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宽两高”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成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邦六 董世泰 《世界石油工业》 2024年第4期24-34,共11页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等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随着复杂地层岩性和非常规油气藏等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资料的保真度要求大幅度提高。提高...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等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随着复杂地层岩性和非常规油气藏等隐蔽性油气藏勘探的不断深入,地震资料的保真度要求大幅度提高。提高保真度需要野外地震采集采用宽频超高灵敏度传感器,提高弱信号记录能力,消除激发和接收的组合效应以及解决从近地表至目标层的地层吸收衰减问题。为此,提出了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高保真(简称“两宽两高”)的地震采集理念,经过多年实践与发展,形成了“两宽两高”单点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高保真的核心是野外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波器,提高数据记录动态范围,单点接收消除组合效应,既提高弱信号记录能力,又消除组合带来的检波器时差问题,降低近地表起伏和速度差异带来的静校正、速度拾取等影响保真度的问题。“两宽两高”地震勘探技术提出后,率先在长庆油田、辽河油田、四川油田等探区进行了试验,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随着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和“双高”地震处理、真地表地震成像等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目前“两宽两高”地震勘探技术已成为中国石油陆上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技术 地震 处理 真地表成像 应用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45
2
作者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系列,并非仅指将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推进到“两宽一高”阶段,它还包括针对“两宽一高”数据的地震成像处理技术、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及油藏评价技术。当前,“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种新的观测系统、新的震源和检波器系统以及高效、自动、智能数据采集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从海量的“两宽一高”数据中提取与精确描述储层相关信息的技术进展严重滞后,譬如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_RTM)技术距离大规模生产实用(尤其是直接贡献于储层描述的应用)相去甚远。从地震波反演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依次分析了“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对地震波成像的必要性、“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对地震波成像的贡献、“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阶段的地震分辨率、“两宽一高”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的关键问题等,最后简述了“两宽一高”地震勘探中地震地质解释的观点。认为“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工业界的核心技术,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远未达到“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成熟阶段,今后油气地震勘探的技术发展应该是围绕着“两宽一高”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即采集技术、对应的反演成像技术、地震解释技术和油藏描述技术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介质与复杂储层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 海量数据处理 反演成像 “两宽一高”地震地质解释 “两宽一高”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级式宽范围输入的高位取能电源设计
3
作者 朱一昕 孙庆祝 +1 位作者 陈宇杰 毕恺韬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介绍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宽范围输入高位取能电源设计方法,根据电源高电压、宽范围输入和多路小功率输出的特点,电源采用两级式结构。第一级源变换器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 介绍了一种用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宽范围输入高位取能电源设计方法,根据电源高电压、宽范围输入和多路小功率输出的特点,电源采用两级式结构。第一级源变换器采用输入串联输出并联(Input-Series Output-Parallel,ISOP)的反激拓扑,主要实现降压功能;第二级负载变换器采用三路单独的反激电路,保证精准调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台输入电压DC 400~3 500 V、输出电压DC 15 V/15 V/400 V的高位取能电源样机。通过最高输入电压下开关管源漏极电压波形和不同负载下输出电压波形,证明了该设计方案可在宽输入范围内可靠运行,有效地减小了单个开关管所承受的电压应力并且具有优良的带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 范围 级式 开关管电压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工业化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慕刚 骆飞 +2 位作者 汪长辉 陶知非 刘进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共8页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岩性勘探以及精细油气藏描述与监测等勘探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要推广应用该技术还需要克服震源与采集两大制约因...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岩性勘探以及精细油气藏描述与监测等勘探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要推广应用该技术还需要克服震源与采集两大制约因素。为此,探讨了影响"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工业化应用的两个制约因素——宽频信号源的激发与可控震源的高效采集技术,以期大幅降低陆上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的作业成本,使之经济可行。在对可控震源宽频激发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设计扫描信号的基础上,对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智能化施工方案、用户定制同步激发方法、队伍的高效作业管理以及海量地震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优化,并结合地震采集与处理的实际应用效果,展示了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良好前景。结论认为:(1)以新一代低频可控震源为核心的宽频地震激发技术解决方案、以野外地震作业管理系统和海量地震数据质控与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地破解了上述技术瓶颈,"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具有了可接受的性价比;(2)该技术能在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极大地改进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提高油气勘探的预测精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一地震采集 智能化施工 海量地震数据 效作业管理 用户定制同步激发 频信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资料处理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丁吉丰 裴江云 包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0-16,共7页
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大庆探区内的"两宽一高"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得到以下认识:①利用单只检波器接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在拓展地震频带、小断层识别、提高油藏认识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基于VSP井控的... 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大庆探区内的"两宽一高"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得到以下认识:①利用单只检波器接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在拓展地震频带、小断层识别、提高油藏认识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基于VSP井控的时空变Q补偿技术能够在保幅前提下提高现有资料的分辨率;③在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中,OVT处理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突破,基于现有资料可以获得新的地震、地质认识;④联合叠前、叠后多度分析、多方位分析、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是进行储层裂缝带分析与流体预测的有效手段,这些分析手段能够提高地质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一 单点采集 Q补偿 OVT 微幅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下的宽带波阻抗建模技术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华忠 郭颂 周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目前,我国油气地震勘探正在由大尺度构造油气藏转向小尺度(薄互层)岩性油气藏,高分辨率和高保真成像是此类油气藏勘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角度)反射系数成像相比,宽带波阻抗成像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定量)精细描述。常规窄带... 目前,我国油气地震勘探正在由大尺度构造油气藏转向小尺度(薄互层)岩性油气藏,高分辨率和高保真成像是此类油气藏勘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角度)反射系数成像相比,宽带波阻抗成像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定量)精细描述。常规窄带、窄方位的地震数据采集只能进行窄带反射系数的估计,甚至只能实现构造的准确定位。基于单点高密度、宽带、宽方位的地震数据采集,精确估计背景(偏移)速度和宽带反射系数,结合来自测井数据的密度建模进行合理的深度域反演,得到背景速度和宽带反射系数融合的宽带波阻抗成像结果,是今后进行精确油气藏描述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为此,分析了"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对宽带地震勘探的贡献、宽带反射系数估计的影响因素、地震子波和低频成分在宽带波阻抗建模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宽带波阻抗估计的方法及宽带波阻抗建模的关键技术,指出"两宽一高"地震数据下的宽带波阻抗建模能有效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进而提高油气地震勘探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 低频成分 带反射系数 带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预测深层储层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海亮 张丽萍 +2 位作者 王海龙 桂金咏 张元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80-84,7-8,共7页
塔东古城低凸起奥陶系埋深大于6000m,主要储层为白云岩和灰岩,属于典型的深层—超深层勘探领域。超深层地震资料的品质受采集、衰减和处理等因素影响,储层预测一般难以达到预期结果。为此,以宽方位资料为基础,确立了"两宽一高"... 塔东古城低凸起奥陶系埋深大于6000m,主要储层为白云岩和灰岩,属于典型的深层—超深层勘探领域。超深层地震资料的品质受采集、衰减和处理等因素影响,储层预测一般难以达到预期结果。为此,以宽方位资料为基础,确立了"两宽一高"资料解释思路,基于地震资料的宽频带和方位信息,系统地开展了塔东古城低凸起深层岩溶储层岩性预测、方位优选及优势方位含气性检测。为了提高研究区储层预测精度,确定有利勘探区带,利用宽频带资料预测白云岩的分布,利用优势方位数据体检测储层的含油气性。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宽频带资料振幅与频率(AVF)的关系预测储层的效果明显优于叠前反演;宽方位资料存在一定的油气响应优势方位,在该方位各向异性影响小,油气响应特征更明显,能更好地预测深层油气有利分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东古城低凸起 深层储层 “两宽一高” AVF关系 优势方位 储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精细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龙 高建虎 +2 位作者 李海亮 闫国亮 董雪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37-144,13,共9页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和精细勘探的需求,“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油气精细勘探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已进入精细勘探阶段,微小断层识别和油气精确预测是该区增储上产的关键。为了提高断层和油气检... 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的深入和精细勘探的需求,“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油气精细勘探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已进入精细勘探阶段,微小断层识别和油气精确预测是该区增储上产的关键。为了提高断层和油气检测精度,针对松辽盆地北部L45井区葡萄花油层开展基于“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断层检测和油气预测研究。利用GeoEast软件解释系统,在对比、分析“两宽一高”地震资料与常规地震资料基础上,利用GeoEast软件的构造导向滤波和智能检测技术识别微小断层,利用优势方位油气检测技术检测油气。研究分析表明:“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信噪比更高,更有利于开展油气精细勘探;构造导向滤波和智能检测技术是识别微小断层的有效技术手段,优势方位油气检测技术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宽频、宽方位特性可以更好地突出油气响应特征。研究成果为“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可指导精细构造解释和有利区带评价,为下一步井位部署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葡萄花油层 “两宽一高” 构造导向滤波 智能断层检测 优势方位油气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鄂东缘致密砂岩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张建军 刘红星 +3 位作者 孙强 赵卫 禹一然 吴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7,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含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主要赋存于二叠系河道砂体中,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大,提高薄砂体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该区表层为典型的黄土山地地貌,地表起伏剧烈,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因此提高原始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含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主要赋存于二叠系河道砂体中,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大,提高薄砂体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该区表层为典型的黄土山地地貌,地表起伏剧烈,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因此提高原始采集资料品质,为叠前反演提供可靠基础资料,是极具挑战的技术难题。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近年在该区三维地震勘探中,引入"两宽一高"(宽频、宽方位和高密度)的勘探理念和技术,采取提高激发子波频宽、应用低频单点检波器拓展地震资料频宽,通过宽方位观测满足OVT处理要求以提高叠前道集精度,通过高覆盖采集提高资料信噪比等措施,探索形成了适用于黄土山地的"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包括面向致密砂岩气储层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基于高清航片的激发因素优选和宽频激发/接收技术等。该系列技术在鄂东缘的应用结果表明,所采集三维地震资料频带得到拓宽,低频信息更加丰富,信噪比显著提高,砂体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大幅提高,促成该区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频、方位、密度) 地震资料采集 致密砂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陆上“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 被引量:46
10
作者 宁宏晓 唐东磊 +3 位作者 皮红梅 唐传章 唐海忠 张艳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5-653,共9页
“两宽一高”是指宽方位、宽频带和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从地震勘探高密度空间采样理念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无假频检波、基于波动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基于原始单炮信噪比的覆盖密度设计、基于叠前偏移子波均匀性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 “两宽一高”是指宽方位、宽频带和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从地震勘探高密度空间采样理念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无假频检波、基于波动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基于原始单炮信噪比的覆盖密度设计、基于叠前偏移子波均匀性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等新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方法;介绍了基于硬件改进的宽频激发和宽频接收技术,可以实现1.5 Hz的低频和超过120 Hz的宽频带激发技术;描述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井炮高效激发技术、自动实时质量控制等高效采集作业技术,为“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技术配套。“两宽一高”地震资料与基于炮检距向量片(OVT)的五维处理技术的结合,发挥了“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优势,提高了地震勘探资料的成像精度。统计分析了近年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给出了该项技术在我国西部复杂山地和东部复杂城区的两个典型三维地震勘探应用实例。最后分析讨论了节点仪器采集、超高效混叠采集技术、智能化信息化控制管理技术和压缩感知技术,认为这些技术会成为今后地震勘探特别是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一 效采集 频激发 频检波器 动态扫描 实时监控 数字化管理 谐波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可控震源“两宽一高”地震勘探的应用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丽艳 李昂 于常青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6-1245,共10页
"两宽一高"是指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能够记录更完整的波场信息,假频少、低频信息丰富,有利于薄互层油气藏的刻画和地层各向异性研究。以实际的"两宽一高"资料为基础,从原始资料的波场特征、信噪比... "两宽一高"是指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能够记录更完整的波场信息,假频少、低频信息丰富,有利于薄互层油气藏的刻画和地层各向异性研究。以实际的"两宽一高"资料为基础,从原始资料的波场特征、信噪比及频带等三方面对比分析了"两宽一高"资料的优势和特点,确定了针对"两宽一高"资料的处理技术和流程。利用最终成像结果对断层和砂体进行刻画和描述,体现了"两宽一高"地震勘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可控震源 低频 频带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稳相Q偏移--以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DS20井区沙河子组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包燚 陈树民 王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深层"两宽一高"(宽频带激发接收、宽方位观测、高密度接收)地震资料成像质量较差、分辨率和信噪比无法满足精细勘探地质需求的问题,以区域地质认识为指导,通过Q值扫描和高阶走时拟合算法建立了高精...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深层"两宽一高"(宽频带激发接收、宽方位观测、高密度接收)地震资料成像质量较差、分辨率和信噪比无法满足精细勘探地质需求的问题,以区域地质认识为指导,通过Q值扫描和高阶走时拟合算法建立了高精度等效Q模型,并通过倾角域偏移孔径优选技术得到时空变偏移孔径体,对"两宽一高"地震资料进行了稳相Q偏移处理。研究表明:处理后的成像精度大幅度提高,地层相互切割等成像假象消失;Omega叠前时间偏移剖面目的层频带为6~55 Hz,稳相Q偏移处理后的频带展宽为6~71 Hz,可满足精细储层预测及层序细分的地质研究需求。该技术将解释指导融入处理过程中,为深层复杂构造区高分辨率保真成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宽一 等效Q场 稳相Q偏移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勘探中“两宽一高”技术问题的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63
13
作者 王学军 于宝利 +4 位作者 赵小辉 蔡希玲 李虹 方勇 刘玉莲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53,共13页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是高精度地震勘探一体化技术,从野外采集、数据处理到资料解释应有配套的方法理念和技术流程。阐述了"两宽一高"的基本定义和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记录与合成记录从分辨率、保真度...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是高精度地震勘探一体化技术,从野外采集、数据处理到资料解释应有配套的方法理念和技术流程。阐述了"两宽一高"的基本定义和技术指标,通过理论记录与合成记录从分辨率、保真度、反演精度等方面说明该项技术的优势:适用于薄互层发育区的油藏描述、各向异性发育区的裂缝预测、深层目标勘探和特殊岩性体的勘探,也是改善复杂区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3个地区的应用实例展示了"两宽一高"技术在复杂油气藏勘探评价和开发中的作用,即有效提升地震资料的品质,使之能够细致地描述复杂储层的形态和流体分布,提高信息的保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倍频程 宽一 保真度 分辨率 波阻抗反演 储层描述 油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在花岗岩潜山储层表征中的应用——以乍得邦戈盆地为例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景春 窦立荣 +3 位作者 徐建国 魏小东 王中凡 陈洪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0-329,共10页
随着乍得邦戈盆地在L-1井区的花岗岩潜山获得油气发现,在该区开展了"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高信噪比、全方位观测、低频... 随着乍得邦戈盆地在L-1井区的花岗岩潜山获得油气发现,在该区开展了"两宽一高"(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的油气勘探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攻关。充分利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高信噪比、全方位观测、低频信号的强穿透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优势,有效提高了潜山顶面偏移成像质量,获得了丰富的潜山内幕信息,为花岗岩型潜山的储层表征和潜山目标评价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基于"两宽一高"地震资料提出了花岗岩潜山复杂储层表征技术,根据储层的储集空间组合特征、储层类型、岩石物理特征和对应的地震响应特征,将花岗质基岩潜山储层序列划分为风化淋滤带、缝洞发育带、半充填裂缝发育带和致密带;将裂缝型和孔隙型储层分类表征,孔隙型储层通过地震多属性融合和地震反演技术进行储层定性和定量预测,裂缝型储层结合区域构造特征,分别应用曲率体、相干和OVT域地震属性等进行裂缝识别与预测;综合裂缝预测和孔隙型储层预测结果进行储层评价和优质储层预测。该配套技术在乍得邦戈盆地的实践表明,应用"两宽一高"地震资料及针对性配套技术,能有效提高邦戈盆地花岗岩潜山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勘探成功率,在B区块实施的潜山探井成功率高达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储层表征 裂缝预测 花岗岩潜山 邦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关妹 周赏 +3 位作者 张宏伟 张万福 方海飞 封若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7-83,共7页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及()VT域资料处理技术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GeoEast解释系统为充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提供了平台。本文基于蓝色滤波特色技术利用优势频带识别断层、基于数据融合技...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及()VT域资料处理技术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GeoEast解释系统为充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提供了平台。本文基于蓝色滤波特色技术利用优势频带识别断层、基于数据融合技术利用分方位数据体识别断层、基于数据体运算技术利用最大方位速度差识别断层,这些技术在饶阳凹陷复杂断裂带的构造解释应用中效果理想,断层组合关系更加合理,小断层识别精度更高,构造圈闭在增加的同时也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GeoEast 蓝色滤波 数据融合 最大方位速度差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葡北地区“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6
作者 冉建斌 张艺山 +4 位作者 李海银 陈佳 李文阁 邢红阁 代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5-737,共13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圈闭落实的准确度和储层分布预测的精度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可控震源"两宽一高"地震采集、OVT域时间偏移、地质导向深度偏移初始模型建立及各向异性深度偏移迭代处理,在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圈闭落实的准确度和储层分布预测的精度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可控震源"两宽一高"地震采集、OVT域时间偏移、地质导向深度偏移初始模型建立及各向异性深度偏移迭代处理,在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频带宽度和分辨率等方面明显提高的基础上,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与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侏罗系6个三级层序,在三级层序格架内将研究区七克台组底部和三间房组顶部砂体识别为两个连续上升半旋回四级层序;通过构造几何属性分析及精细构造分析,揭示了本区"四带、两凹"的构造格局及形成机制;以宽频带多种反演技术为手段,对含油气层段的七克台组和三间房组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在综合构造分析、储层分析和油藏成藏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区油气沿构造带脊线聚集,断裂系统是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七克台组、三间房组储层在葡北构造带发育,向玉果构造带和胜北次凹减薄尖灭,葡北构造带与玉果构造带结合部位的,具有鼻状构造背景的岩性圈闭是获得油气突破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宽一 可控震源 地震处理 层序 构造 地震反演 葡北地区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解释技术在准噶尔盆地腹部“两宽一高”三维地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丽萍 朱峰 +2 位作者 罗瑛 尹照普 吴建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84-91,共8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62井区成藏条件良好,多井、多层系已获重大油气发现,但该区油藏类型多样、成藏模式复杂,需依托高品质地震资料并利用创新解释技术精准预测油藏和落实圈闭。基于2016年采集的"两宽一高"地震资料,运用GeoEas...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62井区成藏条件良好,多井、多层系已获重大油气发现,但该区油藏类型多样、成藏模式复杂,需依托高品质地震资料并利用创新解释技术精准预测油藏和落实圈闭。基于2016年采集的"两宽一高"地震资料,运用GeoEast解释系统拥有的特色断裂识别技术和多信息融合解释技术精细刻画区内微小断裂;运用GeoStrata层序地层解释技术划分目标层段地层层序并疏理生储盖组合关系;运用特征曲线储层反演技术有效识别砂岩分布范围。以上特色解释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了"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优势,解决了研究区的地质难点,为该区目标的识别与评价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East解释系统 微小断裂识别 层序地层解释 神经网络反演 准噶尔盆地腹部 宽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山前带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孔德政 于敏杰 +1 位作者 刘新文 彭光文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复杂山前带YZ区块复杂构造背景下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需求,采用"两宽一高"的地震采集技术、井炮与低频可控震源联合激发技术、浅层层析表层建模技术、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及高效采集相关配套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 针对塔里木盆地北缘复杂山前带YZ区块复杂构造背景下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需求,采用"两宽一高"的地震采集技术、井炮与低频可控震源联合激发技术、浅层层析表层建模技术、可控震源滑动扫描及高效采集相关配套技术,不仅大幅提高了采集效率,节约了勘探成本,更为准确落实该区岩性储层提供了高品质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勘探 宽一 低频震源 井震联合激发 滑动扫描 效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点地震仪与高精度可控震源组合实现“两宽一高”采集的应用实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苏卫民 李孟泽 +1 位作者 李献民 袁丁 《物探装备》 2020年第5期284-288,共5页
为满足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开发需求,2019年新疆、吉林、吐哈三家油田联合部署了吉木萨尔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满覆盖面积677.36km^(2)。项目地震资料采集采用"节点仪器+高精度可控震源"装备利器组合,高效优质地完成了采集任务。... 为满足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开发需求,2019年新疆、吉林、吐哈三家油田联合部署了吉木萨尔三维地震勘探项目,满覆盖面积677.36km^(2)。项目地震资料采集采用"节点仪器+高精度可控震源"装备利器组合,高效优质地完成了采集任务。覆盖密度、采集效率、原始资料合格率等多项指标创准噶尔盆地之最,助推准噶尔盆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迈上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仪器 精度可控震源 “两宽一高” 三维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山前带“两宽一高”井炮—可控震源联合地震采集技术应用实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孔德政 刘新文 +2 位作者 吕景峰 周旭 邸江伟 《非常规油气》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针对塔里木盆地YZ区块复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需求,新实施的三维地震采集项目采用了"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提出了突出小线距的高密度、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向,并应用了复杂地表区井炮—可控震源联合激发高效采集施... 针对塔里木盆地YZ区块复杂油气藏特征及勘探需求,新实施的三维地震采集项目采用了"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提出了突出小线距的高密度、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向,并应用了复杂地表区井炮—可控震源联合激发高效采集施工设计、巨厚山体区模型约束浅层层析三维表层调查与建模和数字化地震队高效施工辅助方法,确保了"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该区的成功实施。该技术大幅提高了地震采集效率,节约了地震勘探成本,地震资料品质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证明了"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地表、复杂构造背景下岩性勘探中的有效性,为类似复杂区"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地山前带 岩性油气藏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 井炮—可控震源联合激发 模型约束浅层层析三维表层建模 数字化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