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深化马克思“世界历史性的个人”思想研究 |
刘会强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2
|
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主体:当代教育的目的 |
冯建军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3
|
马克思“世界历史性个人”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曲萌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6 |
3
|
|
4
|
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下的世界遗产地城市建筑风貌管控方法——以拉萨为例 |
彭小雷
钱川
陶诗琦
|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共同富裕:一个世界历史性课题 |
丛松日
张丽杰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6
|
马克思的“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及其现代价值 |
于桂芝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7
|
论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世界历史性 |
叶险明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8
|
人的国民性、世界历史性与教育 |
孙振东
|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9
|
“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实践辩证法内容与人类解放维度——与顾智明先生商榷 |
董晋骞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0
|
非世界历史性:苏联剧变的重要成因 |
韦定广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解读 |
黄斌
|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2
|
生活世界理论和人类生存的历史性维度 |
张以明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13
|
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的世界历史性极限 |
张爱武
|
《学术论坛》
|
2004 |
0 |
|
14
|
马克思世界历史视阈下个人生存境况探析 |
于桂芝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5
|
邓小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性贡献 |
牛宝德
|
《学习论坛》
|
2004 |
0 |
|
16
|
信息贫困的社会结构基础:基于个人信息世界 |
周文杰
赵悦言
|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7
|
试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发展的制高点——《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新解读 |
刘会强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18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性”范式及其建构 |
洪波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
2020 |
3
|
|
19
|
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性和民族性 |
汤清典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20
|
燕赵元杂剧艺术在世界剧坛的历史性辉煌 |
奚海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