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益创业实践促进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忠 黄圆 肖敏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两型"社会建设和公益创业发展相结合的意义在于释放社会活力、弥补市场与政府失灵、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公益创业初期正当性缺失,政府和企业、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力度微弱等现实问题。我国... "两型"社会建设和公益创业发展相结合的意义在于释放社会活力、弥补市场与政府失灵、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在两者的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公益创业初期正当性缺失,政府和企业、非营利组织的支持力度微弱等现实问题。我国应该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社会主体自下而上的运作这三条交织在一起的路径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公益创业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经济与“两型”社会的建设——基于Hotelling模型的推导 被引量:7
2
作者 汪涛 杨立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8-143,共6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以代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增长,在创造大量国民财富的同时,也来造成了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因此,中国政府把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提升到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予...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以代工贸易为主的经济增长,在创造大量国民财富的同时,也来造成了严峻的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因此,中国政府把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两型"社会,提升到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的高度予以重视。而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在于设立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实现企业行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持一致。就传统手段而言,这种制度安排主要依赖政府所设立的生态补偿机制。但是,这一机制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大有完善的空间。本文基于Hotelling模型关于企业间博弈的相关主张,从企业理性行为的角度,寻求一条不同于政府被动监管行为的路径,来实现"两型"社会的建设蓝图。模型推导认为,品牌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有效激励企业采取长期导向、追求价值差异和关注公司声誉,进而实现资源节约及环境友好的社会福利改进。并且,由于这种机制兼顾了企业的盈利动机,因而更能够在实践当中行之有效,能指导各个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品牌经济 制度安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的国际借鉴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强 李远航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9-84,共6页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创新和变革。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吸取国外城市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先进经验,包括构建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保护古老城市特色和生态环境、制订实施治理...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方面的创新和变革。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吸取国外城市群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先进经验,包括构建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保护古老城市特色和生态环境、制订实施治理莱茵河的有效措施、强化城市间的分工协作等等。同时,也要避免产生"一极集中"以及"大城市病"、过度郊区化等问题,要始终秉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的持续性和长远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两型”社会 国际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庆红 江宁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28-30,共3页
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整个"两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客观、科学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文章从"两型"社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框架体系、指标设... 构建"两型"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在整个"两型"社会构建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客观、科学的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很有必要。文章从"两型"社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原则、框架体系、指标设置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生态资源 统计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土地开发外部性及其政策创新——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陈竹 张安录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9-31,共3页
土地开发的外部性是行为主体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对其他人或厂商的效用函数、生产函数造成影响的情况。本文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了土地开发外部性的内涵和变化特征,对土地差异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土地开发的外部性是行为主体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对其他人或厂商的效用函数、生产函数造成影响的情况。本文在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探讨了土地开发外部性的内涵和变化特征,对土地差异化开发中的外部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由于土地开发外部性测度理论的逐渐发展,研究认为通过政策创新能够实现外部性内部化,提出了土地开发的税收政策、补偿政策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土地开发 外部性 政策创新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9
6
作者 杨艳琳 《学习与实践》 2008年第5期17-22,共6页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产业支撑。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武汉城市圈"...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建设需要有产业支撑。以资源节约型产业、环境友好型产业为特征的"两型"产业为发展的重点,通过"两型"产业的快速发展来促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EET产业支撑“两型”社会建设 被引量:2
7
作者 邹德文 陈要军 《理论月刊》 2008年第9期37-40,共4页
武汉城市圈在"两型"社会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必须顺应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选准"两型"社会建设切入点,突破性地发展新能源与环保技术(EET)产业。
关键词 EET产业 “两型”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的生态经济理论和生态经济体制的建立问题——“两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宗碧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0-183,共4页
从马克思的理论看,经济活动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中介的,即生产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并形成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就形成经济体制,生态经济问题的要义... 从马克思的理论看,经济活动不是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是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中介的,即生产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进行,并形成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制度化就形成经济体制,生态经济问题的要义应在经济体制中去理解和把握。基于此,我们这里讨论生态经济问题,不是单纯地思考某一生态的经济产品或产业,而是着重考虑生态经济体制建立的着力点。目前在我国,一是应建立"再生产自然"的经济体系;二是着眼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实行"有限的资本生产体制";三是强化主体功能区的分工及其合理协调的发展与生态建设功能;四是优化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工业管理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生态经济理论 生态经济体制 “两型”社会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两型”社会·绿色立法 被引量:4
9
作者 聂资鲁 《湖湘论坛》 2013年第5期80-85,共6页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它与"两型"社会有着一致性:"两型"社会不仅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内在要求。而绿色立法能对"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治国理念和手段。它与"两型"社会有着一致性:"两型"社会不仅是它的本质特征,又是它的内在要求。而绿色立法能对"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因而,推行绿色立法至为关键。在立法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中心工作,借鉴、移植国际立法经验,敢为人先,推进制度创新,以建设美丽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两型”社会 绿色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的湖南省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敏 杨君 +1 位作者 段建南 周子英 《湖南农业科学》 2010年第5期148-151,共4页
闲置土地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已有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研究基础上,根据建设"两型"社会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全国闲置土地处理经验,结合湖南省闲置土地现状,分析了湖南省闲置土地的现行处理办法... 闲置土地是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至关重要的问题。在已有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研究基础上,根据建设"两型"社会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全国闲置土地处理经验,结合湖南省闲置土地现状,分析了湖南省闲置土地的现行处理办法,提出了对建设"两型"社会有借鉴意义的系统性处置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土地 “两型”社会 处置办法 系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两型”社会目标下的生态道德教育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志刚 《理论月刊》 2008年第9期49-51,共3页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既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要求。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观,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引导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生态道德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英国经验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鑫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3-75,共3页
英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较晚,却在短时间内较好地缓解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减排温室气体、发展再生能源、建设"... 英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较晚,却在短时间内较好地缓解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英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减排温室气体、发展再生能源、建设"零能源发展系统"绿色社区、推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整治泰晤士河、加大绿化力度等六大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而言,必须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的作用,强调政府调控、市场调节和社会调教三大力量的共同作用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撑性力量,结合英国和武汉城市圈的共同特点,循环经济和水环境改造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也是独具特色的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中环境税费制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诸江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80-82,共3页
发展"两型"社会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征税收费等经济手段来达到这一要求是较为现实有效的手段。但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需要遵循税收法定、税收中性、公平与效益、专款专用、统收统支等原则进行改... 发展"两型"社会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征税收费等经济手段来达到这一要求是较为现实有效的手段。但我国现行的环境税费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需要遵循税收法定、税收中性、公平与效益、专款专用、统收统支等原则进行改革,合理构建环境税费体系,增设相关的环境独立税种和对原有税种进行"绿色化"改进,以充分发挥环境税费制度在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优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环境税费制度 独立环境税方案 融入环境税方案 环境税费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减排是实现科学发展、建设“两型”社会的关键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玉忠 《学习论坛》 2009年第4期37-39,共3页
节能减排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的事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命题。科学技术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促进节能减排,需要政府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约束... 节能减排问题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一项惠及全民的事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命题。科学技术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支撑。促进节能减排,需要政府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技术效率与“两型”社会建设研究:以湖北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涂正革 刘磊珂 《山东经济》 2010年第5期5-12,共8页
本文采用数学规划技术计算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工业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状况,衡量工业发展水平与"又快又好"间的差距。研究发现湖北省1998-2005年期间:(1)工业能源效率呈下降趋势、污染排放强度逐年上升,环境技... 本文采用数学规划技术计算环境技术效率,测度工业增长、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状况,衡量工业发展水平与"又快又好"间的差距。研究发现湖北省1998-2005年期间:(1)工业能源效率呈下降趋势、污染排放强度逐年上升,环境技术效率逐年下降;(2)产业结构重型化、国有产权比重偏高、发展相对滞后、研发投入不足、技术改造低效是其环境技术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产权改革,加大研发投入强度、科学认证国有企业技改投入,是湖北建设"两型"社会的可行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效率 能源效率 “两型”社会 湖北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内生发展机理分析
16
作者 林青 姜国刚 +1 位作者 王凌 蒋小涛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6-8,共3页
本文建立了"两型"社会内生增长的循环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给出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二元结构。研究发现,一个经济系统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人均资本水平必须大于某一临界值;另一个是技术进步结构必须包... 本文建立了"两型"社会内生增长的循环经济理论分析框架,给出了技术进步和社会劳动分工的二元结构。研究发现,一个经济系统要实现长期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人均资本水平必须大于某一临界值;另一个是技术进步结构必须包含两个分量,即产品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资源利用的技术进步。产品技术进步是建立在产品生产劳动分工基础上的,资源利用技术进步是建立在资源利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两型"社会是这两种社会劳动分工的统一体,其本质特征是循环经济。并结合理论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内生发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山西省清徐县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茜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348-349,共2页
山西省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以全局循环、高端循环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两型"社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基本功能、基本模式,对科学而有序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具... 山西省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目标,以全局循环、高端循环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探索"两型"社会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基本功能、基本模式,对科学而有序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社会 现代农业 示范区 山西清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背景下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芳 《宁夏农林科技》 2012年第2期50-52,共3页
以长株潭城市群会展业为研究对象,指出了"两型"社会背景下会展业发展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技术支撑,完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等对策。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循环经济 会展业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社会区域协同创新的政策分析
19
作者 刘进梅 林青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1期4-5,共2页
本文构建了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三种协同创新范式,即社会价值流程的协同创新,社会资本的协同创新和文化认同的协同创新。分析了每种协同创新范式下的创新机理,找出了相应的政策窗口。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视角。
关键词 “两型”社会 协同范式 创新机理 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面向“两型”社会建设的公共治理
20
作者 李瑞昌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5-119,共5页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21世纪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但关于"两型社会"的内涵、外延和特征理论都未达成共识。本文认为,"两型"社会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即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看作是硬币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21世纪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但关于"两型社会"的内涵、外延和特征理论都未达成共识。本文认为,"两型"社会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即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看作是硬币的两面,其内核是资源环境问题。资源环境问题在理论上是经济学中内部性和外部性转化和消除的问题,实践上则是生态系统承载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相容的问题。本文认为,随着"两型"社会推进,为了继续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人类正在尝试协调和整合两种政府治理环境的模式。但是,这两种模式无论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呈现出不足;因此,作者提出统筹治理作为新的治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将综合原有模式的优点和弥补二者缺点,推动"两型"社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调模式 整合模式 统筹治理 “两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