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马克思“世界文学”观念的新阐释 |
张荣兴
方汉文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
2
|
中国的“世界文学”观念之发生、发展、成熟 |
潘正文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3
|
“世界文学”的历史解读 |
李胜清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0 |
|
|
4
|
歌德论“世界文学” |
杨武能
|
《外国语文》
|
1987 |
0 |
|
|
5
|
全球文明交汇时代的文学——关于世界文学的随想 |
季红真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6
|
全球化语境下的世界文学——从概念演变看评价标准及发展趋势 |
王妮
向天渊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7
|
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与工业革命理论 |
方汉文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8
|
第三世界文学与“他者编码” |
张荣翼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
|
|
|
9
|
马克思“世界的文学”:中国化的新概念翻译与注解——马克思“世界的文学”理论札记之三 |
方汉文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
10
|
“世界文学中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词 |
陈漱渝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4 |
0 |
|
|
11
|
论“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 |
宋光成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1990 |
2
|
|
|
12
|
论创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新学科 |
易新鼎
|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
13
|
十七、十八世纪流行于德国的“中国文学” |
杨武能
|
《外国语文》
|
1988 |
0 |
|
|
14
|
思想家歌德 |
杨武能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
15
|
《灵山》一九八二-一九九○:从现代主义到折中主义 |
杨慧仪
林源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6
|
试论《共产党宣言》的文化思想 |
段伟
夏建国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6
|
|
|
17
|
读苏轼札记 |
徐中玉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