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的论争与立法回应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海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5-142,共8页
对经济学界最早提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承包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部分法学学者尚存质疑。梳理并反思经济学界与法学界对"两权分离"论争的三个焦点,可以发现"两权分离"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但是经济学界关于... 对经济学界最早提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之承包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部分法学学者尚存质疑。梳理并反思经济学界与法学界对"两权分离"论争的三个焦点,可以发现"两权分离"有坚实的现实基础;但是经济学界关于"两权分离"之经营权抵押和承包权归属于成员权的表述尚需修正,法学界部分学者对"两权分离"适用范围以及承包权的解读亦应矫正。简言之,土地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离"既是对农用地流转实践的一种发现、提炼,又是今后一段时期引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入股、担保,乃至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等诸项改革的发展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两权分离” 承包权 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权分离”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
2
作者 曹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77-81,共5页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最初的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建立在商品生产经营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自己劳动的基础上的。就是说,在商品经济产生的最初阶段,商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资料即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包括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乃... 按照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最初的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建立在商品生产经营者自己占有生产资料,自己劳动的基础上的。就是说,在商品经济产生的最初阶段,商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资料即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包括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乃至收益权),是两权合一的自然人产权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两权分离” 法律上的所有权 财产所有权 经营权 自然人产权 两权分离理论 经济所有权 商品生产经营者 经营管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企业建立“两权分离”企业制度的前提
3
作者 吴光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两权分离”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营者 经营权 现代公司制 法人所有权 委托——代理关系 产权结构 传统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公立医院产权制度进行“两权分离”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毅俊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4年第5期265-267,共3页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产权制度 “两权分离” 改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人产权制度——兼评“两权分离”的局限性
5
作者 苏君正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1-25,共5页
产权制度改革议论再度泛起,反映了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呼唤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背景是,按照“两权分离”思路的改革,企业只有经营权而无所有权,不能根除国有企业财产约束和预算约束双软化的痼疾,难以塑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 产权制度改革议论再度泛起,反映了深化改革的迫切要求。呼唤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背景是,按照“两权分离”思路的改革,企业只有经营权而无所有权,不能根除国有企业财产约束和预算约束双软化的痼疾,难以塑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商品生产者。建立法人产权制度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权分离” 法人产权制度 兼评 财产 法人所有权 经营权 国有资产 风险责任 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制基础上“两权分离”的若干思考——“两权分离”的困境、前提、基础和条件
6
作者 王明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51,共5页
国有制基础上“两权分离”的若干思考——“两权分离”的困境、前提、基础和条件王明华一、“两权分离”理论的困境(一)“两权分离”的两个基本理论推断一个时期以来,国有制改造步履艰难,困难重重,从而成为体制转轨的最大梗阻。我... 国有制基础上“两权分离”的若干思考——“两权分离”的困境、前提、基础和条件王明华一、“两权分离”理论的困境(一)“两权分离”的两个基本理论推断一个时期以来,国有制改造步履艰难,困难重重,从而成为体制转轨的最大梗阻。我国经济学工作者在理论上从不同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权分离” 个人所有制 国有制 经营权 经营者 若干思考 所有权 国有企业改革 股份公司 实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有制“两权分离”的突破与困境
7
作者 靳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认为,“两权分离”的政策主张,使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变为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分权关系,占有是所有借以实现的中介。对生产资料的间接支配和直接支配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经营权的完整体系。作者指出,公有制条件下“两权分离”有着与现代... 本文认为,“两权分离”的政策主张,使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变为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分权关系,占有是所有借以实现的中介。对生产资料的间接支配和直接支配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经营权的完整体系。作者指出,公有制条件下“两权分离”有着与现代股份经济“两权分离”所不同的特征,因而,虽然“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的论断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但是随着企业改革引入股份制的实践,“两权分离”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权分离” 公有制 复本位制 经营权 价值尺度 国家与企业 贷币制度 生产资料 金银铸币 金银比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权分离”的理论与实践
8
作者 聂卫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8-69,共2页
中共中央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两权分离”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但在实践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认真... 中共中央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明确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了“两权分离”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原则。但在实践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对马克思关于“两权分离”的理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这就不能不引起实践中很不相同的作法。笔者拟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两权分离”理论的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两权分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及怎样在实际工作中选择“两权分离”的企业组织形式谈点看法。一、两种意义上的“两权分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两权分离”的程度,把“两权分离”界定在两种意义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权分离” 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 产业资本家 《资本论》 企业组织形式 资本所有权 国有企业改革 货币资本家 社会主义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两权分离”引向乡镇企业——平鲁县井坪镇乡镇企业的调查
9
作者 焦文 刘来宽 《经济问题》 1988年第9期60-61,共2页
(一)几种租赁形式井坪镇是平鲁县城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条件优越。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达96个,其中镇办企业发展到12个,村办13个、联办21个、户办52个,年产值2240余万元,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52%,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柱。... (一)几种租赁形式井坪镇是平鲁县城所在地,这里交通便利,条件优越。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达96个,其中镇办企业发展到12个,村办13个、联办21个、户办52个,年产值2240余万元,占全镇社会总产值的52%,成为全镇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是,在整体发展过程中,体制不适应,管理不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发展 社会总产值 租赁形式 整体发展 “两权分离” 年产值 效益 县城 承租人 租赁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营商业“两权分离”刍议
10
作者 刘祯 王建民 《商业研究》 1988年第1期3-6,共4页
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是在复杂的环境和曲折的实践中摸索前进的。改革的不断深化唤起人们对昨天的反思,使人们从对过去经营机制模式的怀旧中,逐步认识到狭隘经验管理的不适应性,从而对企业所有权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探索和实践引起了重视。
关键词 企业所有者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企业所有权 “两权分离” 租赁经营 经营机制 不适应性 经营者 国营商业 深化企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规则与国有医院“两权分离、国有民营”改革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洪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1期6-9,共4页
长期以来 ,我国的国有医院实行的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 ,这种办医方式使国有医院无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不能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为此 ,面对我国入世形势下医疗服务业的逐步开放 ,笔者就国有医院的产权制... 长期以来 ,我国的国有医院实行的是国家所有、国家经营 ,这种办医方式使国有医院无法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不能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为此 ,面对我国入世形势下医疗服务业的逐步开放 ,笔者就国有医院的产权制度改革提出以治理结构变革为主要内容的“两权分离、国有民营”这一概念。“两权分离”即指医院财产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适度分离 ,最终变革的思路是国家终极所有权和医院法人所有权分离 ,国家只对国有资产拥有终极所有权 ,国有医院拥有法人所有权并与经营权两权合一 ,成为真正的法人。“国有民营”是指在国家享有医院财产终极所有权 ,保持对国有医院控制力的前提下 ,在医院性质、职能、隶属关系和国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各项优惠政策不变的基础上 ,国有医院通过采取民营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两权分离”是前提 ,“国有民营”是核心。“两权分离、国有民营”改革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简而言之 ,就是法人财产制、法人治理结构和有限责任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规则 国有医院 医疗机构 “两权分离” “国有民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权分离到股份制
12
作者 袁正明 《江淮论坛》 CSSCI 1989年第3期21-25,共5页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即通常所说的“两权分离”问题,是目前的一个理论热点,特别是在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的理解上,关于两权分离更有一番深究的必要。
关键词 两权分离 股份制 所有权 社会主义公有制 全民所有制企业 “两权分离” 经营权 承包制 租赁制 宏观调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制的产权构架不是两权分离
13
作者 周景明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1-21,共1页
股份制的产权构架不是两权分离刘烈龙在94年第6期的《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撰文认为,用“两权分离”来界定股份制的产权规则和边界,是不确切的。首先,从股东角度来看,股东购买了股票,既有股票的所有权,又有股票的经营权。对股票... 股份制的产权构架不是两权分离刘烈龙在94年第6期的《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撰文认为,用“两权分离”来界定股份制的产权规则和边界,是不确切的。首先,从股东角度来看,股东购买了股票,既有股票的所有权,又有股票的经营权。对股票的所有权即是对有价证券的所有权。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份制 “两权分离” 所有权与经营权 产权规则 构架 剩余索取权 国家经济职能 企业出售 股票 有价证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权制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玉凤 朱学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6-86,共1页
关键词 “两权制约” “两权分离” 会计监督 企业 经营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人财产权的法律品性
15
作者 徐加根 杜晓希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1-112,共2页
国有企业处于困境的根源不在于实行公有制,而在于缺乏有效的保证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法人财产权制度。“两权分离”作为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即使在理论上被普遍认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个实现形式的问题,承包制、租赁制、信托制... 国有企业处于困境的根源不在于实行公有制,而在于缺乏有效的保证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法人财产权制度。“两权分离”作为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即使在理论上被普遍认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个实现形式的问题,承包制、租赁制、信托制、股份制等都是常见的“两权分离”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人财产权 法人财产所有权 “两权分离” 他物权 经营权 自物权 公司法人 股权 所有权人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思路
16
作者 林宏桥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9-82,共4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标志着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改造成名符其实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的...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标志着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的中心任务是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把企业改造成名符其实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济的主体。 这个阶段,就改革的思路来看,比以往的改革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1.突破了“两权分离”的局限,深入到所有制关系的改革。十几年来,我们的企业改革,一直是沿着“两权分离”、“放权让利”的思路进行的。“两权分离”较之“两权合一”于国家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重大进步。对推动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果只限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企业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财产不独立,企业就难以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两权分离” 法人所有权 产权制度改革 经营权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公司制 经营机制的转换 政企分开 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份制中性论
17
作者 胡义成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关键词 “两权分离” 股份制中性论 社会主义 所有权 资本主义 社会化 生产力发展 跨国公司 股份制企业 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所有制的现实缺陷及其改革
18
作者 杨宝三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1997年第6期23-26,共4页
国家所有制的现实缺陷及其改革杨宝三一、国家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以市场机制代替行政机制,使市场真正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问题在于,市场或市场机制... 国家所有制的现实缺陷及其改革杨宝三一、国家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以市场机制代替行政机制,使市场真正成为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问题在于,市场或市场机制的发育及有效运作需要有一定的微观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所有 国有企业 现实缺陷 企业所有制 产权交易 生产要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所有制 经济所有权 “两权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
19
作者 董小麟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22-24,共3页
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董小麟一、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改革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而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必须相应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利益又与要素或财产的所有权有关,是产权的实现;因此,如果产权关系、... 市场经济与国有企业改革董小麟一、市场经济与产权制度改革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而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同时,必须相应带来利益关系的调整;而利益又与要素或财产的所有权有关,是产权的实现;因此,如果产权关系、产权制度不变,也就会构成市场配置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公司法人产权 产权关系 产权结构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利益关系 国有经济 “两权分离” 产权制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银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及实现
20
作者 葛兆强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3期7-13,共7页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迄今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在这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制度框架有了很大程度的触动,边际制度效率逐渐递减.与此同时,市场主导型的金融制度框架及其效率贡献不断显现提高.但是,若仔细审视已...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迄今已走过了二十个年头,在这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金融制度框架有了很大程度的触动,边际制度效率逐渐递减.与此同时,市场主导型的金融制度框架及其效率贡献不断显现提高.但是,若仔细审视已有的金融改革进程,我们发现,二十年金融制度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增量改革”,即改革的主线和改革的关键举措似乎都是避开国有银行现有制度展开的,原有的国有银行制度触动较少.尽管“增量改革”的绩效不容低估,但国有银行制度改革较之经济金融整体改革的严重错位(经济运行的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的计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银行 法人所有权 产权制度改革 商业银行 股份制改造 终极所有权 “两权分离” 产权结构 经济所有权 股份制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