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工业化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慕刚 骆飞 +2 位作者 汪长辉 陶知非 刘进宝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共8页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岩性勘探以及精细油气藏描述与监测等勘探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要推广应用该技术还需要克服震源与采集两大制约因... 宽方位、宽频带、高密度(简称"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解决低信噪比地区勘探、复杂地质体成像、岩性勘探以及精细油气藏描述与监测等勘探难题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但是要推广应用该技术还需要克服震源与采集两大制约因素。为此,探讨了影响"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工业化应用的两个制约因素——宽频信号源的激发与可控震源的高效采集技术,以期大幅降低陆上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的作业成本,使之经济可行。在对可控震源宽频激发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和有针对性设计扫描信号的基础上,对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的智能化施工方案、用户定制同步激发方法、队伍的高效作业管理以及海量地震数据质量控制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优化,并结合地震采集与处理的实际应用效果,展示了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良好前景。结论认为:(1)以新一代低频可控震源为核心的宽频地震激发技术解决方案、以野外地震作业管理系统和海量地震数据质控与管理系统为核心的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地破解了上述技术瓶颈,"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已经具有了可接受的性价比;(2)该技术能在成本可接受的情况下极大地改进地震资料的成像效果、提高油气勘探的预测精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一地震采集 智能化施工 海量地震数据 效作业管理 用户定制同步激发 频信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下的宽带波阻抗建模技术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华忠 郭颂 周阳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目前,我国油气地震勘探正在由大尺度构造油气藏转向小尺度(薄互层)岩性油气藏,高分辨率和高保真成像是此类油气藏勘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角度)反射系数成像相比,宽带波阻抗成像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定量)精细描述。常规窄带... 目前,我国油气地震勘探正在由大尺度构造油气藏转向小尺度(薄互层)岩性油气藏,高分辨率和高保真成像是此类油气藏勘探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与(角度)反射系数成像相比,宽带波阻抗成像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定量)精细描述。常规窄带、窄方位的地震数据采集只能进行窄带反射系数的估计,甚至只能实现构造的准确定位。基于单点高密度、宽带、宽方位的地震数据采集,精确估计背景(偏移)速度和宽带反射系数,结合来自测井数据的密度建模进行合理的深度域反演,得到背景速度和宽带反射系数融合的宽带波阻抗成像结果,是今后进行精确油气藏描述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为此,分析了"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对宽带地震勘探的贡献、宽带反射系数估计的影响因素、地震子波和低频成分在宽带波阻抗建模中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宽带波阻抗估计的方法及宽带波阻抗建模的关键技术,指出"两宽一高"地震数据下的宽带波阻抗建模能有效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进而提高油气地震勘探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两宽一”地震数据 低频成分 带反射系数 带波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中的关键问题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王华忠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 油气地震勘探面对的地下介质情况(包括地表条件)和油藏情况日益复杂促使地震勘探技术不断提高,最终目的是能够尽可能精确地描述油气藏以及提高油气采收率和勘探效益。2000年后逐渐普及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是其中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它是一种综合性的技术系列,并非仅指将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推进到“两宽一高”阶段,它还包括针对“两宽一高”数据的地震成像处理技术、地震地质解释技术及油藏评价技术。当前,“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较为迅速,各种新的观测系统、新的震源和检波器系统以及高效、自动、智能数据采集新技术层出不穷。但是,从海量的“两宽一高”数据中提取与精确描述储层相关信息的技术进展严重滞后,譬如全波形反演(Full Waveform Inversion,FWI)和最小二乘逆时深度偏移(LeastSquares Reverse Time Migration,LS_RTM)技术距离大规模生产实用(尤其是直接贡献于储层描述的应用)相去甚远。从地震波反演成像对地震数据采集的需求出发,较为全面地依次分析了“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对地震波成像的必要性、“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对地震波成像的贡献、“两宽一高”地震勘探阶段的地震分辨率、“两宽一高”地震数据成像处理中的关键问题等,最后简述了“两宽一高”地震勘探中地震地质解释的观点。认为“两宽一高”油气地震勘探技术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石油工业界的核心技术,当前的技术发展现状远未达到“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成熟阶段,今后油气地震勘探的技术发展应该是围绕着“两宽一高”地震勘探的关键问题,即采集技术、对应的反演成像技术、地震解释技术和油藏描述技术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介质与复杂储层 “两宽一”地震勘探 “两宽一高”地震数据采集 海量数据处理 反演成像 “两宽一”地震地质解释 “两宽一高”油藏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在鄂东缘致密砂岩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建军 刘红星 +3 位作者 孙强 赵卫 禹一然 吴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7,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含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主要赋存于二叠系河道砂体中,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大,提高薄砂体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该区表层为典型的黄土山地地貌,地表起伏剧烈,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因此提高原始采...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蕴含丰富的致密砂岩气资源,主要赋存于二叠系河道砂体中,砂体厚度横向变化大,提高薄砂体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是该区地震勘探的关键;该区表层为典型的黄土山地地貌,地表起伏剧烈,地震资料信噪比低,因此提高原始采集资料品质,为叠前反演提供可靠基础资料,是极具挑战的技术难题。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近年在该区三维地震勘探中,引入"两宽一高"(宽频、宽方位和高密度)的勘探理念和技术,采取提高激发子波频宽、应用低频单点检波器拓展地震资料频宽,通过宽方位观测满足OVT处理要求以提高叠前道集精度,通过高覆盖采集提高资料信噪比等措施,探索形成了适用于黄土山地的"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包括面向致密砂岩气储层的观测系统设计技术、基于高清航片的激发因素优选和宽频激发/接收技术等。该系列技术在鄂东缘的应用结果表明,所采集三维地震资料频带得到拓宽,低频信息更加丰富,信噪比显著提高,砂体识别及其含气性预测的精度大幅提高,促成该区致密砂岩气藏勘探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频、方位、密度) 地震资料采集 致密砂岩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活断层探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技术 被引量:113
5
作者 刘保金 张先康 +7 位作者 方盛明 赵成斌 段永红 朱金芳 黄昭 黄宗林 王善雄 郑德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4-532,共9页
在简要介绍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福州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试验探测资料 ,阐述了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技术装备、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以及在强干扰背景条件下围绕抗干扰和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 在简要介绍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福州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试验探测资料 ,阐述了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技术装备、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以及在强干扰背景条件下围绕抗干扰和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通道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 ,是实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断层 分辩率 数据采集 浅层地震勘探 干扰波 信噪比 分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波宽频地震数据采集设计与仪器实现关键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勇 庹先国 +2 位作者 李怀良 沈统 陆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302-4312,共11页
随着多波多分量技术的发展,宽频数据采集逐渐成为地震勘探的发展趋势.通过高保真获取全波场信息,并尽可能保留高频有效成分,进而利用多种波场信息相互验证和补充,是提高地震勘探精度的有效方法.受仪器带宽限制,常规设备在高频段很难同... 随着多波多分量技术的发展,宽频数据采集逐渐成为地震勘探的发展趋势.通过高保真获取全波场信息,并尽可能保留高频有效成分,进而利用多种波场信息相互验证和补充,是提高地震勘探精度的有效方法.受仪器带宽限制,常规设备在高频段很难同时保持高分辨率和大动态范围特征,在多波地震采集时,极容易出现分辨率不足和限幅失真等现象,极大影响多波多分量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鉴于此,本文给出一种利用积分器、高频ADC、DAC和抽取滤波器构成的低成本宽频数据采集方法.通过构造环路滤波器(调制器),对高频ADC输出数据中的量化噪声二次整形,并配合抽取滤波,对带外噪声进行有效压制.实际测试表明,通过精细电路结构设计,采集站有效分辨率可达24位(采样率为2 kHz),动态范围超过140 dB,SNR达142 dB.相比传统设备,其采集数据在5~25 Hz的低频段和100 Hz以上的高频段都具有更加丰富的有效信息,非常适合多波多分量数据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勘探 采集 动态范围 量化噪声 地震数据采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多通道地震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被引量:10
7
作者 葛维亮 庹先国 +3 位作者 李怀良 王洪辉 张赓 杜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63,共3页
介绍了一种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系统以FPGA为核心,通过SPI总线控制四通道24位高精度A/D转换器ADS1256实现地震数据的分时采集,通道分时切换速度仅为320 ns,保证了多道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同时结合FPGA高速的处理能力,实现对地... 介绍了一种高速多通道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系统以FPGA为核心,通过SPI总线控制四通道24位高精度A/D转换器ADS1256实现地震数据的分时采集,通道分时切换速度仅为320 ns,保证了多道数据采集的同步性。同时结合FPGA高速的处理能力,实现对地震数据多参数可调的实时滤波处理及存储,避免了冗余数据的存储。该系统有效提高了地震数据的处理速度,降低了开发成本,应用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精度 ADS1256 FPGA 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山地高密度宽线地震采集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9
8
作者 梁向豪 周旭 +2 位作者 蔡明 刘新文 刘依谋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4,共6页
通过多年持续攻关,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许多勘探难题需进一步解决。阐述了针对高大山体区地震资料的低信噪比问题和高陡复杂构造成像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攻关采集方法。该方法以宽线采集技术为基础,在增强压... 通过多年持续攻关,塔里木盆地山地地震采集技术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有许多勘探难题需进一步解决。阐述了针对高大山体区地震资料的低信噪比问题和高陡复杂构造成像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攻关采集方法。该方法以宽线采集技术为基础,在增强压噪能力、提高静校正精度、改善陡倾角地层成像效果等方面采取了针对性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的的应用大幅度改善了地震剖面的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山地 低信噪比 陡构造 地震采集 观测系统 密度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陆上“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及发展 被引量:48
9
作者 宁宏晓 唐东磊 +3 位作者 皮红梅 唐传章 唐海忠 张艳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5-653,共9页
“两宽一高”是指宽方位、宽频带和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从地震勘探高密度空间采样理念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无假频检波、基于波动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基于原始单炮信噪比的覆盖密度设计、基于叠前偏移子波均匀性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 “两宽一高”是指宽方位、宽频带和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从地震勘探高密度空间采样理念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无假频检波、基于波动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优化、基于原始单炮信噪比的覆盖密度设计、基于叠前偏移子波均匀性的观测系统评价方法等新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设计与评价方法;介绍了基于硬件改进的宽频激发和宽频接收技术,可以实现1.5 Hz的低频和超过120 Hz的宽频带激发技术;描述了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方法、井炮高效激发技术、自动实时质量控制等高效采集作业技术,为“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技术配套。“两宽一高”地震资料与基于炮检距向量片(OVT)的五维处理技术的结合,发挥了“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优势,提高了地震勘探资料的成像精度。统计分析了近年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并给出了该项技术在我国西部复杂山地和东部复杂城区的两个典型三维地震勘探应用实例。最后分析讨论了节点仪器采集、超高效混叠采集技术、智能化信息化控制管理技术和压缩感知技术,认为这些技术会成为今后地震勘探特别是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一 采集 频激发 频检波器 动态扫描 实时监控 数字化管理 谐波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采集中的随机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及数据重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涛 徐鹏 冯波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4-757,共14页
在压缩感知采样理论下开展“两宽一高”高效地震数据采集,在可控的投资成本下能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结果。提出了随机采样观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在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或常规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建立的基础网格的基础上,按照高斯... 在压缩感知采样理论下开展“两宽一高”高效地震数据采集,在可控的投资成本下能获得更高质量的成像结果。提出了随机采样观测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在高密度地震数据采集(或常规地震数据采集)观测系统建立的基础网格的基础上,按照高斯随机采样的理论要求,将规则欠采样的网格作为高斯随机采样位置的期望,分别在炮集范围进行空间随机检波点位置的设计和在整个工区进行空间随机炮点位置的设计。以特征波场(初至波场或标志性的反射波场)为随机观测系统感知的对象,用频率域地震数据Hankel矩阵的低秩特性作为稀疏性的度量标准,通过生成符合高斯分布的随机观测系统,测试随机采样加稀疏提升算法对于恢复无假频的地震数据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随机采样加压缩感知数据重建后,可以较好地恢复密网格采样数据。同时,相对于随机采样和规则采样的地震数据,重建数据的偏移成像质量都有所提升。实际应用中,若考虑近地表散射噪声和静校正量等因素,则对随机观测系统的设计及数据重建算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集 压缩感知采样 随机观测系统设计 “两宽一高”数据 信号稀疏度 数据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稳相Q偏移--以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DS20井区沙河子组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包燚 陈树民 王成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深层"两宽一高"(宽频带激发接收、宽方位观测、高密度接收)地震资料成像质量较差、分辨率和信噪比无法满足精细勘探地质需求的问题,以区域地质认识为指导,通过Q值扫描和高阶走时拟合算法建立了高精... 针对松辽盆地北部安达凹陷深层"两宽一高"(宽频带激发接收、宽方位观测、高密度接收)地震资料成像质量较差、分辨率和信噪比无法满足精细勘探地质需求的问题,以区域地质认识为指导,通过Q值扫描和高阶走时拟合算法建立了高精度等效Q模型,并通过倾角域偏移孔径优选技术得到时空变偏移孔径体,对"两宽一高"地震资料进行了稳相Q偏移处理。研究表明:处理后的成像精度大幅度提高,地层相互切割等成像假象消失;Omega叠前时间偏移剖面目的层频带为6~55 Hz,稳相Q偏移处理后的频带展宽为6~71 Hz,可满足精细储层预测及层序细分的地质研究需求。该技术将解释指导融入处理过程中,为深层复杂构造区高分辨率保真成像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油田 宽一 等效Q场 稳相Q偏移 地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在TBM探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凯淞 杨瑞召 +1 位作者 姜喆 闫立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4期75-79,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TBM探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低降速层主要为流沙、含水沙层及黄土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潜水面变化不定。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薄,储层与煤层伴生,严重制约了本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为了解决目前勘探开发所...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TBM探区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低降速层主要为流沙、含水沙层及黄土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潜水面变化不定。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薄,储层与煤层伴生,严重制约了本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步伐。为了解决目前勘探开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TBM探区部署并实施了100km2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针对探区的地震地质特点和难点,开展了攻关和试验。在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中,通过观测系统优化、虚反射界面分析和利用、激发岩性优选、试验资料功率谱面积和频宽收敛分析等技术的综合运用,确定了合适的三维观测系统和激发因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 观测系统 激发 功率谱面积 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带地震仪数据采集及压缩传输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巨龙 张怀柱 玄金鹏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0-103,共4页
宽频带地震仪以记录天然地震数据为目的设计,具有信号采集精度高、频率范围宽、动态信号采集范围大等优点。为满足对天然地震信号的实时准确采集,采用24位Δ∑型过采样调制器和数字抽取滤波器构成24位模数转换电路,利用Steim2压缩算法... 宽频带地震仪以记录天然地震数据为目的设计,具有信号采集精度高、频率范围宽、动态信号采集范围大等优点。为满足对天然地震信号的实时准确采集,采用24位Δ∑型过采样调制器和数字抽取滤波器构成24位模数转换电路,利用Steim2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实时压缩,并通过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自身噪声数据计算得出仪器的动态范围可达到140.83 dB。利用该仪器对天然地震进行观测。由实验数据可知,压缩比最大达2.18∶1,传输效率最大提高67%。实验结果表明,利用Steim2实时压缩算法能够有效利用存储空间,显著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带地震 数据采集 数据压缩 电路设计 数据传输 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葡北地区“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冉建斌 张艺山 +4 位作者 李海银 陈佳 李文阁 邢红阁 代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5-737,共13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圈闭落实的准确度和储层分布预测的精度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可控震源"两宽一高"地震采集、OVT域时间偏移、地质导向深度偏移初始模型建立及各向异性深度偏移迭代处理,在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圈闭落实的准确度和储层分布预测的精度一直是制约该区油气发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可控震源"两宽一高"地震采集、OVT域时间偏移、地质导向深度偏移初始模型建立及各向异性深度偏移迭代处理,在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频带宽度和分辨率等方面明显提高的基础上,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基于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与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识别出侏罗系6个三级层序,在三级层序格架内将研究区七克台组底部和三间房组顶部砂体识别为两个连续上升半旋回四级层序;通过构造几何属性分析及精细构造分析,揭示了本区"四带、两凹"的构造格局及形成机制;以宽频带多种反演技术为手段,对含油气层段的七克台组和三间房组砂体分布进行了预测;在综合构造分析、储层分析和油藏成藏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区油气沿构造带脊线聚集,断裂系统是油气运移的优势路径,七克台组、三间房组储层在葡北构造带发育,向玉果构造带和胜北次凹减薄尖灭,葡北构造带与玉果构造带结合部位的,具有鼻状构造背景的岩性圈闭是获得油气突破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圈闭 宽一 可控震源 地震处理 层序 构造 地震反演 葡北地区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地震资料的断层解释技术 被引量:12
15
作者 汪关妹 周赏 +3 位作者 张宏伟 张万福 方海飞 封若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77-83,共7页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及()VT域资料处理技术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GeoEast解释系统为充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提供了平台。本文基于蓝色滤波特色技术利用优势频带识别断层、基于数据融合技... "两宽一高"(宽频带、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及()VT域资料处理技术为构造解释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GeoEast解释系统为充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提供了平台。本文基于蓝色滤波特色技术利用优势频带识别断层、基于数据融合技术利用分方位数据体识别断层、基于数据体运算技术利用最大方位速度差识别断层,这些技术在饶阳凹陷复杂断裂带的构造解释应用中效果理想,断层组合关系更加合理,小断层识别精度更高,构造圈闭在增加的同时也更加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宽一高” GeoEast 蓝色滤波 数据融合 最大方位速度差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区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承元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13,共13页
根据我国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状况和经验总结,普遍认为提高分辨率的主要途径是以拓宽有效频率,丰富高频成分为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我们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区地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通过高分辨率野外... 根据我国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状况和经验总结,普遍认为提高分辨率的主要途径是以拓宽有效频率,丰富高频成分为原则。按照这个原则,在现有技术装备条件下,我们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沙漠区地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通过高分辨率野外采集技术攻关试验,取得了适合盆地北部沙漠区开展高分辨率野外采集的最有效方法——除采用“四小”(小药量、小道距、小排列、小组合距)之外,关键是“一高、二井下”(高频检波器,井下激发、井下接收)。攻关试验和生产实践表明“一高、二井下”所采集的资料经过“三高处理”,剖面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整体反射面貌和目的层反射分辨率更加适合勘探需要,也是盆地北部沙漠区地震勘探高分辨率采集技术方法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区 分辩率 采集技术 地震数据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田三维地震勘探中横向覆盖次数的确定及宽方位数据采集的设想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崇宝 孙立新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6-58,共3页
提出了线束型三维观测系统横向覆盖次数的一种简易确定方法 ,详细论述了非纵误差的实质及纵测线方向的选择方法 ,根据目前煤田三维数据采集现状 ,提出了宽方位角的设想 ,以便克服以往三维观测系统中方位角分布不均的弊端。
关键词 三维地震法勘探 覆盖次数 方位 数据采集 煤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地震(I):数据采集 被引量:60
18
作者 熊翥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1期1-11,共11页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和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迫切需要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加快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高精度三维地震可理解为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的基础上,实现高精度三维偏移成像。它与精细三维地震有一定的区别。精细... 随着油气勘探目标越来越复杂和油气田开发程度的加深,迫切需要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加快实施高精度三维地震。高精度三维地震可理解为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的基础上,实现高精度三维偏移成像。它与精细三维地震有一定的区别。精细三维地震强调的是工作做精做细,这样可以确保三维地震效果的稳定;细中见大,可以产生巨大的勘探效益。但要提高精度,除工作的精细以外,还必须有高新技术的含量,技术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开发,这为地球物理技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与许多因素有关,涉及到勘探以外的多个学科,并与当代高新技术水平直接相关。从地震勘探技术本身的一些环节出发,简要地提出了一些问题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讨论,内容包括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解释、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与地震技术紧密相关的配套技术以及勘探技术一体化的思路等6个方面。围绕提高三维地震勘探的精度问题,阐述了每一个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它们所处的地位,最后阐述了作者的一些认识。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强调的是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技术的实际应用技巧和实际应用效果,而不是每一个方法的具体细节和公式推导,因而是一份实用性较强的培训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度三维地震 数据采集 密度空间采集 观测系统优化 三维观测系统参数 照明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线大组合理论及其在黄土塬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罗仁泽 梁黎明 +2 位作者 吴希光 周翼 陈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6,共3页
黄土塬上的地震勘探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其原因在于黄土覆盖区干扰因素太多,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过低。目前常用的采集方法对于黄土塬区垂直测线方向的强烈的次生干扰无能为力,为此应用宽线大组合方法在塔西南盆地黄土覆盖区进行... 黄土塬上的地震勘探是一个世界性的技术难题,其原因在于黄土覆盖区干扰因素太多,使得地震资料的信噪比过低。目前常用的采集方法对于黄土塬区垂直测线方向的强烈的次生干扰无能为力,为此应用宽线大组合方法在塔西南盆地黄土覆盖区进行地震资料采集,并对效果进行了分析。实践表明:宽线大组合采集方法的应用,是黄土塬区抑制噪声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有效手段,可在低信噪比地区地震勘探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地震信号 线地震 组合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宽一高”资料处理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丁吉丰 裴江云 包燚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0-16,共7页
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大庆探区内的"两宽一高"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得到以下认识:①利用单只检波器接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在拓展地震频带、小断层识别、提高油藏认识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基于VSP井控的... 利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大庆探区内的"两宽一高"资料进行了相应的处理,得到以下认识:①利用单只检波器接收"两宽一高"地震数据在拓展地震频带、小断层识别、提高油藏认识精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②基于VSP井控的时空变Q补偿技术能够在保幅前提下提高现有资料的分辨率;③在宽方位地震数据处理技术中,OVT处理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突破,基于现有资料可以获得新的地震、地质认识;④联合叠前、叠后多度分析、多方位分析、方位各向异性分析是进行储层裂缝带分析与流体预测的有效手段,这些分析手段能够提高地质目标识别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一 单点采集 Q补偿 OVT 微幅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