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街道“两抢一盗”犯罪的时空规律
被引量:
14
1
作者
曾敏玲
毛媛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617,共12页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两抢一盗"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剖析街道环境与犯罪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犯罪时间分布与人们生活、工作的作息周期相关,街道空间使用频率高的时段犯...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两抢一盗"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剖析街道环境与犯罪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犯罪时间分布与人们生活、工作的作息周期相关,街道空间使用频率高的时段犯罪相对高发;犯罪的昼夜分布差别与地区岗位、商业场所等环境的空间分布有关;2)在案发部位分布上,各部位的案件构成受到人流活动强度、自然监视的力度及逃逸便捷程度的影响;3)在宏观地理分布上,盗窃案件在浦东新区内以陆家嘴中央商务区一带为核心呈自西向东圈层递减分布,而"两抢"案件的高发区呈带状和点状分布的格局,较为分散在市区与镇区的各居民集中区附近;4)回归分析表明,交叉口是影响盗窃和"两抢"案件分布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交叉口数量及密度均分别对"两抢"和盗窃量有正向影响。最后以研究结论为依据,提出相应的犯罪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街道
“两抢一盗”
犯罪
时空分布
上海浦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功能区视角下城市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的空间相关性——以H市市辖区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灿祥
朱萌
+3 位作者
滕茹洁
姚宇超
何佳琦
余帆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39-1751,共13页
以H市市辖区为例,基于POI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并结合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数据,构建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从整体及不同功能区角度探讨城市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整体上,H市夜...
以H市市辖区为例,基于POI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并结合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数据,构建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从整体及不同功能区角度探讨城市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整体上,H市夜间“两抢一盗”犯罪形成“一主一副”的犯罪热点,且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存在空间异质性关系。2)大部分功能区在全局Moran’sΙ上表现为正相关。在局部LISA聚类上,只有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商业用地的高-高聚类多数分布在一环及二环以内,低-低聚类多数分布在城市外围及边缘地带,高-低聚类与低-高聚类则零散分布在二者之间的区域;居住用地的聚类情况呈现南北区域差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则由于报警地点与实际案发地点可能有所出入,因而结果可信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夜间犯罪
“两抢一盗”
犯罪
NPP-VIIRS
功能区
城市夜光
城市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时空分布及组态影响因素
被引量:
8
3
作者
黄锐
谢朝武
赖菲菲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9-812,共14页
基于中国“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中2217条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案例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和季节强度指数对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
基于中国“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中2217条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案例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和季节强度指数对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事件的组态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区域集聚性,但在2016年以后空间集聚性减弱。2)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胡焕庸线”东侧,并呈现总量逐年下降、高发区域不断缩减的趋势,各地区盗抢事件分布存在季节差异性和空间流动性特征,“两抢一盗”犯罪事件在昼夜24 h内呈现“驼峰”型变化趋势,存在时段集中性与省域差异性分布规律。3)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是多重因素并发的结果,5种前因组态路径构成盗抢事件发生的充分条件,地方风险因素、旅游集聚因素以及社会控制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形成中国“两抢一盗”事件的空间分异格局,旅游依托型的偏远省份和人口密度较高的旅游大省是组态因素引致“两抢一盗”犯罪事件的代表性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犯罪
“两抢一盗”
犯罪
组态分析
地方风险
旅游集聚
社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街道“两抢一盗”犯罪的时空规律
被引量:
14
1
作者
曾敏玲
毛媛媛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不动产学院
苏州大学建筑与规划系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出处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617,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2JDSZ20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8115)
文摘
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两抢一盗"犯罪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时空分布规律,并剖析街道环境与犯罪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犯罪时间分布与人们生活、工作的作息周期相关,街道空间使用频率高的时段犯罪相对高发;犯罪的昼夜分布差别与地区岗位、商业场所等环境的空间分布有关;2)在案发部位分布上,各部位的案件构成受到人流活动强度、自然监视的力度及逃逸便捷程度的影响;3)在宏观地理分布上,盗窃案件在浦东新区内以陆家嘴中央商务区一带为核心呈自西向东圈层递减分布,而"两抢"案件的高发区呈带状和点状分布的格局,较为分散在市区与镇区的各居民集中区附近;4)回归分析表明,交叉口是影响盗窃和"两抢"案件分布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交叉口数量及密度均分别对"两抢"和盗窃量有正向影响。最后以研究结论为依据,提出相应的犯罪防控措施。
关键词
城市街道
“两抢一盗”
犯罪
时空分布
上海浦东
Keywords
urban street
property offences
crime
spatio-temporal pattern
Pudong District of Shanghai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功能区视角下城市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的空间相关性——以H市市辖区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灿祥
朱萌
滕茹洁
姚宇超
何佳琦
余帆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739-1751,共13页
文摘
以H市市辖区为例,基于POI数据识别城市功能区,并结合NPP-VIIRS夜光遥感数据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数据,构建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从整体及不同功能区角度探讨城市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整体上,H市夜间“两抢一盗”犯罪形成“一主一副”的犯罪热点,且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存在空间异质性关系。2)大部分功能区在全局Moran’sΙ上表现为正相关。在局部LISA聚类上,只有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和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商业用地的高-高聚类多数分布在一环及二环以内,低-低聚类多数分布在城市外围及边缘地带,高-低聚类与低-高聚类则零散分布在二者之间的区域;居住用地的聚类情况呈现南北区域差异;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则由于报警地点与实际案发地点可能有所出入,因而结果可信度降低。
关键词
城市夜间犯罪
“两抢一盗”
犯罪
NPP-VIIRS
功能区
城市夜光
城市活力
Keywords
urban nighttime crime
robbery,snatching,and theft crimes
NPP-VIIRS
functional areas
urban nighttime light
urban vitality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时空分布及组态影响因素
被引量:
8
3
作者
黄锐
谢朝武
赖菲菲
机构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研究基地
出处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9-812,共14页
文摘
基于中国“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中2217条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案例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标准差椭圆、核密度分析和季节强度指数对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对事件的组态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1)2010-2019年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与区域集聚性,但在2016年以后空间集聚性减弱。2)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在空间上集中分布于“胡焕庸线”东侧,并呈现总量逐年下降、高发区域不断缩减的趋势,各地区盗抢事件分布存在季节差异性和空间流动性特征,“两抢一盗”犯罪事件在昼夜24 h内呈现“驼峰”型变化趋势,存在时段集中性与省域差异性分布规律。3)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是多重因素并发的结果,5种前因组态路径构成盗抢事件发生的充分条件,地方风险因素、旅游集聚因素以及社会控制因素的相互耦合作用形成中国“两抢一盗”事件的空间分异格局,旅游依托型的偏远省份和人口密度较高的旅游大省是组态因素引致“两抢一盗”犯罪事件的代表性区域。
关键词
旅游犯罪
“两抢一盗”
犯罪
组态分析
地方风险
旅游集聚
社会控制
Keywords
tourism crime
robbery,snatching,and theft crime
configuration analysis
local risk
tourism agglomeration
social control
分类号
D917.3 [政治法律—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街道“两抢一盗”犯罪的时空规律
曾敏玲
毛媛媛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功能区视角下城市夜光与夜间“两抢一盗”犯罪的空间相关性——以H市市辖区为例
王灿祥
朱萌
滕茹洁
姚宇超
何佳琦
余帆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旅游“两抢一盗”犯罪事件时空分布及组态影响因素
黄锐
谢朝武
赖菲菲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