要地质灾害,分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水体污染、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因及...
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制约安徽"两山一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调查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主要地质灾害,分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水体污染、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因及其时、空、强特征,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安徽
“两
山一
湖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被引量:
10
4
作者
黄成林
《灾害学》
CSCD
2003年第4期79-84,共6页
阐述了"两山一湖"地区在安徽省旅游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讨论了"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关键词
安徽
“两
山一
湖
”地区
旅游开发建设
生态破坏
视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源-汇”理念的黔中“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青松
苏维词
吕思思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8-939,共12页
“两湖一库”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库周边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其土地利用变化对所在区域生态安全/供水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基于“源-汇”理念和黔中“两湖一库”地区1998-2018年4期遥感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
“两湖一库”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库周边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其土地利用变化对所在区域生态安全/供水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基于“源-汇”理念和黔中“两湖一库”地区1998-2018年4期遥感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近20年来“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并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1998-2018年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土地(主要为暂时性未利用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域面积波动减少,耕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在各时段均为变化最活跃的地类。(2)年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1998-2008年的1.33%提高至2008-2013年的2.4%和2013-2018年的2.3%。近10年各地类间的相互转换较10年前更为活跃。(3)主要的土地利用“源-汇”转换关系表现为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草地转为林地和耕地。(4)各地类加速向建设用地转换,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两湖一库”供水压力进一步增大。(5)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等因素是“两湖一库”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政策因素对林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理念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两
湖
一库
”地区
喀斯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湖”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1
作者
邓敏
机构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政治理论教研部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5-197,213,共4页
文摘
湖北和湖南两省都是位于我国中部地区、都为农村居民数量较多的省份,有着非常相似的人口结构,具有很强的可比性。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居民与湖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比较,分析两者在生活消费支出、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
关键词
“两湖”地区
农村居民
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需求收入弹性
分类号
F047.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被引量:
11
2
作者
吴跃东
向钒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40,共10页
基金
安徽省国土资源厅项目(批准文件号:[2002]283)资助。
文摘
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十分丰富,有层型剖面和极为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有斜贯皖南中部台地的斜坡相沉积,还有极其丰富的构造形迹、岩溶、洞穴、温泉、瀑布、古火山、古冰川等地质景观。其中以黄山、九华山为代表的花岗岩地貌景观、以齐云山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景观、以清凉峰为代表的火山岩地貌景观和歙县鸡母山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具代表性。通过对区内地质遗迹的分类探讨,叙述了地质遗迹的内容,对区内地质遗迹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地质自然景观资源的开发潜力及开发价值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安徽
“两
山一
湖
”地区
地质遗迹
资源评价
Keywords
Anhui
"two mountains-and-one lake" area
geoheritage
resource evaluation
分类号
P93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被引量:
6
3
作者
吴跃东
向钒
许国娥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安徽省地震局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4期40-45,共6页
基金
安徽国土资源厅地质勘察专项费资助
文摘
地质环境的脆弱性及人类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是制约安徽"两山一湖"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调查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和主要地质灾害,分析了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及水体污染、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因及其时、空、强特征,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治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安徽
“两
山一
湖
”地区
Keywords
geological hazard
preventive strategy
'two-mountain-one-lake' region in Anhui
分类号
P64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被引量:
10
4
作者
黄成林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03年第4期79-84,共6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1JW120)
文摘
阐述了"两山一湖"地区在安徽省旅游中的重要地位,重点讨论了"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关键词
安徽
“两
山一
湖
”地区
旅游开发建设
生态破坏
视觉污染
Keywords
Anhui province
'two-mountains and one-lake' area
touring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ecology destruction
visual pollution
分类号
X17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5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源-汇”理念的黔中“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青松
苏维词
吕思思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
屏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28-939,共12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两湖一库流域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及调控技术途径研究”(黔科合支撑S[2020]4Y008号)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基础[2020]1Y4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61052)。
文摘
“两湖一库”是典型的喀斯特高原湖泊,湖库周边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其土地利用变化对所在区域生态安全/供水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基于“源-汇”理念和黔中“两湖一库”地区1998-2018年4期遥感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分析近20年来“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规律,并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其驱动力。结果表明:(1)1998-2018年建设用地、林地、未利用土地(主要为暂时性未利用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水域面积波动减少,耕地、草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在各时段均为变化最活跃的地类。(2)年均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由1998-2008年的1.33%提高至2008-2013年的2.4%和2013-2018年的2.3%。近10年各地类间的相互转换较10年前更为活跃。(3)主要的土地利用“源-汇”转换关系表现为耕地转为林地和建设用地、草地转为林地和耕地。(4)各地类加速向建设用地转换,建成区面积迅速扩张,“两湖一库”供水压力进一步增大。(5)人口压力、经济发展等因素是“两湖一库”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政策因素对林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以为“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及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源-汇”理念
土地利用
驱动力
“两
湖
一库
”地区
喀斯特区
Keywords
concepts of"source and sink"
land use
driving force
"Two Lakes and One Reservoir"area
karst area
分类号
X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湖”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比较研究
邓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吴跃东
向钒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吴跃东
向钒
许国娥
《灾害学》
CSCD
200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安徽“两山一湖”地区的旅游生态破坏和视觉污染问题
黄成林
《灾害学》
CSCD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源-汇”理念的黔中“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李青松
苏维词
吕思思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