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7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想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元涛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3-96,共4页
玛莎·纳斯鲍姆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具有世界意识、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公民实践的人,"世界公民"需要通过人文学科、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 玛莎·纳斯鲍姆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是具有世界意识、具备独立的思维能力并进行公民实践的人,"世界公民"需要通过人文学科、多元文化课程来培养。玛莎.纳斯鲍姆的"世界公民"教育思想对公民教育实践以及公民教育思想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莎·纳斯鲍姆 “世界公民” “世界公民”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作为人的尊严:论康德意义上的教育必然是世界公民教育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正梅 吴月竹 毛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6,共12页
在康德于1874年发表的《世界公民视野下的普遍历史观》中,理性被康德视为人类的独特禀赋和人类尊严的体现,理性是人类普遍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目的。在普遍历史进程中,理性是人格发展的目标,并进一步在国家和世界层面不断扩张,最终完成“... 在康德于1874年发表的《世界公民视野下的普遍历史观》中,理性被康德视为人类的独特禀赋和人类尊严的体现,理性是人类普遍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目的。在普遍历史进程中,理性是人格发展的目标,并进一步在国家和世界层面不断扩张,最终完成“普遍的世界公民”的自由使用理性的这一“大自然的隐蔽计划”。这一计划的实现有赖于理性的公共使用、完善公民宪法的保障和各国致力于永久和平的多重努力。在这种世界公民的历史哲学视野下,内嵌入人类这一理性/尊严扩张进程的教育进程,必然是世界主义的;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人的教育,必然是世界公民的教育。对于今天日益对抗、分裂和阵营划分的世界危机,发展作为永恒的高阶能力的理性或批判性思维,应该成为公民教育的基本要素,把对永久和平的期待转变为一种永久的理性对话,来考察全球议题,寻求全球共识,展现公民勇气,重建和推动人类共同体的持续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理性 尊严 世界历史 世界公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教育能否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方兴 孙其昂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4-138,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手段。理论界存在一种用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即"替代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揭示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辨析"替代论"的一个合理、可行的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手段。理论界存在一种用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即"替代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揭示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辨析"替代论"的一个合理、可行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是两种不同社会结构下的产物:公民教育建立在"国家——社会"二分的社会结构之上,并完全地依凭社会公共空间;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育于整体性的社会结构之中。当前,我国社会发育不充分、公民社会不成熟,不存在全盘接纳公民教育的社会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需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既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又需要相互之间在教育内容、方式上相互借鉴,而非用一方替代另一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社会结构 “替代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勇 杨秀玉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8-82,共5页
全球化时代要求未来公民不仅要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而且需要他们发展从社区到全球所有层次公民参与的能力。而世界公民教育就旨在将儿童塑造成具有全球思维且能负责任参与的世界公民。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内涵、实... 全球化时代要求未来公民不仅要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而且需要他们发展从社区到全球所有层次公民参与的能力。而世界公民教育就旨在将儿童塑造成具有全球思维且能负责任参与的世界公民。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内涵、实践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及其未来发展取向,希望为推进我国世界公民教育的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世界公民教育 理念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1
5
作者 高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0-47,共8页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 公民概念在西方由来已久 ,它直接与国家相连并被认为是政治民主的一个关键因素。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 ,就是通过政治社会化形成公民意识。我国传统上只有臣民而无公民和公民教育 ,民国建立后所实施的公民教育也不成体系。真正将公民教育单独提出并加以强调 ,是在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立足于公民的塑造 ,培养公民的意识、观念与精神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意识 公民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甲成 张淼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2-124,共3页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成熟发挥引领性作用,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可为大学生自我成长提供新的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担起党赋予的新使命,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借鉴并吸收高...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可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成熟发挥引领性作用,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可为大学生自我成长提供新的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承担起党赋予的新使命,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借鉴并吸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众多合理的成分,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同时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活动载体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眼全球共同利益:“世界公民”教育的国际研究新趋势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强 饶从满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开展的传统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公民教育发展需要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超越短期利益,推进学习者成为2030年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公民"教育研究本着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逻辑... 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开展的传统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全球公民教育发展需要将教育和知识视为全球共同利益,超越短期利益,推进学习者成为2030年的"世界公民"。当前"世界公民"教育研究本着全球利益与国家利益的辩证逻辑,聚焦在"人权保护与共同发展""国家认同到世界认同""全球治理到世界政府""西方式普适思想与多元文明共生"四个方面。为此,我国公民教育要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教育中的国家认同;培养社会主义"世界公民",提升国际话语权;寻求人类共同利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公民 公民教育 全球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比较视野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游 秦燕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91-195,共5页
本文针对学术界对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识不足的问题,从教育的基本要素层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公民教育在结构要素层面的特点,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体系的设想。
关键词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 结构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国家公民教育差异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徐锋 余一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3,共4页
对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准确理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涵义,增强其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同属于法治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但二者与不同的政治生态紧密相联,有着根本不同的内在逻辑,在产... 对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西方国家的公民教育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准确理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来涵义,增强其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同属于法治社会的意识形态教育,但二者与不同的政治生态紧密相联,有着根本不同的内在逻辑,在产生历史、追求目标、教育内容、理论依据、实施方式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区别。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地具有马克思主义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 差异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考察 被引量:24
10
作者 赵晖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5-30,共6页
为了把握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首先应该在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紧张关系中把握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趋向,其次要把握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的新动向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最后要透过民主主义中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社群主... 为了把握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首先应该在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紧张关系中把握公民教育的基本价值趋向,其次要把握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的新动向及其对公民教育的影响,最后要透过民主主义中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社群主义)的论争来把握公民教育理念的新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 公民教育 价值趋向 全球化 民族主义 共和主义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民教育的特征及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正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公民教育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公民教育具有的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方式的实践性等显著的特征,对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公民教育的国家之一。公民教育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公民教育具有的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方式的实践性等显著的特征,对提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公民教育 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社会化视阈中的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炳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5-210,共6页
"政治社会化"具有双向维度,它是指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包含政治系统主客体之间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在终极意义上,政治社会化指向于公共人格与公民政治的生成。公民教育与思... "政治社会化"具有双向维度,它是指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持续不断地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包含政治系统主客体之间两个运动过程的辩证统一。在终极意义上,政治社会化指向于公共人格与公民政治的生成。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西方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两种重要方式。二者在依存的社会语境、教育的内容、教育对象的范围、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审视二者的关系,结合中国的实际语境,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主动吸纳公民教育的合理部分,加强自身的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育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范碧鸿 陈志华 叶美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4-65,共2页
哈贝马斯是"生活世界"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将"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相互阐释,发展了"生活世界"理论。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生活世界缺失,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对大... 哈贝马斯是"生活世界"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将"生活世界"与"交往行为"相互阐释,发展了"生活世界"理论。由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生活世界缺失,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脱绝对科学主义,面向社会现实生活;必须坚持师生之间的真诚对话,以增强教育实效;必须充分实现生活世界的内在与外在结构功能,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贝马斯 生活世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公民话语的生成与建构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德育学界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引入公民教育理论作为反观自身的一个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导致了所谓的向公民教育转型的理论呼吁和现实探索,不仅映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的敏感,也挑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德育学界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引入公民教育理论作为反观自身的一个理论视角和分析工具,导致了所谓的向公民教育转型的理论呼吁和现实探索,不仅映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的敏感,也挑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努力方向。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要进一步开拓学术研究的理论视野,吸收多学科的理论资源,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含量和公民意蕴,推进我国公民文化的育成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社会 公民意识 公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智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3期56-59,共4页
近代民族国家的国民教育孕育了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它贯穿所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面向全体国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部门。经过长期发展和艰难探索,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确立了公民教育这个目标模式。在教育实践上,非职业定向的学... 近代民族国家的国民教育孕育了国民思想政治教育,它贯穿所有其他思想政治教育部门,面向全体国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部门。经过长期发展和艰难探索,国民思想政治教育逐步确立了公民教育这个目标模式。在教育实践上,非职业定向的学校德育目标就是现代公民,职业定向的部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在公民教育的基础上具体化。在学科建设上,公民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国民思想政治教育 目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教育: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被引量:12
16
作者 侯建雄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4-76,共3页
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公德教育、非智力素质教育等方面。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在教育内涵、教育方法、教育层次以及教育的广泛性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总之... 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教育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教育、民主法治教育、权利义务教育、公德教育、非智力素质教育等方面。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在教育内涵、教育方法、教育层次以及教育的广泛性方面有其自身的优势特点。总之,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丰富和补充,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也可以避免长期以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偏见和误解,因此,公民教育应当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恽代英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德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59,共9页
恽代英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提出了公民教育思想,这是恽代英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把学校构建成一个民主社会,让学生在参与这个环境的种种活动中养成健全的公民,是恽代英公民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恽代英认为,健全的公民必须具备独立... 恽代英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提出了公民教育思想,这是恽代英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把学校构建成一个民主社会,让学生在参与这个环境的种种活动中养成健全的公民,是恽代英公民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恽代英认为,健全的公民必须具备独立思想、独立行动、自尊、自信、适应团体生活五大素质,把为民众服务作为义务,并具有对国事的参与意识和能力。为此,恽代英提出了以"养成健全的公民"为目标的教育改造的实施方案。恽代英公民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认识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代英 健全的公民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理路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强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4,共7页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 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逐渐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和认同的理念,而要将这一理念传播和传递下去需要通过教育。当前需要利用西方广泛接受世界公民教育的时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世界公民教育思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内涵上有广泛的契合之处。但世界公民教育思潮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由西方主导,附带西方价值观的思潮,其本质特征也呈现矛盾性。需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引领与重构世界公民教育思潮的公民资格观、公民教育观、主导主体、理论基础和思潮版图,使其成为中国融入世界、展现开放包容的思想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公民教育 比较教育 教育思潮 社会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地震看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光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1-74,共4页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理性选择和出路。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的客观性及其现状,提出了促进二者融合...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迫切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是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理性选择和出路。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的客观性及其现状,提出了促进二者融合的思路和做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增加公民教育的内容,借鉴公民教育的教育观念、方法,以及国外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开展的经验,培养有公民意识的教师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思想政治教育 公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从“生活世界”的观点看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21
20
作者 许晓菁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神化"、"泛政治化"、"单面化"为表现形式的"符号化"现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焕生机,必须采取"去符号化"策略,...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以"神化"、"泛政治化"、"单面化"为表现形式的"符号化"现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要重焕生机,必须采取"去符号化"策略,从"生活世界"观点看到,确立"为了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中来以及让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回到生活中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去符号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去符号化 生活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